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学 七年级 上册
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举例说出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
学习目标
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
间有密切的联系。
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尝试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想一想,议一议
我国的珍稀动物大熊猫,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你知道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吗?这些地区的环境有哪些适于大熊猫生活的特点?
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01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概念
分类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观察图1-12,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有哪些?小麦的正常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
图1-12 小麦田示意图
影响小麦生活的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老鼠
杂草
瓢虫
蚜虫
蚯蚓
……
阳光
空气
土壤
水分
……
02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温度影响植物的分布
阔叶林分布在海拔或纬度较低的地方,温度较高。
针叶林分布在海拔或纬度较高的地方,温度较低。
02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02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为什么要给农作物施肥?这说明农作物还受到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补充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
02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是不是也影响动物的生活和分布呢?
猫头鹰昼伏夜出
大雁南飞
蝙蝠在夜晚活动
探究实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鼠妇
形态特点: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
生活环境:阴暗环境
02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02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作出假设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问题一定是疑问句形式,“?”结尾。
作出假设的依据:在比较阴暗的地方看到了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到。
02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制订计划
实验思路
设计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后,看哪边的鼠妇多。如果暗环境中鼠妇多,则说明假设可能是正确的。
02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制订计划
材料用具
10只鼠妇,湿土,铁盘(或塑料盒、纸盒),纸板,玻璃板。
实验装置
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两侧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实验装置图
02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制订计划
方法步骤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2分钟。
(2)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将统计的结果填写在下表中。
02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实施计划
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假设一致吗?
你们的结论是什么?
得出结论
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
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做完实验后,别忘了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02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讨论
1.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还有哪些因素对该动物有影响?
2.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能是由于实验要探究的因素引起的?
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
4.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光照
温度、土壤、水分
将动物分成两组,除了实验要探究的因素外,其他因素在两个组要保持一致。
02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科学方法——对照实验
在上述探究实验中,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于光照不同而引起的,应当使两种环境中除光照以外,湿度、温度等其他条件都保持相同,也就是说,只有光照是不同的,光照就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02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讨论
1.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还有哪些因素对该动物有影响?
2.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能是由于实验要探究的因素引起的?
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
4.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用多只鼠妇做实验才能得出可信的结论。
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订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与交流
02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02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03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请认真读图,并描述以下生物因素对小麦的影响。
生物 与小麦的关系
蚜虫
老鼠
杂草
小麦
吸食小麦汁液
啃食小麦
与小麦争夺资源
与小麦争夺养分
03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捕 食
竞 争
寄 生
互利共生
捕 食
竞 争
菟丝子寄生在其他植物上
互利共生
种内斗争
种内互助
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04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资料分析:分析下列图片和文字资料。
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
04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资料分析:分析下列图片和文字资料。
讨论:
1. 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
海豹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
2.蚯蚓是怎样影响和改变土壤环境的?
3.你还能说出哪些生物适应和影响环境的实例?
04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资料分析:分析下列图片和文字资料。
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
①排尿少,出汗少,这样可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
②一次能喝大量的水,并且能将水储存在胃里。
皮下脂肪很厚,具有保温作用。
①根系发达,可以更多地吸收水分。
②地上部分植株矮小,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①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可以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②蚯蚓吞食土壤,排出的蚓粪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04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适应环境
保护色
拟态
警戒色
谢谢大家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知识总结
生态因素
种内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种间关系: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课后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1)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 )
(2)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 )
(3)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 )
(4)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 )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能对这句诗描述的自然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吗?
X
X
√
X
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由于在同一季节山里气温相对较低,桃树生长迟缓。生长在平原地区的桃花,4月就已经凋谢,而山里的桃花才刚刚开放。
课后练习
3.“牛喜欢吃三叶草;三叶草要靠土蜂传粉;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猫捕食田鼠,因此养牛的农民爱养猫。”这是达尔文描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
(1)请用图解表示上述生物之间的关系。
(2)假如猫少了,对三叶草有什么影响?
假如猫少了,田鼠由于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田鼠以土蜂的蜜和幼虫为食,并破坏它们的巢,因此,土蜂数目减少;三叶草靠土蜂传粉,土蜂减少后,影响三叶草的传粉,从而影响三叶草繁殖后代,三叶草的数量就会减少。三叶草是牛的食物,三叶草的数量减少会导致牛的食物缺乏。
课后练习
4.你见过右图中的蝴蝶吗?这种蝴蝶的体色与周围落叶的
颜色基本一致,这对它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呢?
5.山羊绒又细又柔软,织成的产品十分昂贵。山羊比绵羊好养,它连草根都啃食。于是一些牧区大量饲养山羊,这对环境会有什么影响?
枯叶蝶,它的体色与周围落叶的颜色基本一致,这样它
就不容易被敌害发现,从而增加生存下去的机会。
山羊因为啃食草根,影响了草的生长。大量饲养山羊,如果管理不当,就会破坏草场植被。
你都会了吗?
环境中有哪些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吗?
生物怎样适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