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 章末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 章末检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17 10:4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 章末检测(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
A.夏天教室的室温约为2 ℃
B.冰箱冷藏室中的温度约为-5 ℃
C.洗澡时淋浴的水温约为70 ℃
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6.5 ℃
2.小樱将量程为﹣30℃~50℃的寒暑表放在窗台外测气温。一段时间后,寒暑表的示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寒暑表的分度值为1℃
B.当时的气温为11℃
C.若按图示方法读数,测得的数据会偏大
D.该寒暑表无法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3.下列关于物质状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中漂浮的云是气态 B.燃料燃烧排放的烟是气态
C.水银是固态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液态
4.2022年12月疫情期间,小李同学“阳”了后请假在家休息,每天监测自己的体温,某次测量后,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所测体温为(  )
A.35.64℃ B.36.8℃ C.36.4℃ D.37.6℃
5.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 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C.霜降时节枝条上的霜 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柱
6.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开空调的汽车前挡风玻璃表面有时会出现“水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花主要是水凝固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内侧
B.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内侧
C.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D.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7.如图所示的电热水器下面连接热水管和冷水管,洗热水澡时经常发现左水管外壁上有水珠,而右水管的外壁上却没有水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左水管是冷水管
B.左水管外壁上有水珠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左水管外壁上有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D.左水管外壁上的水珠在夏天比冬天更明显
8.如图,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烧瓶内水不断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
B.烧瓶上方出现的“白气”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如果在烧瓶上方的金属盒上放冰块可以使液化现象更明显
D.金属盒底部滴下的水滴主要是烧瓶里面产生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9.炎热的夏季,各核酸采样点通过搭建爱心帐篷、安装降温喷雾系统、放置空调扇、摆放大冰砖等方式积极做好市民与医务人员防暑工作(如图)。下列对降温措施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搭建爱心帐篷是通过减慢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来减缓水分蒸发
B.空调扇启动后,蒸发器中的水蒸发加快,吸收空气中的热
C.降温喷雾系统喷的“雾”是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D.摆放的大冰砖熔化时放热让人觉得凉快
10.某学习小组在学习了物态变化知识后,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所示,在甲锥形瓶中放入少许碘颗粒,用酒精灯加热,空的乙锥形瓶放在盛有冰水的大烧杯内,锥形瓶底刚好接触水面,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碘的熔点为113.5℃,沸点约为184.4℃,下列关于该实验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锥形瓶出现的气态碘可由固态碘升华而成
B.甲锥形瓶中会出现液态碘
C.乙锥形瓶内会出现固态碘且大多在瓶底
D.若乙锥形瓶内插入温度计,整个过程示数逐渐变小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是常用的一种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______规律制成的,此时它指示的温度为______℃。如果把该体温计直接夹到一个实际体温是36.5℃的人的腋下,则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
12.夏天,西瓜切开后,常用保鲜膜覆盖切面,这样做的目的是减慢水分_____,从而使西瓜保鲜时间更长。病人发烧时,在他身上擦些酒精可以起到降温作用,这种方法叫做“物理降温法”,其道理是_______。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它是物态变化中______现象的一种。
13.冷空气不断来袭,天气转凉,试解释进入冬季后常见现象蕴含的物理知识:
(1)一场大雪后,万籁俱寂,蓬松的雪在______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2)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______(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形成的。
14.如图用干冰可以实施人工降雨。配备特殊装置的飞机将干冰撒入一定高度的冷云层中,干冰就会很快_________,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部分水蒸气便_________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__为雨点降落到地面上,在一定条件下就形成降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5.在刚刚结束的卡塔尔足球世界杯中主裁判使用固体泡沫喷雾剂来辅助任意球的判罚,这种特制的速褪固体泡沫喷雾剂喷出一条白色直线,防守队员不可以越界(如图),几分钟后白色直线会“神奇”地自动消失,不会在草地上留下任何液体污渍。这条白色直线消失的过程中发生了 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该过程中 _____热量。
16.如图所示,冰箱内壁的霜是水蒸气_______成的小冰晶,市面上销售的“无霜”冰箱是通过加热系统短时升温,将霜_______(前两空选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后马上恢复制冷,此过程要_______热量,因此“无霜”。农村家用的液化气是采用_______的方式压缩到液化气罐里进行储存。
17.如图所示,这是热播电影《长津湖》中的一幅画面,趴在雪地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岿然不动,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寒冷的天气,口中呼出了“白气”,“白气”的形成是 _________现象。帽沿上悬挂的冰凌是雪先熔化成水后再 _________形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8.某兴趣小组用相同的小烧杯甲、乙盛等量的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用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加热足够长时间后,测得甲杯外的水温为100℃,乙杯外的油温为300℃,甲、乙两杯中的水能沸腾的是 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最终两杯水的温度t甲___________(选填“>”、“<”或“=”)t乙。
三、实验题
19.(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如图甲(a)所示是某同学在读数时情景,读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①______;②______。若此时温度计如图甲(b)所示,则所测温度为______℃;
(2)如图乙是小秦设计的一个液体温度计的示意图。他在小玻璃瓶的瓶塞上钻一个小孔,将塑料管插入小孔中,保证其气密性能较好。然后将小玻璃瓶内______(选填“装满”或“不装满”)某种有色液体,然后用插有塑料管的瓶塞塞住瓶口,将它放入______中,等到液柱稳定后,在液面到达的位置做个标记,作为0℃,再将其放入100℃的热水中。等到液柱稳定后,在液面到达的位置做个标记,作为100℃,然后将0~100℃之间的10等份作为分度值为10℃,(气压为标准大气压)使用中发现管中液柱上升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______;
(3)图丙最早是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玻璃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刻度线应标注在______(选填“玻璃瓶”或“玻璃管”)上,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20.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左侧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并汽化;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选填“吸”或“放”)热直接变成碘颗粒。
21.探究蒸发快慢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上等量的水,如图中A、B、C、D所示。
(1)选择A、B两图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______是否有关。
(2)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是否有关。
(3)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表面的空气流速是否有关,实验中如果利用电吹风来改变空气流速,______(选填“应该”或“不应该”)使用热风。
(4)某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甲、乙所示,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他依据“谁先蒸发完,谁蒸发的快”,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量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他的依据和结论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2.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1)组装器材时,先将酒精灯放置在铁架台上,接下来调节______(填“a”或“b”)的高度;
(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出了被测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
①冰熔化过程共用______min;
②分析图象可知,冰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
(4)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直到杯内水持续沸腾,试管中的水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
23.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_;
(2)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3)从图乙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此时周围的气压___________(选填“低于”或“高于”)标准大气压;
(4)如果将酒精灯移走,发现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丙中所示,则图_____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选填“A”或“B”);
(6)为了缩短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7)如果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至沸腾,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丁中图线a所示,若增加了水的质量,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应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B
3.D
4.C
5.A
6.B
7.A
8.B
9.B
10.D
11.热胀冷缩 37.6 37.6
12.蒸发 蒸发吸热 汽化
13.传播 凝华 室内
14.升华 凝华 熔化
15.升华 吸收
16.凝华 熔化 吸收 压缩体积
17.液化 凝固
18.乙 =
19.液体热胀冷缩 见解析 见解析 -4 装满 冰水混合物
玻璃管 右
20.升华 熔化 放
21.表面积 A、C 不应该 不正确
22.b -3 3 不变 不会
23.B 自下而上 97 低于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