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辛亥革命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背景
(1)政治:《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但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进步。
(3)思想:学习西方的器物失败以后,许多志士转而学习西方的制度。孙中山等人从改良道路转而走向革命道路。
2.革命组织的建立
(1)兴中会: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
(2)中国同盟会
①成立: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②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③三民主义: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3.革命实践活动: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
4.清政府预备立宪
(1)进程:
①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②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③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
(2)影响: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武昌起义
(1)背景: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马上又出卖给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引发保路运动。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晚,革命力量雄厚的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
(3)结果: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2.中华民国建立
(1)建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就此产生。
(2)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
(3)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912年2月15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实际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历史功绩
(1)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
(2)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3)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局限性
(1)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它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君主专制制度
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等。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而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封建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中还根深蒂固。
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成败?
(1)从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等方面看,辛亥革命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2)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等方面看,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
梁启超曾如此评价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有甚么意思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梁启超曾如此评价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有甚么意思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张季子九录·文录》认为:“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下列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 )
A.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 辛亥革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C.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D.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张季子九录·文录》认为:“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下列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 )
A.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 辛亥革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C.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D.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主要是因为这次革命( )
A.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 使人民获得充分的民主权利
D. 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主要是因为这次革命( )
A.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 使人民获得充分的民主权利
D. 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清末的中国出现了废除帝王纪年采用新纪年的主张,并出现了孔子纪年、黄帝纪年、帝尧纪年、西周共和元年纪年、秦始皇纪年、耶稣纪年之争。这反映了( )
A. 满汉民族矛盾已不可调和
B. 恢复传统纪年的迫切愿望
C. 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D. 中国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
清末的中国出现了废除帝王纪年采用新纪年的主张,并出现了孔子纪年、黄帝纪年、帝尧纪年、西周共和元年纪年、秦始皇纪年、耶稣纪年之争。这反映了( )
A. 满汉民族矛盾已不可调和
B. 恢复传统纪年的迫切愿望
C. 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D. 中国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主张取法西方的兵器、声光化电之技,而后维新派又力主学习西方宪政之术,但都以失败告终。“百日维新”后,中国激进主义的政治变革发端。1912年,他们制定并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 是维新派和革命派共同制定的宪法
B. 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变化的结果
C. 确保了共和体制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D. 在政治制度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主张取法西方的兵器、声光化电之技,而后维新派又力主学习西方宪政之术,但都以失败告终。“百日维新”后,中国激进主义的政治变革发端。1912年,他们制定并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 是维新派和革命派共同制定的宪法
B. 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变化的结果
C. 确保了共和体制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D. 在政治制度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该规定旨在( )
A. 废除君主专制,防止清朝复辟
B. 限制总统权力,维护民主共和
C. 借鉴美国政体,实行三权分立
D. 结束动乱政局,加强中央集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该规定旨在( )
A. 废除君主专制,防止清朝复辟
B. 限制总统权力,维护民主共和
C. 借鉴美国政体,实行三权分立
D. 结束动乱政局,加强中央集权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A. 激发了民主平等意识
B. 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C. 推动了社会移风易俗
D.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A. 激发了民主平等意识
B. 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C. 推动了社会移风易俗
D.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辛亥革命后相继发生一些破坏民主共和的事件,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不久即被废止、袁世凯于1915年称帝、张勋于1917年拥清废帝溥仪复辟等。出现这些事件说明()
A. 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艰难
B. 辛亥革命带有时代局限性
C. 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D. 军阀割据阻碍政治民主化
辛亥革命后相继发生一些破坏民主共和的事件,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不久即被废止、袁世凯于1915年称帝、张勋于1917年拥清废帝溥仪复辟等。出现这些事件说明()
A. 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艰难
B. 辛亥革命带有时代局限性
C. 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D. 军阀割据阻碍政治民主化
武昌起义后,由于立宪派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他们的转向扩大了革命的阵营和力量;而旧官僚在革命到来之时,则选择了反正、独立或是逃亡。这些现象( )
A. 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掌握地方政权
B. 加速了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
C. 说明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 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武昌起义后,由于立宪派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他们的转向扩大了革命的阵营和力量;而旧官僚在革命到来之时,则选择了反正、独立或是逃亡。这些现象( )
A. 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掌握地方政权
B. 加速了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
C. 说明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 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政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 )
A. 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B. 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C. 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D. 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政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 )
A. 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B. 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C. 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D. 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民主性、革命性。”材料中的“民主性、革命性”是指( )
A. 规定“主权在民”“五权分立”
B. 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
C. 规定了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
D. 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民主性、革命性。”材料中的“民主性、革命性”是指( )
A. 规定“主权在民”“五权分立”
B. 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
C. 规定了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
D. 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