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2 买文具(2)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2 买文具(2)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17 11:0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买文具(1)
课题 认识中括号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4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懂得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能熟练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并能正确计算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先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同学们请准备好你们的练习本和笔。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7×3+15÷5 (6+12)×(31-11)学生:第一道题先同时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加法。第二道题先同时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和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17×3+15÷5 (6+12)×(31-11) =51+3 =18×20 =54 =360 教师:同学们都很棒,学过的知识都牢牢记住了,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板书:买文具)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学习例1。(1)教科书P48页例1。(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添上括号使9÷3×5-2=1成立。(课件出示)(3)自主探究。教师:先自己试一试,再组内交流你的想法,教师巡视指导。(4)结果汇报。教师:下面请同学来说说你的思考过程,遇到了什么困难?课堂预设:学生1:9÷3×5-2,如果画横线部分等于9,等式就成立了;而3×5-2等于13,要想等于9,需要把5-2添上小括号先算,变成9÷3×(5-2); 而要使横线部分等于9,要先算3×3,还需要括号来改变原有的运算顺序。因为小括号使用了一次,不能小括号外面再套一个小括号,所以无法再进行下去。学生2:要使等式成立,可以先算5-2=3,再算3×3=9,最后算9÷9=1,减法是低级运算,可以使用小括号先算5-2=3,无法再用小括号保证再算3×3=9。课堂小结:
教师:所以只有小括号是不行的。我们再认识一位新朋友——中括号“[ ]”。它也可以改变运算顺序,有它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外面的。所以9÷[3×(5-2)]=1。 2.学习例2.(1)教科书P48页例2。(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请你总结一下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3)小组讨论。教师:同学们回忆已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可以分为几种情况,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怎样。教师巡视,在巡视过程中要给予指导。(4)结果汇报。教师:谁来介绍下你自己总结的运算顺序。课堂预设:学生1:只有加、减运算或者只有乘、除运算时,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学生2:既有加、减运算,又有乘、除运算,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学生3: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课堂小结:教师: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只有加、减运算或者只有乘、除运算时,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既有加、减运算,又有乘、除运算,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板书)三、当堂训练1.教科书P49“练一练”第4题。请两位同学上台展示计算过程,再全班一起交流巩固运算顺序。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研究了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课本第49页练一练第5题、6题、7题。 复习旧识,引入新课。要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与反复试一试的时间。让小组同学在共同回顾、相互分享中梳理知识。
板书设计 买文具只有加、减运算或者只有乘、除运算时,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既有加、减运算,又有乘、除运算,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教后反思 1.本课以计算含有小括号的算式导入,引出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当只有小括号时还不能满足计算的需要,再自然地过渡到中括号,让学生感受到中括号的作用。整节课逻辑性较强,内容衔接连贯。2.教师要及时关注并加强练习,让学习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时一步一步地做,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