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寄书
课题 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寄书”的生活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在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3.逐步养成独立思考、认真计算、善于反思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渗透类比推理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1.用竖式计算。说一说:整数加减法应注意什么。346+268= 600-385= 702-59=2.教师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知识,那今天学习的和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一起通过今天的学习去发现。(出示情境图)大家请看妙想正在给山区的小朋友寄书!(板书:寄书)教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工作人员说邮费分别是1.6元和12.8元。教师:请据此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邮费分别是1.6元和12.8元,邮费一共多少元?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探究小数加法的估算(出示问题: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元 )(1)学生尝试独立估算。学生在独立思考、估算出结果的基础上,可以先与同伴说一说估算的方法和过程。(2)组织学生集中交流,要说清楚估算的方法和思考过程。预设:学生1:1.6元是1元多,12.8元是12元多,1元多加12元多就是13元多。学生2:6元不到2元,12.8元不到13元,不会超过15元。 教师提问:比13元多,不超过15元,那到底是多少钱呢?接下来我们具体算一算。2.探究小数加法(进位)(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完成后与同伴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2)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预设:方法一:转化为几元几角计算。1.6元=1元6角 12.8元=12元8角1元+12元=13元 6角+8角=14角=1元4角13元+1元4角=14元4角=14.4元方法二:改写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计算。1.6元=16角 12.8元=128角16角+128角=144角=14元4角=14.4元方法三:用竖式计算。教师提问:为什么要进1?学生:6角+8角=1元4角,满1元就要向表示元的前一位进1。(3)验证估算结果,将计算的结果与估算结果做比较,看看谁估算的结果比较接近。课堂小结:教师:说一说如何计算进位的小数加法?学生举手发言,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小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最后点上和的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方的小数点对齐。3.探究小数减法(退位)教师:妙想付了15元,应找回多少元?(1)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让学生借助元、角、分,讲清楚每一步计算的过程和结果。预设:方法一:转化为几元几角计算。14.4元=14元4角15元-14元=1元 1元=10角10角-4角=6角=0.6元方法二:改写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计算。15元=150角14.4元=144角150角-144角=6角=0.6元方法三:用竖式计算。教师:15元和15.0元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一致吗?学生:整数化成小数,都是15元。教师:向个位借1之后,你是怎么计算的?学生:从15元中借1元,也就是10角,就是10个0.1元,减去4角也就是4个0.1元,还剩0.6元;整数部分都是14元,相减没有剩余。(3)请学生用竖式独立再算一算下面两道题。8.4元+2.6元= 20元-5.9元=课堂小结:教师:说一说如何计算退位的小数减法?以及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学生举手发言,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最后点上差的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方的小数点对齐。注意事项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减等。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87“练一练”第1题。(1)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然后估一估再独立计算。(2)全班交流反馈,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2.课件出示教科书P87“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答案。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索了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课本P87“练一练”第3题和第4题。 复习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只要算法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让全班再次用竖式算一算,巩固竖式的计算方法有计算加法的基础,学生可能会出现教科书中提供的三种算法教师巡视并指导
板书设计 寄书1.6+12.8= 14.4(元) 15-14.4=0.6(元)答:妙想一共要付14.4元。 答:应找回0.6元。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这本节课教师主要是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能够很顺利地完成知识的迁移,掌握新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与同伴交流各自不同的算法的过程,深刻地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算法的策略是多样化的。不足之处:本节课还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这个环节中,我认为教师的适当引导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但是在第一个问题“大约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邮费 ”的解决中,大部分学生并没有估算,而是直接算出结果。因此学生的估算意识还有待于提高,仍需加强培养。教学建议:在研讨交流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再给予适时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