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语文园地八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新课导入
这一单元我们学了许多关于读书的文章,你最喜欢哪一篇?为什么?从中你学会了哪些读书方法?
语文要素
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
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学习如何才能找到好书。(重点)
2.通过课本上有关书的比喻句的例子,仿写比喻句;根据层次连句成篇。3.学习书写提示中的作品,注意点画的起、收以及转折。(难点)
4.背诵朱熹的《观书有感》。
5.在朗读中培养积累、仿写的好习惯和能力。
交流平台
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我对与动物有关的书很感兴趣,就又读了布封的《动物素描》。
我喜欢沿着课文找书读,如《我的“长生果”》,我对课文中提到的巴金的《家》很感兴趣,便找来读了。
我觉得冰心的《忆读书》写得很有趣,便找了她的其他作品来读。
我喜欢读各种各样的书,如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科普读物。
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这种方法对我很有启发,我也要这样找书读。
交流平台
小朋友,你还积累了哪些好方法?
围绕课本阅读一些有关的课外书围绕自己的爱好或特点读一些有关的课外读物,课外书的选择,可以请教老师同学,也可以请教家长。把他们的好经验学过来,选好一本书,就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
交流平台
选取书的方法有很多,除了书中说的,还有同学们说的,还可以通过专业的教育网站找一些推荐的书目,都是不错的选择。同学们可以试着整理一下自己读过的书,整理成自己的书单,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词句段运用
读一读,说一说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这句话把书比喻成“长生果”。
这句话把书比喻成营养品。
这句话把书比喻成朋友和故地。
小朋友,你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照样子说一说。
词句段运用
书是阶梯,能攀登知识之峰;
书是火把,能指引前进之路;
书是明灯,能照亮未来道路;
书是雨露,能滋润干枯之心田;
书是春风,能舒坦发困之心;
书是阳光,能照耀万物之灵;
书是泥土,能生长万物之精;
书是利剑,能斩破黑暗之愚;
书是明灯,能打开黑夜之门;
书是道路,帮助人们走向成功的殿堂。
词句段运用
将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
( )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
( )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 的营养。
( )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 )写作是什么?是表达。
1
4
2
5
3
书写提示
小朋友,观察下边的字,说说有什么特点?
《九成宫醴泉铭》
书写提示
欧阳询(557—641)
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
作者简介
书写提示
字形竖长,字体端正,点画的起、收及转折一丝不苟。
说说有什么特点?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日积月累
走近诗人
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字元晦,后人尊称“朱文公”,是继孔孟之后的第三圣人。
他一生致力倡兴教育,先后创办了考亭、岳麓、武夷、紫阳等多所著名书院,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门生,对创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朱文公文集》。
日积月累
诗意解析
鉴:
徘徊:
渠:
那得:
如许:
镜子。
来回移动。
指方塘之水。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怎么会。那,同“哪”,怎么的意思。
如此,这样。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日积月累
蒙冲:
一毛轻:向来:
中流:
古代战船。
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河流的中心。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都不能推动它,今天却能在水中自在地移动。
诗意解析
日积月累
诗词赏析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第一首诗借助池塘水因有活水注入而清澈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第二首诗借助描写巨舰无人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阐述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全诗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富于理趣,一直为人传诵。
这两首诗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日积月累
诗词背诵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