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课堂教学说课——说课环节——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4123一、教材分析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三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本节主要是进行安全性的讨论,具体是转基因生物与食品安全、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以及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 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简述与生物技术安全性有关的生物学知识,能运用这些知识理解不同观点的内容和论据 积极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形成质疑、求实的科学态度.面对来自媒体和他人关于生物技术安全性问题的不同观点,能够运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进行辨析认知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
态度
价值观2.教学重、难点 高二学生已经学习过基因工程方面的知识,对转基因生物的原理有了明确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 二、学情分析学生情况 高中生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需要结合教师的引导。 三、教法学法探究教学法组织探究活动
提高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
说教法课前预习朗读成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说学法三、教法学法四、教学过程首批重组DNA伯格196019721980至今(二)新课讲授(二)新课讲授思考:(二)新课讲授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2.3.(二)新课讲授(二)新课讲授阅读教材,要求学生指出两种观点争论的主要焦点是什么?你支持哪一方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论据。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讨论: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加入己方组讨论辩论:学生可自由选择甲乙两方,阐述自己的 观点,并驳斥对方的观点。(二)新课讲授总结争论一: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一、转基因成果:1.转基因微生物:基因制药
2.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
3.转基因植物:农作物二、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不安全滞后效应
新过敏原
营养成分改变
安全性检测问题安全安全性评价
科学家负责态度理性看待(三)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练习:下列成就来自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
A.番茄——马铃薯新物种
B.高产的青霉素菌株
C.将一种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移入另一种植物细胞内
D.能进行生物固氮的酵母菌品种
解析:选D。番茄——马铃薯新物种的培育,以及将一种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移入另一种植物细胞内都属于细胞工程技术成就,高产的青霉素菌株是通过诱变育种培育的。 ——总结反思—— 本节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Thank You!《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1.起源: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伯格第一次重组DNA获得成功。2.转基因的重要成果123转基因微生物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
把某些重组DNA转移到细菌中表达获得成功,随后,使出现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各种重组微生物,如可以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孢杆菌等.
(1)微生物方面:基因制药:使用DNA重组的微生物生产稀缺的生化药物。 Eg:胰岛素、抗生素、干扰素等受到转基因巨型小鼠获得成功的鼓舞,科学家又在培育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畜、家禽方面,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生长快、耐不良环境、肉质好的转基因鱼(中国)生长快、体积大、瘦肉多的转基因猪(2)转基因动物方面:科学家还把转基因动物(奶牛)变成生物反应器,让它们的奶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珍贵药物或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乳汁中含有人生长激素的转基因牛(阿根廷) (3)转基因植物方面:目前,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等全新性状的农作物.二.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争论一: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争论一: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安全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可以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科学家的负责态度可以防止新过敏原的产生;至今尚未发现食用转基因食品而影响人体健康的事例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a.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 b. 建立相应的法规:1993年制定的<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2002年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 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一、转基因成果:1.转基因微生物:基因制药
2.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
3.转基因植物:农作物二、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不安全滞后效应
新过敏原
营养成分改变
安全性检测问题安全安全性评价
科学家负责态度课后小结:理性看待课后练习:练习:下列成就来自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
A.番茄——马铃薯新物种
B.高产的青霉素菌株
C.将一种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移入另一种植物细胞内
D.能进行生物固氮的酵母菌品种 D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