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7 16:0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相思
教学目标
1. 读准“榆、畔、聒”三个生字和多音字“更”,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 思,能字正腔圆地诵读《长相思》并背诵,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 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等方法,感受景物描写对抒发词人情感的作用。
3. 体会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词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 相思之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读出诗词的节奏和韵味,能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感受景物描写对抒发词人情感的作用, 体会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词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 之深。
教学活动一:晕染“思”绪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思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思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长长的相思又是什么呢?
(二)初读
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至少读上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求在读通顺读流利的基础上争取读出节奏来。
1.正音读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这个更为什么读第一声?记得有一个成语叫(生:半夜三更)其实半夜就是三更,三更就是半夜,那么这个“更”和什么有关?什么时候?(生:晚上)“更”其实就是古人记时间的单位,古人把一个晚上分为五更,一更大概是两小时,时间长不长?(生:长)好,我请位同学要读出长的感觉出来,谁再来?指名读。
师评:我也是感觉你读出了半更,能不能读出一更的味道。生再读,就更好了。哦,风雪是下了一更吗?你是(生:一更又一更)风雪停了吗?这风雪交加的夜晚是很长很长,我们要读出长的味道。起。
2.押韵读
师:我们再看更,这个读音是后鼻音,这首词中,后鼻音的字不少,说说看有哪些?
生:程,更,行,灯,成,声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每句的后面都是后鼻音,我感觉很押韵
师:在古人的用书当中,“行”形是轻韵和eng韵是互通的,所以他们压的是同一个韵,明白了吗?押韵的字呀,韵脚拖长。我们先来试一下好不好?我读黑色的部分,你们读红色的部分。
师:最后三个字,最讲究要停又没有停,要有一种余音绕梁,余味无穷的感觉。
3.停顿读
师:真好,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读“身向榆关/那畔行”的时候,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师:你有没有注意到,他在读“夜深/千帐灯”的时候,哪个地方又停顿了一下?
师:你们听出来了吗?当他读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这首词在他的口中,在他的朗读中显得特别有节奏。事实上啊,不仅“身向榆关那畔行”需要这样停顿,“聒碎乡心梦不成”也需要这样停顿,不仅“夜深千帐灯”需要这样停顿,“故园无此声”也需要这样停顿,是吗?
小结:孩子们,读诗读词,不仅要把它读得字字落实,而且还要读出特有的节奏和味道,其实这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出内心的感受和感觉来。
二、教学活动二:感受“长”情
(一)抒发感觉
1.这首词我们已经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了。你们知道这首词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借助注释,结合插图,可以同桌一起说说这首词的意思,哪儿不太懂的,可以相互之间问问。( 请生说)
2.我想问问大家,这首词带给你怎样的感觉。用一个词,几个词,来形容你内心最真切的感觉。
生:是一种思念家乡的感觉。生:是一种千辛万苦的感觉。
小结:同学们真厉害,你们读着读着感觉就对了,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哪。
(二)介绍背景
这首词写的是康熙二十一年的二月,纳兰性德随从康熙皇帝从京城出发,去往榆关也就是山海关去祭拜祖先。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纳兰性德有感而发,之后就写下了这首词,表达了他对故园的思念。
那么他的思念是通过什么来表现出来的呢?我们知道这个单元着重关注景物对抒发作者情感的作用。那么,我们来看纳兰性德的这首词,他写到了哪些景?
(三)读景悟情
1.抓景物
请同学们读一读找一找,把词中写到的景圈出来。
学生圈一圈。集体交流。
(预设)学生圈出了山、水、风、雪、灯。
你们找到的,都是纳兰性德眼里的景啊!谁能找到不一样的景?(意在找到词人心中的景——故园。)在纳兰性德词里,有他眼里心里的景,那么他借助这些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诗之境阔——生:词之言长。
(板书:词之言长。)那是说词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它不是说词的篇幅长,句子长,而是说词的韵味悠长。它能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和回味。长相思不长,短短36个字的背后究竟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想象和回味呢?
回味想象,感悟景语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听老师读,边听边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你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想象困难
生:我仿佛看到了战士们翻过一座座山的时候,脚磨出水泡。他们还淌过了一条条河,他们向着山海关行去。夜深了,帐篷里有许多盏灯亮着,战士们还会偷偷的流泪。
师:你看到了跋山涉水的画面了,是不是?哎,词中哪儿看得出他们这种一座座山,一条条河。
师:连用了两个“一程”,写出了他们跋山涉水时的这种情景了,是不是?孩子们大家看。
这幅图就是他们的行军路线图。他们从北京出发,一行七万人,走过了三个省,这三个城天气都非常的恶劣。他们往返走了八十多天。八十多天呢,将近三个月呢。他们走了那么远的路,那么多的人,那么长的时间。想想看,在行军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交流各种可能。
生:艰苦 、饥寒交迫、走散
师:上阙其实讲了他们身向榆关。艰难的行军,用三个字来形容,就是行之难(板书)
师:行军难啊,难在这一山又一水,一程又一程。我请位同学来读一下。把这种难读出来——
师:这大队人马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风餐露宿,艰难跋涉,我们一起读
想象灯下
师:夜深了,千万顶帐篷里亮起了千万盏灯,那我们来想象一下:在千万个帐篷里,千万盏灯下,千万个战士们,他们此刻可能在干什么呢?
生:思念故乡,睡不着流泪,给家人写信。
小结:孩子们想象力特别的丰富,你看,一更天,灯亮着,你读——夜深千帐灯。二更天,灯还亮着,读——三更天,灯依然亮着——同学们,一行千余人,一眼望不到边的帐篷啊,男生读——像这样的不眠之夜又何止是一个晚上,80多天,80多个难眠之夜呢。连起来一起读——上阙
师:那我们现在把一个特写的镜头聚焦到一个人身上。此时此刻,你觉得纳兰性德他可能会有怎样的动作?怎样的表情?怎样的神态呢?
想象故园
师:是呀,在这难以入眠的深夜,加上那些美好温馨的画面,在纳兰性德的心里,在他的记忆里,他的家乡,他的故园,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请选择一个画面,好好的想一想,说一说故园的画面。他会想到什么?
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
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在一起
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在一起
小结:是呀,在行军途中却没有春暖花开,没有杨柳依依,没有一家人的其乐融融,没有志趣相投的朋友,有的只是:(齐读词)
那么下阙讲他的思念,也用三个字来概括一下叫思之切(板书)
小结:你看,他们身向榆关的方向是越走越远。而他的心却回到了故园,路有多长,思念就有多深。这种身心相离,就是这首词的经典所在。

那我们再来看一下这首词,你觉得词中哪一个字深深地刺痛了你的心的?(生:碎。)对,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这个“碎”仅仅是指他们的梦碎了吗?还有什么也碎了。
生:那种情也碎了。
生:那种心也碎了。
师:是呀,故乡那些美好的画面,碎了,温馨的情景,碎了,还有那一颗思乡的心,也深深的碎了。所以这一切的一切,都化作了长长的叹息。词人情不自禁地吟诵——
5.深化内涵
师:纳兰居然如此思念家乡,思念亲人,那么为什么还要走那么远的路?行,那么远的军呢?不是自讨苦吃吗?纳兰性德的这份资料,好好看看找找答案。(预设:保家卫国)现在你就是纳兰,我想问你为什么?
师:很好,其实这里面也有深厚的背景的。他的父亲是相国,权力是非常大的,皇帝让纳兰做御前侍卫,表面上风光无限,每天能够和皇帝在一起,其实康熙皇帝呀,是把他当做人质留在身边,用来牵制他的父亲纳兰明珠。他内心的那种无奈,那种孤独,那种寂寞,还有那种矛盾,所以这些复杂的情感就交织在一起,就写成了这长长的相思。
6.总结朗读
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
爱家乡,爱亲人,字字化作——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