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背诵(bēi bèi) 放假(jià jiā) 挨打 (āi ái)
装扮(pàn bàn) 惩罚(dá fá) 摔跤(shuāi suāi )
戒尺(jiè jèi) 严厉(ni lì) 圆圈(quān juān )
2.看拼音,写词语。
kǒng què fú zhuāng tíng zhǐ hù xiāng
shǒu bì huāng yě zǎo chen zú gòu
3.词语搭配。
( )招呼 ( )课文 ( )游戏
( )孔雀舞 ( )的老师 ( )的小学
( )的枝干 ( )的铜钟
4.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摇( )晃( ) 披( )散( ) 张( )舞( )
提( )吊( ) ( )红( )赤 ( )忙( )乱
( )疾( )快 干( )燥( )七( )八( )
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突然 居然 偶然
(1) 平时考试不及格的小明,这次测验( )及格了。
(2) 外边刚刚还出大太阳,( )下起了大雨。
(3)他( )在街上遇见很久没见的朋友。
招引 招呼 招收
(4)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 ), 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5)充满了香味的花朵( )来了很多小蜜蜂。
(6)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又( )了很多学生。
6.按要求写句子。
(1)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风笛。(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缩句练习。
例: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铜钟,挂在枝干上。
(1)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农装,冲了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文梳理。
(1)《大青树下的小学》通过描写一所________,展现了来自不同民族的孩子们在一起学习的幸福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________和________,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的学校》的作者是________的________,课文以________的视角,描绘了夏天雨中草地上冒出的五颜六色的花儿,通过丰富的想象,将花儿写成一群活泼、天真、渴望自由的孩子,把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感情表达得质朴而强烈。
3.《不懂就要问》讲述了少年________在私塾学习时,为了弄清书里的意思,大胆向先生________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___________的精神和_____________的态度。
答案
bèi;jià;ái;bàn;fá;shuāi;jiè;lì;quān
孔雀;服装;停止;互相;手臂;荒野;早晨;足够
3.打;朗诵;做;跳;敬爱;可爱;粗壮;大大
4.头;脑;头;发;牙;爪;心;胆;面;耳;手;脚;眼;手;口;舌;嘴;舌
我的发现:所填的这些学都是人体都位名称。
5.
(1)居然(2)突然(3)偶然
(4)招呼(5)招引(6)招收
6.
(1)示例:大自然的四季真是五彩缤纷,有本的细雨绵绵、有夏的烈日炎炎有权的金程政香,还有冬的寒梅傲雪。
(2)示例:凤儿清唱者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3)学校被鲜艳的服装打扮得绚丽多彩。
(4)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有什么用。
7.
(1)这一问把同学们吓呆了。
(2)花孩子们便穿了衣裳,冲了出来。
8.
(1)边疆小学;友爱;团结;自豪之感和赞美之情
(2)印度;泰戈尔;儿童
(3)孙中山;提问;勤学好问;对待学习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