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6 23:1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
作者作品
走近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知识链接
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了这白纸上的黑字,所以会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画者,全是想象的结果。作者把经验或想象所得的具体的事物翻译成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者却要倒翻过去,把白纸上的黑字再依旧翻译为具体的事物。这工作完全要靠想象来帮助。譬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好句子,但这八个字的所以好,并非白纸上写着的这八个字特有好处,乃是它所表托的景色好的缘故。我们读这八个字的时候,如果同时不在头脑里描出它所表托的景色,就根本不会感到它的好处了。想象是鉴赏的重要条件,想象力不发达,鉴赏力也无法使之发达的。(节选自叶圣陶、夏丏尊《文心·卅 鉴赏座谈会》,有删改)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驱遣我们的想象
↙ ↘
作者与读者 读者欣赏作品
↙ ↘ (读)文字
所感 ↓
所见 (想象)画面

(领会)意境
主旨点睛
本文用平实的语言,以一诗一文为例,深入浅出地进行分析阐述,告诉我们: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更要驱遣想象,透过文字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中,体验阅读的愉快。
自主学习
字音字形
歌谣( yáo ) 契合( qì ) 旷远( kuànɡ )
海啸( xiào ) 苟安( ɡǒu ) jū nì( 拘泥 )
驱遣( qū qiǎn ) 桥堍( tù ) chuī( 炊 )烟
词语释义
1.契合:合得来;意气相投。
2. 拘泥 :固执,不知变通。
课内精读
1.(考点:内容理解)本文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却先从文艺的起源、发展,从作者、读者和文字之间的联系谈起,这是为什么?
要明白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本文先说文艺的起源、发展,指出文艺作品的本质“就是许多文字的集合体”,接着说作者、读者和文字之间的联系,指出作者要用文字传达所见所感,而读者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这样,便让读者深刻理解了文艺作品的本质,知道要通过文字鉴赏文艺作品,从而为下文进一步论述“驱遣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做铺垫。
2.(考点:论证方法)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和高尔基的《海燕》为例,对如何“驱遣我们的想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请结合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阐明“驱遣想象”的方法的。
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和高尔基的《海燕》为例,且都是先从反面说起,如果只从字面意义理解,很难把握文艺作品的意境,然后从正面阐述,如果驱遣我们的想象力,将自己融入到文字中,就很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境,深入浅出地阐明了“驱遣想象”的两种方法:借助意象展开想象,构成图画;理解意境,获得审美愉悦。
3.(考点:语句理解)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下列语句的理解。
(1)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文字比作桥梁,将读者阅读文艺作品说成是读者与作者会面,从而将读者阅读文艺作品,实现与作者沟通心灵的过程阐述得生动形象,具体说明了文字在读者与作者之间起到的重要的沟通作用。
(2)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离开了想象,也就找不出意境,离开了意境,剩下的只是没有活力的文字,也就谈不上“受用”了。这句假设充分证明了“驱遣我们的想象”的重要性。
巩固提升
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D )
A.桥堍(tù) 记载(zǎi) 阻碍(ài) 苟安(ɡǒu)
B.耀眼(yào) 蠢笨(chǔn) 飞掠(lüè) 鉴赏(jiàn)
C.怒吼(nù) 怅然(chànɡ) 旷远(kuànɡ) 刻板(kè)
D.契合(qiè) 驱遣(qiǎn) 享受(xiǎnɡ) 拘泥(nì)
【解析】D.契(q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签赏 炊烟 轻描淡写 无可比拟
B.畏缩 恐惧 暴风骤雨 一泄千里
C.懊悔 斑斓 舒适愉快 粗制滥造
D.萌发 倾诉 得意扬扬 迫不急待
【解析】A.签(鉴);B.泄(泻);D.急(及)。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1)他 这个建筑物的独特风格。
(2)这并不是说所有文艺作品都要看作一幅图画,才能够 。这一点必须弄清楚。
(3)白求恩大夫受加拿大共产党的 ,来到中国参加抗日战争。
(4)我国古代诗人多种多样的 语言的技巧,能给今天之诗作者以极为有益的多方面的启发。
A.鉴赏 欣赏 驱遣 派遣
B.鉴赏 欣赏 派遣 驱遣
C.欣赏 鉴赏 驱遣 派遣
D.欣赏 鉴赏 派遣 驱遣
4.下列对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老张把那片原本杂草丛生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生机勃勃、硕果累累的果园。(语序不当)
B.近几年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有效促进了市民的阅读热情,提高了市民的阅读兴趣。(搭配不当)
C.我们一定要发扬科学家坚韧不拔、开拓创新。(成分残缺)
D.无从得到这种受用的原因是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造成的。(句式杂糅)
【解析】A.“杂草丛生”与“不毛之地”前后矛盾。
5.(2023昆明一模)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想象力是人类拥有的一项既关键又特殊的能力。 , , , , 。我们正处在培养想象力的好时代,全社会都在鼓励创新精神,这对培养想象力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①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他的想象力也就越丰富
②一个人的想象力来源十分复杂
③共同塑造着一个人对世界的想象
④与大自然的接触、从书本中获取的知识、与不同文化的人的交流
⑤就像一个圆,圆越大,圆内触及的知识世界越广阔,圆外的想象力世界就越丰富
A.①⑤③②④ B.②④③①⑤
C.①②⑤④③ D.②④①③⑤
综合运用
6.【核心素养·语言运用】班级举行“驱遣我们的想象”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进来。
(1)抓住特点,驱遣想象,仿照前面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 凉爽而惬意 , 为落叶送去亲切的问候 ;冬天的雪, 慈祥而温厚 , 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
(2)请你展开想象,围绕“细雨”“碧绿”“明媚”三个词写一段话。要求:表意完整,富有诗意美,不少于100字。
示例:雨天的黄昏更富有诗意。蒙蒙细雨,如烟如雾,飘飘洒洒,滋润着碧绿的树。几只家燕在雨丝中穿来穿去,撒下一串串快乐的音符。村头谁家篱墙上三两枝性急的杏花,已经灼灼地绽放在雨幕里,明媚而清新,使人想起“杏花消息雨声中”的意境来。
阅读迁移 【核心素养·审美创造】
如何训练语感?
叶圣陶
①前面说过,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这意思就是: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如果拘于有迹象的文字,而抛荒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至多只能够鉴赏一半;有时连一半也鉴赏不到,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②这一回不说“言外”而说“言内”。这就是语言文字本身所有的意义和情味。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解,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审慎的作家写作,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一句一字都不肯随便。无非要找到一些语言文字,意义和情味同他的旨趣恰相贴合,使他的作品真能表达他的旨趣。我们固然不能说所有的文艺作品都能做到这样,可是我们可以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贴合的符号。
③作者的努力既是从旨趣到符号,读者的努力自然是从符号到旨趣。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所以,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来似乎浅近,但却是最基本的。基本没有弄好,任何高妙的话都谈不到。
④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从来传为美谈,因而很有效法他的。我还知道有一些少年看书,遇见不很了了的地方就一眼带过;他们自以为有一宗可靠的经验,只要多遇见几回,不很了了的自然就会了了。其实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究竟是不是胡乱阅读的意思,原来就有问题。至于把不很了了的地方一眼带过,如果成了习惯,将永远不能够从阅读得到多大益处。囫囵吞东西,哪能辨出真滋味来?文艺作品跟寻常读物不同,是非辨出真滋味来不可的。读者必须把握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有辨出真滋味来——也就是接近作者的旨趣的希望。
⑤了解语言文字是训练语感的基本,要了解语言文字,通常的办法是翻查字典辞典。这是不错的。但是现在许多少年仿佛有这样一种见解:翻查字典辞典只是语文课预习的事情,其他功课内就用不到,自动地阅读文艺作品当然更无需那样了。这种见解不免错误。无论什么人都该把字典辞典作为终身伴侣,以便随时解决语言文字的疑难。
⑥不过字典辞典的解释,无非取比照的或是说明的办法,究竟和原字原词不会十分贴合。例如“踌躇”,解作“犹豫”,就是比照的办法;“情操”,解作“最复杂的感情,其发作由于精神的作用,就是爱美和尊重真理的感情”,就是说明的办法。完全不了解什么叫做“踌躇”、什么叫做“情操”的人看了这样的解释,自然能有所了解。但是在文章中间,该用“踌躇”的地方不能换上“犹豫”,该用“情操”的地方也不能拿说明的解释语去替代,可见从意义上、情味上说,原字原词和字典辞典的解释必然多少有点距离。
⑦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作“语感”。
⑧夏丏尊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讲到语感,有这么一节说: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
⑨夏先生这篇文章提及的那些例子,如果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⑩譬如作者在作品中描写一个人从事劳动,末了说那个人“感到了健康的疲倦”,这是很生动很实感的说法。但在语感欠锐敏的人就不觉得这个说法的有味,他想:“疲倦就疲倦了,为什么加上‘健康的’这个形容词呢?难道疲倦还有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分别吗?”另外一个读者却不然了,他自己有过劳动的经验,觉得劳动后的疲倦确然和一味懒散所感到的疲倦不同;一是发皇的、兴奋的,一是萎缩的、萎靡的,前者虽然疲倦但有快感,后者却使四肢百骸都像销融了那样的不舒服。现在看见作者写着“健康的疲倦”,不由得拍手称赏,以为“健康的”这个形容词真有分寸,真不可少,这当儿的疲倦必须称为“健康的疲倦”,才传达出那个人的实感,才引得起读者经历过的同样的实感。
这另外一个读者自然是语感锐敏的人了。他的语感为什么会锐敏?就在乎他有深切的生活经验,他知道同样叫作疲倦的有性质上的差别,他知道劳动后的疲倦怎样适合于“健康的”这个形容词。
看了上面的例子,可见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节选自《文艺作品的鉴赏》,有删改)
7.(考点:提取论点)在如何训练语感方面,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8.(考点:论证方法)第⑨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论证了“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的观点。
9.(考点:内容理解)本文与下面这段话都提到了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但使用该材料的目的不同。请根据内容分别分析。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马南邨《不求甚解》
本文提到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为了借人们对这句话的误解引出“胡乱阅读不能辨出文艺作品的真滋味”的观点。《不求甚解》一文的这段话中用陶渊明的话,说明人们只抓住了前一句“好读书,不求甚解”,丢了后一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误解了陶渊明的意思,引出“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的观点。
10.(考点:拓展探究)本文作者对如何训练语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请结合你从本文中学到的方法,根据问题探究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萧红《呼兰河传》(榆树怎么会“啸”和“冒烟”呢?是怎么回事?)
大风吹在榆树上,发出响声。雨打树叶,腾起雨雾,就像冒烟一样。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院子里怎么会有“积水”?又怎么会有“藻、荇”?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境?)
照亮庭院的皎洁月光,就像注满池塘的清水。月光下竹柏的影子,看上去就像交错纵横的水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恬静、闲适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