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点参考系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 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质点要点所采用的抽象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将一个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正确描述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
三、教学分析
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方法。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3.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
四、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一段反映物体运动的视频,雄鹰在空中翱翔,足球在绿茵场上飞滚,连静静的山川也在“坐地日行八万里”……)。
①观看视频,②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联系日常生活中身边熟悉的实例
媒体插入功能,实物展台
研讨1
布置任务:研讨判断物体发生运动的依据
学生分组研讨①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②月亮在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其中①中有竹排和青山,②中月亮和云朵。两个物体在表达所述的运动中各自的角色?
平板、平台
研讨2
布置任务:研讨定量描述物体运动的方法
播放视频刘翔的110m栏。提出问题:怎样定量(准确)描述车或刘翔所在的位置?
学生分组研讨(提示:你们的描述必须能反映物体(或人)的运动特点(直线)、运动方向、各点之间的距离等因素。)
平板、平台、PPT、播放器
研讨3
布置任务:研讨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描述运动的影响大小以及忽略大小、形状看成质点的条件。
师生共同总结理想化模型---质点的含义
1、学生研讨:刘翔在110m栏比赛过程中,定量说明刘翔身体各部分运动情况。
2、学生研讨:在刘翔110m栏比赛过程中,用一个点来代表刘翔的可行性。
3、师生共同总结理想化模型---质点的含义
【基础训练】
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的自转 B.研究旋转中的乒乓球
C. 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 D. 研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体
2.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加速运动。这三个人的说法( )
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B、三个中总有一人或两人是讲错的
C、如果选择同一参照系,那么三人的说法就都对了
D、如果各自选择自己的参照系,那么三人的说法就都对了
(二)板书设计
质点参考系
一、质点:
忽略大小和形状具有质量
理想化模型一种研究方法
二、参考系
运动的相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