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7.2 正负数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7.2 正负数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17 12:2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正负数
课题 了解正、负数及整数的意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6~8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2.结合情境,了解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认识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3.通过列举生活中运用正、负数的例子,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正负数和0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正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学习新知识前先来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截然相反”。我说一句话,小组代表要快速说出和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抢答对了得10分,抢答错了扣10分,没有抢答到的扣5分。其他同学做记录,看谁记录得既简明扼要,又能让人看明白。学生:好。教师依次说向上看、起立、向后走1米、银行卡存入100元,小组代表依次做出反应,记录的同学按自己的方式记录,会出现多种结果。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关于正负数的知识。(板书:正负数)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学习例1。(1)教科书第86页例1。(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看一看,说一说。(出示例题背景图)(3)自主探索。教师:让学生交流每个情境中信息的具体意义,再讨论每个数前面的“+”或“-”表示的意义。(4)结果汇报。教师:请同学们说一说每个情境中信息的具体意义。课堂预设:学生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以0℃为界线,在0上方的数,前边可以加上“+”,在0下方的数,前面加“-”。利用同样的思维,把海平面当做分界线,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86米,记作+8848.86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155米。学生2:“+10分”表示答对了得10分,而“-10分”表示答错了非但不得分,还要从总分中去掉10分。学生3:“16900元”表示赢利了16900元,“-127元”表示不仅没有赢利,而且亏掉127元,“15200元”表示赢利了15200元。学生4:存折中,如果取出200元钱,存折上会在支出或存入栏中显示-200,在结余栏中显示75.83。课堂小结:
教师:在生活中我们习惯用一种数(正数)表示增加、升高、收入、赢利等量,习惯用另一种数(负数)表示减少、降低、支出、亏损等量,为了表示这种相反的意义,我们引入了负数。从而可以提炼出:“+”和“-”表示的是意义相反的量。(板书) 2.学习例2.(1)教科书第86页例2。(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认一认,说一说。(出示数据)(3)交流讨论。教师:先让学生说一说,再讨论交流(4)结果汇报。教师:“像10,200,8848.86,…都是正数”,你能再说出几个正数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还有+60,+11,50,…我发现正数前面的“+”可以写也可以不写。教师:“像-1000,-500,-127,-100,…都是负数”,你能再说出几个负数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还有-3,-10,-99,…我发现负数前面的“-”必须写。教师:你还有什么疑惑吗?学生:0是正数还是负数?教师: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小结:教师:像10,200,8848.86,…都是正数,可以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如+10,+200,+8848.86。像-1000,-500,-127,-100,…都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3.学习例3。(1)教科书第86页例3。(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找一找生活中运用正负数的例子,和同伴交流。(3)交流讨论。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再全班交流。(4)结果汇报。教师:请同学说说你想到的生活中云用正负数的例子。学生1:表示楼层时,6表示地上6层,-2表示地下2层。学生2:在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成绩与风速有关,风速+1.9米/秒表示当时风的速度为顺风1.9米/秒,-1.5米/秒表示当时风的速度为逆风1.5米/秒。三、当堂训练1.教科书P87“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研究了正负数,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课本第87页练一练第2题、3题。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的说法只要意思正确就可以,并且要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感受。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通过举例,丰富负数的现实背景,让学生感受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认识负数。
板书设计 正负数1.在生活中我们习惯用一种数(正数)表示增加、升高、收入、赢利等量,习惯用另一种数(负数)表示减少、降低、支出、亏损等量。2.像10,200,8848.86,…都是正数,可以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如+10,+200,+8848.86。像-1000,-500,-127,-100,…都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后反思 教师以现实生活素材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尝试记录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进行讨论比较,引发学生学习新数的情感需求,使学生逐渐体会到了数学符号的优越性——简洁明了。同时在学生记录、交流、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因需要而思考,因思考而创造,经历了一种符号化和数学化的过程:由繁到简、由文字叙述到符号表达,充分感悟了负数产生的过程和必要性,凸显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