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小升初语文试卷(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小升初语文试卷(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7 10:2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或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诸侯(hóu) 丑恶(è) 肿胀 倒莓
B.开凿(zháo) 花圃(pǔ) 富饶 哭泣
C.贷款(dài) 船坞(wū) 烦琐 炊烟
D.联络(luò) 嫉妒(dù) 救援 簇拥
2.下列语段中的五个画线成语只有四个运用恰当,正确的一项是(  )
这是一个①万象更新的时代,我们应该为自己生活成长在这个时代而自豪,我们更应该为伟大的祖国而自豪。作为青少年不可捉摸的科学精神,要能在③司空见惯的事物中④见微知著,要能在探寻真理的道路上⑤锲而不舍。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3.下面描写景物的句子,表达的心情不一样的一句是(  )
A.树叶沙沙作响,好像在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B.路旁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C.天灰蒙蒙的,压抑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D.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也像是在讥笑我。
4.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我深深地感受到邱少云的伟大。
B.钱学森诚恳地说:“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C.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D.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
5.下列句子中,描写人物的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王冰忐忑不安的想:“这件事他能答应吗?不答应该怎么办呢?”
B.老师俯下身子,紧盯着我的眼睛,关切地问:“眼睛怎么肿了?”
C.陈晓明想:“如果这件事解决不好,那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D.我心里不停地念叨:“一定要沉住气,千万不能慌张!”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刘洋是我国的一名航天员,当她完成“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时,曾_____地说:“我一定会再回来的。”十年间,最终以_____的成绩通过考核,再次执行飞行任务
A.坚决 严肃 优越 探索 B.坚决 严厉 优越 搜索
C.坚定 严格 优异 探索 D.坚定 严厉 优异 搜索
7.快毕业了,轩轩想给自己的恩师送一副对联,以下最合适的一项是(  )
A.上联:兢兢业业育桃李 下联:勤勤恳恳做园丁
B.上联:喜学成建功立业 下联:盼含笑拥抱明天
C.上联:园内桃李年年秀 下联:校中红花朵朵香
D.上联:书山论剑同窗情深 下联:学海引舟师长恩重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平乐”和“浣溪沙”都是词牌名。
B.爷爷快六十岁了,可以说他年近花甲;表姐十四岁了,可以说她正值豆蔻年华。
C.《竹石》《石灰吟》《采薇》都是咏物诗,诗人借助事物,表达了自己的品格、志向。
D.《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阐述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二、解答题(每空1分,满分10分)
9.积累与运用。
(1)日暮汉宫传蜡烛,   。
(2)《长歌行》中,劝告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奋斗的诗句是:   ,   !
(3)做任何事情,早一步行动,就离目标更近一步。不要说自己为了学习吃了多少苦,请记住:   ,更有早行人。
(4)春天是朱熹笔下“等闲识得东风面,   ”的姹紫嫣红;是叶绍翁笔下“春色满园关不住,   ”的蓬勃生机;是韩愈笔下“天街小雨润如酥,   ”的清新恬淡。
(5)时光荏苒,忘不了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每当我们不愿听取中肯劝告时,老师会引用俗语教育我们:“良药苦口利于病,   。”每当我们惹父母生气时,老师又会这样劝说我们:“‘树欲静而风不止,   ’,不要留下遗憾。”每当我们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老师便会引用郑燮的名句来鼓励我们:“   ,任尔东西南北风。”岁月匆匆,师恩难忘,感恩遇见!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10分)
10.
怀素①练字
怀素居零陵②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名其庵曰“绿天”。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选自《书林纪事》)
[注释]①怀素:唐代大书法家。②零陵:今湖南零陵。
(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蕉叶供挥洒 以:用。
B.名其庵曰“绿天”名:名誉。
C.书不足 足:足够。
D.盘板皆穿 穿:穿透。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
B.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
C.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
D.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
(3)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_____”部分的意思。
(4)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A.学习永远没有止境,要谦虚好学。
B.写字时要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C.学习要勤奋刻苦,坚持不懈。
D.学习要善问,要敢于提出问题。
四、现代文阅读。(26分)
11.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可当我进到独木舟里时,却不禁吃了一惊,船里还蜷缩着一个俘虏,他也是等着被宰杀的。此时,因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头也无法抬起来看看船外面的情况,又因为绑的时间太长
“星期五”到船上后,我叫他告诉这个俘虏,他获救了。听说获救了,在船里坐了起来。当“星期五”听到这熟悉的话音,再看到他的脸时,又是拥抱,又是哭,又是喊,又是跳,他又是号啕大哭,扭绞着双手,过会儿又是跳又是唱,像是一个疯了的人。过了好一阵子后,叫他告诉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选自《鲁滨逊漂流记》)
(1)选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2)试着推测一下,选文最有可能选自于这本书中的哪一章节?   
A.日记:食物和住所
B.野人归来
C.最初的日子
D.被俘逃跑
(3)你最喜欢这本书中的哪个人物?请说一说理由。
我喜欢    ,理由是    。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母亲的5000米奔跑
①1973年,我6岁。我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吃上一块冰凉甘甜的冰糕。
②在我6岁那年的夏天,我梦想成真吃上了冰糕。
③回想起吃冰糕的经历,我心中就会掠过无边无际的疼痛——眼前仿佛闪现出在炎炎烈日下不停奔跑的母亲的身影。
④那年夏季的一天,在队长的带领下,母亲拉着600多斤重的公粮,队长看社员们热得浑身是汗,就让会计买了10多块冰糕。队里的人都躲在树荫下有说有笑地吃着3分钱一块的冰糕。母亲用舌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步履匆匆地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⑤母亲刚走出粮店冰糕就化了,看到滴在地上的冰糕水,母亲心急如焚
⑥太阳在头顶无情地炙烤着,知了在树上声嘶力竭地叫着,天闷热得像刚熄了火的砖窑。炎炎烈日下
⑦汗水早将母亲的衣服浸得像是水洗一样,她像是负重的老牛一样不停地喘着粗气。跑过了一村又一村,母亲将公社粮店甩在了身后。
⑧母亲不停地奔跑着,她知道自己要跑10里路才能跑到家里。
⑨近了,更近了,终于望见了绿树环抱的村庄,终于撞开了虚掩的大门,终于瘫在了自家庭院里
⑩母亲的头发湿漉漉的,干渴得嗓子眼儿冒烟。把我拉到她面前后,母亲伸开了右手。我看到在母亲右手手心有根小棍,一小口水。
母亲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喝,一块冰糕化得只剩下一小口水了。我捧着母亲的右手,用力吮吸着冰凉甘甜的冰糕水。
母亲温柔地梳理着我的头发,满是汗水的脸上露出了心满意足的微笑。她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让我到厨房里给她舀水。母亲一口气喝了4碗凉水才吃力地站了起来。
这就是我这一生中吃的第一块冰糕——确切地说,只是吮吸了一点儿冰糕水而已。就是这点儿冰糕水,却甜到了我的五脏六腑
为了这微乎其微的冰糕水,母亲在炎炎烈日下奔跑了5000米。11年后,当我在学校参加长跑比赛时,跑得我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5000米;5000米,我刚跑到终点就感到头疼欲裂
如今,我的83岁的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就坐在我的身旁择菜,她在忙着为我准备午饭。当我心潮起伏地写到这里,母亲淡淡一笑说,只要能让你吃上冰糕,就是20里地,我也会一直跑下去。
我眼里闪出了点点泪花。
(作者:顾振武。选文有删改)
(1)用简练的语言梳理短文的主要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2)张志读第⑥~⑧段的时候感动不已,泪水不自觉地涌出了眼眶。请你推测他当时的阅读感受,写下来。
(3)文中画“_____”的句子 是对母亲    、   的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    。
(4)读短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注重细节描写,感人肺腑。如,第⑨段使用了“撞”“瘫”“喊”三个动词
B.从文中的多处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母亲已经体力不支,可她还是坚持跑回了家,表现了她爱子心切、无私伟大。
C.第⑤段“我”在回忆第一次吃冰糕的经历时哽咽了,母亲却“淡淡一笑”,认为“我”过于感性
(5)下面是三位同学读完短文后的想法,其中与短文最想表达的意思相吻合的是    
A.“我”吃冰糕的梦想实现了。
B.母亲是一位劳动能手。
C.这是一曲母爱的赞歌。
(6)短文为什么要写11年后“我”跑步的情形?
五、习作。(30分)
13.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失败时,你会发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无聊时,你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诗意;忧伤时,你会发现隐蔽的角落也能射入阳光……请以“留一点____给自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选择合适的材料,450字左右。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或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诸侯(hóu) 丑恶(è) 肿胀 倒莓
B.开凿(zháo) 花圃(pǔ) 富饶 哭泣
C.贷款(dài) 船坞(wū) 烦琐 炊烟
D.联络(luò) 嫉妒(dù) 救援 簇拥
【答案】D
【分析】考查了汉字读音及字形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有误,倒霉:遭遇不好。因此。
B.有误,“开凿”的“凿”应读“záo”。
C.有误,“船坞”的“坞”应读“wù”。
D.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下列语段中的五个画线成语只有四个运用恰当,正确的一项是(  )
这是一个①万象更新的时代,我们应该为自己生活成长在这个时代而自豪,我们更应该为伟大的祖国而自豪。作为青少年不可捉摸的科学精神,要能在③司空见惯的事物中④见微知著,要能在探寻真理的道路上⑤锲而不舍。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要想理解重点词语,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解答】万象更新:意思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不可捉摸: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见微知著: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以小见大。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结合语境可知,①③④⑤运用正确。
故选:A。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3.下面描写景物的句子,表达的心情不一样的一句是(  )
A.树叶沙沙作响,好像在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B.路旁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C.天灰蒙蒙的,压抑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D.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也像是在讥笑我。
【答案】A
【分析】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解答此题,应该明白,一般情况下作者把自己的情感通过周围的景色表达出来,即寄情于景。
【解答】A.作者通过沙沙作响的树叶表达自己高兴地心情。
B、C、D都是通过环境描写来表达自己悲伤的心情。
故选:A。
【点评】本题是对环境描写的考查。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思路:这句话写出了…的景物特征,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4.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我深深地感受到邱少云的伟大。
B.钱学森诚恳地说:“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C.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D.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
【答案】D
【分析】考查了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解答】A、B、C正确。
D.有误。
故选:D。
【点评】标点符号主要用来表示停顿、语气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是现代书面语言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帮助小学生在习作中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
5.下列句子中,描写人物的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王冰忐忑不安的想:“这件事他能答应吗?不答应该怎么办呢?”
B.老师俯下身子,紧盯着我的眼睛,关切地问:“眼睛怎么肿了?”
C.陈晓明想:“如果这件事解决不好,那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D.我心里不停地念叨:“一定要沉住气,千万不能慌张!”
【答案】B
【分析】考查了描写手法。人物的描写是抓住生活中的细微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突出人物的形象。根据题干给出的细节描写深入体会文章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解答】A.主要写的是王冰的内心想法,是心理描写。
B.主要写的是老师关切地询问我眼睛的状况,是语言描写。
C.主要写的是陈明内心的想法,是心理描写。
D.主要写的是我心里的想法,是心理描写。
不同的一项就是B,其他三项都是心理描写。
故选:B。
【点评】人物描写有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要结合句子的内容来正确判断。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刘洋是我国的一名航天员,当她完成“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时,曾_____地说:“我一定会再回来的。”十年间,最终以_____的成绩通过考核,再次执行飞行任务
A.坚决 严肃 优越 探索 B.坚决 严厉 优越 搜索
C.坚定 严格 优异 探索 D.坚定 严厉 优异 搜索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实际上是考查词语的辨析与应用,所给词语大多是意思相近的。作答次类题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
【解答】坚决:(态度、主张。坚定:(立场、意志等)稳定坚强,选“坚定”恰当。严肃:(神情。严格:遵守制度或掌握标准等认真。与“要求”搭配。第三组词语;优良、表现等)特别好,选“优异”恰当,搜索:仔细查找(暗中活动的人或隐藏起来的东西),解决疑问,选“探索”恰当。
故选:C。
【点评】选字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7.快毕业了,轩轩想给自己的恩师送一副对联,以下最合适的一项是(  )
A.上联:兢兢业业育桃李 下联:勤勤恳恳做园丁
B.上联:喜学成建功立业 下联:盼含笑拥抱明天
C.上联:园内桃李年年秀 下联:校中红花朵朵香
D.上联:书山论剑同窗情深 下联:学海引舟师长恩重
【答案】A
【分析】查了对联。要求学生能从对联中找出关键字词,抓住主要的意思选择。
【解答】A.对联是赞扬老师的兢兢业业奉献的。
B.对联是升学时用的。
C.对联是赞美校园的。
D.对联是学生毕业时用的。
结合本题语境,最合适的一项是“兢兢业业育桃李。
故选:A。
【点评】对联是由上下两部分字数或句数完全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近或相同、停顿节奏一致、平仄协调的文字组成的文学样式。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平乐”和“浣溪沙”都是词牌名。
B.爷爷快六十岁了,可以说他年近花甲;表姐十四岁了,可以说她正值豆蔻年华。
C.《竹石》《石灰吟》《采薇》都是咏物诗,诗人借助事物,表达了自己的品格、志向。
D.《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阐述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答案】C
【分析】考查了文学常识、文体知识、传统文化、课文理解、诗歌情感主旨。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解答】A、B、D正确。
C.有误,《采薇》不是咏物诗。
故选:C。
【点评】文化与文学常识的考查是常见题型,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
9.积累与运用。
(1)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
(2)《长歌行》中,劝告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奋斗的诗句是: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
(3)做任何事情,早一步行动,就离目标更近一步。不要说自己为了学习吃了多少苦,请记住: 莫道君行早 ,更有早行人。
(4)春天是朱熹笔下“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的姹紫嫣红;是叶绍翁笔下“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的蓬勃生机;是韩愈笔下“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的清新恬淡。
(5)时光荏苒,忘不了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每当我们不愿听取中肯劝告时,老师会引用俗语教育我们:“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每当我们惹父母生气时,老师又会这样劝说我们:“‘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不要留下遗憾。”每当我们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老师便会引用郑燮的名句来鼓励我们:“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岁月匆匆,师恩难忘,感恩遇见!
【答案】(1)轻烟散入五侯家;
(2)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3)莫道君行早;
(4)万紫千红总是春 一枝红杏出墙来 草色遥看近却无;
(5)忠言逆耳利于行 子欲养而亲不待 千磨万击还坚劲。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古诗文默写,有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解答】(1)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两汉佚名的《长歌行》,到老来只能徒然悲伤了,以免年华消逝,充满劝诫意味。
(3)“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出自《增广贤文》,还有比你更早的人,才能一直进步。
(4)依次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谚语,勇于接受批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因此。“树欲静而风不止。意思是:树希望静止不摆,子女想赡养父母。“千磨万击还坚劲。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刚正不阿,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
故答案为:
(1)轻烟散入五侯家;
(2)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3)莫道君行早;
(4)万紫千红总是春 一枝红杏出墙来 草色遥看近却无;
(5)忠言逆耳利于行 子欲养而亲不待 千磨万击还坚劲。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10分)
10.
怀素①练字
怀素居零陵②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名其庵曰“绿天”。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选自《书林纪事》)
[注释]①怀素:唐代大书法家。②零陵:今湖南零陵。
(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以蕉叶供挥洒 以:用。
B.名其庵曰“绿天”名:名誉。
C.书不足 足:足够。
D.盘板皆穿 穿:穿透。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A.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
B.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
C.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
D.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
(3)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_____”部分的意思。
 磨完再写,写完就擦,擦净再写。硬是把木盘磨漏了,木板擦穿了。 
(4)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C 
A.学习永远没有止境,要谦虚好学。
B.写字时要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C.学习要勤奋刻苦,坚持不懈。
D.学习要善问,要敢于提出问题。
【答案】(1)C;
(2)A;
(3)磨完再写,写完就擦,擦净再写。硬是把木盘磨漏了,木板擦穿了。
(4)C。
【分析】《怀素写字》参考译文:
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十分贫困没有纸来写书法,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用芭蕉叶来挥文泼墨,把他的庵叫做“绿天庵”。没有地方写了,于是找来一个木盘和一块木板,涂上漆,当做砚台和练字板。天天磨墨,天天写,墨干了再磨,磨完再写;写完就擦,擦净再写。硬是把木盘磨漏了,木板擦穿了。
【解答】(1)考查字词解释。A、C、D正确,名其庵曰“绿天”:把他的庵叫做“绿天庵”。故选C。
(2)考查文言断句。结合句意理解,贫无纸可书: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根据句意可划为:怀素/居/零陵时。故选A。
(2)考查句子翻译。再三:一次又一次。穿:通过。故“书之再三,写完就擦。硬是把木盘磨漏了。
(3)考查情感主旨。文章讲述怀素日复一日坚持练字的故事,就要有不怕吃苦的拼搏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
故答案为:
(1)C;
(2)A;
(3)磨完再写,写完就擦。硬是把木盘磨漏了。
(4)C。
【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四、现代文阅读。(26分)
11.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可当我进到独木舟里时,却不禁吃了一惊,船里还蜷缩着一个俘虏,他也是等着被宰杀的。此时,因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头也无法抬起来看看船外面的情况,又因为绑的时间太长
“星期五”到船上后,我叫他告诉这个俘虏,他获救了。听说获救了,在船里坐了起来。当“星期五”听到这熟悉的话音,再看到他的脸时,又是拥抱,又是哭,又是喊,又是跳,他又是号啕大哭,扭绞着双手,过会儿又是跳又是唱,像是一个疯了的人。过了好一阵子后,叫他告诉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选自《鲁滨逊漂流记》)
(1)选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选文主要写“我”救了一个俘虏。 
(2)试着推测一下,选文最有可能选自于这本书中的哪一章节? B 
A.日记:食物和住所
B.野人归来
C.最初的日子
D.被俘逃跑
(3)你最喜欢这本书中的哪个人物?请说一说理由。
我喜欢  鲁滨逊 ,理由是  他是一个勇敢顽强、善于创造,生活乐观的人 。
【答案】(1)选文主要写“我”救了一个俘虏。
(2)B;
(3)鲁滨逊 他是一个勇敢顽强、善于创造,生活乐观的人。
【分析】本语段选自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了主人公鲁滨逊 克鲁索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初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后,最终得以近回故乡。
【解答】(1)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概括。抓住根据句子概括,选文主要写“我”救了一个俘虏。
(2)本题考查内容的猜测。因为“星期五”和他的父亲都是鲁滨逊救出来的野人,文段最有可能选自野人归来。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写出最喜欢的人物并分析至少2点原因为何喜欢他即可,因为鲁滨逊是一个勇敢顽强,生活乐观的人。
故答案为:
(1)选文主要写“我”救了一个俘虏。
(2)B;
(3)鲁滨逊 他是一个勇敢顽强,生活乐观的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认真阅读原文,在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解答此类问题,必须对名著中的重要情节进行重点识记。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母亲的5000米奔跑
①1973年,我6岁。我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吃上一块冰凉甘甜的冰糕。
②在我6岁那年的夏天,我梦想成真吃上了冰糕。
③回想起吃冰糕的经历,我心中就会掠过无边无际的疼痛——眼前仿佛闪现出在炎炎烈日下不停奔跑的母亲的身影。
④那年夏季的一天,在队长的带领下,母亲拉着600多斤重的公粮,队长看社员们热得浑身是汗,就让会计买了10多块冰糕。队里的人都躲在树荫下有说有笑地吃着3分钱一块的冰糕。母亲用舌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步履匆匆地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⑤母亲刚走出粮店冰糕就化了,看到滴在地上的冰糕水,母亲心急如焚
⑥太阳在头顶无情地炙烤着,知了在树上声嘶力竭地叫着,天闷热得像刚熄了火的砖窑。炎炎烈日下
⑦汗水早将母亲的衣服浸得像是水洗一样,她像是负重的老牛一样不停地喘着粗气。跑过了一村又一村,母亲将公社粮店甩在了身后。
⑧母亲不停地奔跑着,她知道自己要跑10里路才能跑到家里。
⑨近了,更近了,终于望见了绿树环抱的村庄,终于撞开了虚掩的大门,终于瘫在了自家庭院里
⑩母亲的头发湿漉漉的,干渴得嗓子眼儿冒烟。把我拉到她面前后,母亲伸开了右手。我看到在母亲右手手心有根小棍,一小口水。
母亲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喝,一块冰糕化得只剩下一小口水了。我捧着母亲的右手,用力吮吸着冰凉甘甜的冰糕水。
母亲温柔地梳理着我的头发,满是汗水的脸上露出了心满意足的微笑。她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让我到厨房里给她舀水。母亲一口气喝了4碗凉水才吃力地站了起来。
这就是我这一生中吃的第一块冰糕——确切地说,只是吮吸了一点儿冰糕水而已。就是这点儿冰糕水,却甜到了我的五脏六腑
为了这微乎其微的冰糕水,母亲在炎炎烈日下奔跑了5000米。11年后,当我在学校参加长跑比赛时,跑得我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5000米;5000米,我刚跑到终点就感到头疼欲裂
如今,我的83岁的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就坐在我的身旁择菜,她在忙着为我准备午饭。当我心潮起伏地写到这里,母亲淡淡一笑说,只要能让你吃上冰糕,就是20里地,我也会一直跑下去。
我眼里闪出了点点泪花。
(作者:顾振武。选文有删改)
(1)用简练的语言梳理短文的主要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2)张志读第⑥~⑧段的时候感动不已,泪水不自觉地涌出了眼眶。请你推测他当时的阅读感受,写下来。
 这几段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天气的炎热和母亲奔跑回家的劳累与不易,体现了母亲对“我”深切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 
(3)文中画“_____”的句子 是对母亲  动作 、 神态 的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  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
(4)读短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本文注重细节描写,感人肺腑。如,第⑨段使用了“撞”“瘫”“喊”三个动词
B.从文中的多处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母亲已经体力不支,可她还是坚持跑回了家,表现了她爱子心切、无私伟大。
C.第⑤段“我”在回忆第一次吃冰糕的经历时哽咽了,母亲却“淡淡一笑”,认为“我”过于感性
(5)下面是三位同学读完短文后的想法,其中与短文最想表达的意思相吻合的是  C 
A.“我”吃冰糕的梦想实现了。
B.母亲是一位劳动能手。
C.这是一曲母爱的赞歌。
(6)短文为什么要写11年后“我”跑步的情形?
 通过与年轻力壮的“我”尚且不能轻松跑完5000米作对比,突出了母亲跑十里路的艰辛与不易,反映出母亲对“我”深切的爱,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答案】(1)母亲交公粮后分得一块冰糕 母亲奔跑10里路回家给“我”吃冰糕“我”与母亲谈及第一次吃冰糕的经历,深受感动;
(2)这几段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天气的炎热和母亲奔跑回家的劳累与不易,体现了母亲对“我”深切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
(3)动作 神态 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4)C;
(5)C;
(6)通过与年轻力壮的“我”尚且不能轻松跑完5000米作对比,突出了母亲跑十里路的艰辛与不易,反映出母亲对“我”深切的爱,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分析】本文写了“我”想吃冰糕,母亲交完公粮后得到了一块冰糕,她舍不得吃,跑了5000多米远回家带给“我”吃,赞扬了深深的母爱。
【解答】(1)考查整体感知的能力。答题时,即:“我”想吃冰糕 母亲交完公粮后得到了冰糕 母亲舍不得吃 米的艰难 “我”与母亲聊及此事。弄清事情的发展过程,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考查评析批注能力。细读文章第⑥⑦⑧段,如:这几段运用了比喻,突出了天气的炎热和母亲奔跑回家的劳累与不易,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
(3)考查对文章写法的理解。从“梳理、舔、喝,这些都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母亲“脸上露出了心满意足的微笑”。这两句话写出了母亲跑回来后非常劳累,母亲都先给“我”吃了冰糕,最后连站起来都很吃力,母亲还温柔地梳理“我”的头发,母亲露出了心满意足的微笑。
(4)考查判断分析能力。A、B正确,第⑤段中,母亲的淡然一笑并不是认为“我”过于感性,而是已经把爱“我”当成一件平常的事,所以母亲才会淡然一笑。故选C。
(5)考查了对选文主题的理解。本文写了“我”想吃冰糕,她舍不得吃,赞扬了深深的母爱。故选C。
(6)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章前面写出了母亲跑十里路回家只为让“我”吃到冰糕,很显然是为了作对比,更不用说母亲在干了活的情形下。作者以此来突出母亲跑回家的艰辛?这都源于母亲对“我”爱。
故答案为:
(1)母亲交公粮后分得一块冰糕 母亲奔跑10里路回家给“我”吃冰糕“我”与母亲谈及第一次吃冰糕的经历;
(2)这几段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体现了母亲对“我”深切的爱。
(3)动作 神态 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4)C;
(5)C;
(6)通过与年轻力壮的“我”尚且不能轻松跑完5000米作对比,突出了母亲跑十里路的艰辛与不易,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点评】阅读题一般作答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五、习作。(30分)
13.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失败时,你会发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无聊时,你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诗意;忧伤时,你会发现隐蔽的角落也能射入阳光……请以“留一点____给自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选择合适的材料,450字左右。
【答案】
留一点梦想给自己
留一点梦想给自己,花朵将会绽放生命的奇迹;留一点梦想给自己,流星将会划过生命的绝唱;留一点梦想给自己,烟花将会挥洒生命的激情;留一点梦想给自己,我们才会演奏出生命的赞歌。
我们啼哭着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上寻觅梦想,寻觅一方属于自己的晴空,寻觅自己独特的人生。
人生十分奇妙,漫长的生命线并不如线段般由一个固定的端点射向另一个固定的端点就此结束,而是踩在喜怒哀乐的点上跌宕起伏。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们已飞过。泡沫就此破裂,但它曾经耀眼过。
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人的生命在得失、悲喜之间奋斗、充实。人生若与拼搏相存,有如彩虹横贯碧空,有如腊梅放于寒冬。
人各有志,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也是缤纷多彩的,但唯有梦想,才能幸福。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找到了闲适淡雅;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觅得了精神归宿;朱自清在月下荷塘中寻得了片刻的宁静与欢愉。拼搏一如既往,却是诗情画意。他们的人生之路名留青史,我们应该努力充实自己,虽静寂无声,但却坚实不移。
太阳在有梦的地方升起;月亮在有梦的地方朦胧;毅力在战胜困难中显现;精神在战胜自我中升华。小草因为其出土前的奋力一搏,而感受到了春天的爱抚;雄鹰因为其飞翔前的奋力一搏,而感受到了天际的广阔。
月亮虽然时有残缺,但它有梦想,梦想自己有一天终会圆满;流星虽然转瞬即逝,但它有梦想,梦想自己某一刻终会停留;丑小鸭虽然外表丑陋,但它有梦想,梦想自己将不久化身天鹅……
留一点梦想给自己吧,你将会迈着坚持的步伐;留一点梦想给自己吧,你将会拥有奋斗的动力;留一点梦想给自己吧,你将会步入成功的殿堂;留一点梦想给自己吧,你将会奏响生命的赞歌……
【分析】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留一点____给自己”为题,写一篇习作。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失败时,留一点信念给自己,你会发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无聊时,留一点书香给自己,你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诗意;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隐蔽的角落也能射入阳光……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想想自己最想留一点什么给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或对自己有意义的去写。写作时注意详略要得当。注意运用学到的描写及修辞手法,注意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
【解答】范文:
留一点梦想给自己
留一点梦想给自己;留一点梦想给自己;留一点梦想给自己;留一点梦想给自己。
我们啼哭着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寻觅一方属于自己的晴空。
人生十分奇妙,而是踩在喜怒哀乐的点上跌宕起伏,但我们已飞过,但它曾经耀眼过。
留一点梦想给自己、悲喜之间奋斗。人生若与拼搏相存,有如腊梅放于寒冬。
人各有志,但唯有梦想。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朱自清在月下荷塘中寻得了片刻的宁静与欢愉,却是诗情画意,我们应该努力充实自己,但却坚实不移。
太阳在有梦的地方升起;毅力在战胜困难中显现。小草因为其出土前的奋力一搏;雄鹰因为其飞翔前的奋力一搏。
月亮虽然时有残缺,梦想自己有一天终会圆满,但它有梦想;丑小鸭虽然外表丑陋,梦想自己将不久化身天鹅……
留一点梦想给自己吧;留一点梦想给自己吧;留一点梦想给自己吧;留一点梦想给自己吧
【点评】这篇文章开头用优美的排比句点题,结尾又用一组排比句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构思独特,思路清晰,说理层层深入,娓娓道来。整篇文章语言清新流畅,文采斐然,文章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堪称佳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