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3 买文具(1)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3 买文具(1)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17 07:4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买文具(1)
课题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分布解决“买文具”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再算加减”的合理性。2.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3.进一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除加、除减两步运算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除加、除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本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主题图)开学了,淘气和笑笑到文具店去买文具。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仔细观察图并汇报自己搜集到的数学信息。(板书:买文具(1))学生1:我知道笑笑要买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学生2:从图中我知道了每本英文本4元,算术本原价每本3元,现价5本10元。学生3:淘气拿着20元钱买3本作文本。学生4:售货员阿姨说3本作文本一共18元。教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请大家再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吧!预设1: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预设2: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教师:同学们提出了好多问题,下面我们开始进行问题闯关!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解决问题1: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1)挑选有用的信息。请学生将解决这个问题所需的信息找出来,问题联系起来来说一说。(2)独立解决问题。请学生独立考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练习本上呈现出来。(3)集体交流,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预设:方法一:直接画图解决问题,如下图所示:教师提问:你能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吗?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学生根据自己所画的直观图列出算式。方法二:画图并分步列式解决问题,如下所示:18÷3=6(元) 6+4=10(元)教师提问:18÷3求的是什么?哪部分图可以用18÷3表示?6+4求的是什么?哪部分图可以用算式6+4表示?学生对照直观图说出算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方法三: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如18÷3+4。教师提问:你是怎样想的?能结合情境图说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预设:18÷3是一本作文本的价格,再加上一本英文本的价格4元,就是笑笑一共需要付的钱数。要先算18÷3。教师追问:假如把算式改成4+18÷3可以吗?应该怎样算?预设:可以,都是求的一本作文本和一本英文本的价格。先算18÷3,再算加法。课堂小结:教师:除加混合运算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先算除法,再算加法。2.解决问题2: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1)挑选有用的信息。请学生将解决这个问题所需的信息找出来,问题联系起来来说一说。(2)先自己试着做一做,然后集体交流汇报。1小组讨论:这个算式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为什么3-要写在10÷5的前面?每一步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课堂小结:教师:除减混合运算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先算除法,再算减法。三、当堂训练(课件出示)仔细观察,看看哪种做法对,为什么?提问:为什么这样做是正确的?追问: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你有没有好办法,给大家介绍下。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索了除加、除减运算的相关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课本第6页“练一练”第1题、第2题。 创设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列式方式不做统一要求,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和解决问题分步计算和用综合算式都可以引导学生在判断纠错的过程中加深对除加、除减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
板书设计 买文具(1)分步: 10÷5=2(元) 综合:3-10÷5 3-2=1(元) =3-2 =1(元) 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教后反思 1.这节课是在学习了乘加乘减之后,解决除加除减的一节课,在教学中,创设了笑笑和淘气在文具店买本自的情景,让学生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来解决问题,为以后在解决问题时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培养了学生准确提取解题信息的能力。2.本节重点是注重解决问题思路的分析,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在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组内交流、班内汇报,使学生在质疑中理清解题思路。教学中并没有单纯地讲授记忆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而是让学生结合解题思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理解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归纳总结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3.在教学“哪种做法对,”这一环节时,可以灵活些。既可以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进行教学,也可以在学生完成课后练一练第二题和第五题的基础上,收集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再结合例题进行讲解,这样,有些学生因为犯了同样的错误,所以更能引起注意。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3-10÷5
=3-2
=1(本)
10÷5=2(本)
3-2=1(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