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我要的是葫芦 导学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4 我要的是葫芦 导学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7 16:4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4 课时 我要的是葫芦 助学案
学习任务(一): 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课时目标: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重点难点: 1.通过朗读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活动一:初读课文,走进故事,识记字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谜语导入,聚焦葫芦 1.我们班的同学们是最聪明的小朋友,那这个谜语你们能猜出来吗? 青蛇满架爬,蛇身缀白花,花落结小瓜,卖药曾用它。(葫芦) 点拨:“芦”字是第二声,跟“葫”组词读轻声。 拓展:像这样两个字部首相同,后一个字读轻声的词语还有很多。(课件出示“眼睛、葡萄、狐狸、胳膊、玻璃”)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有这个特点? 孩子们,果然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葫芦的小故事,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2.认识“葫芦”。 出示葫芦图片或实物,向同学们介绍葫芦。葫芦是爬藤植物,夏秋开白色花,果实被称为葫芦,可以在未成熟的时候收割作为蔬菜食用。古时候人们把葫芦晒干,掏空其内,做盛放东西的物件。 二、初读正音,整体感知 1.读课文,找生字。 提出自读要求:(1)读一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一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4个自然段) 2.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拼读。教师相机正音:“葫芦”中“芦”在这个词语中念轻声;“藤、盯”是后鼻音,“赛”是平舌音。 (2)全班齐读。 (3)以开火车的方式认读无音节生字。并请学生观察,交流识字的好方法。 熟字加偏旁记忆: 艹 + 胡 =葫 艹 + 户 =芦 咸 + 心 =感 虫 + 牙 =蚜 目 + 丁 =盯 (4)识字游戏。 3.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填写下面的空白处,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种了一棵 ,叶子上爬满 ,他也没有管,不顾 和 的关系,只盯着葫芦,最后 的故事。 (2)文中两幅插图作比较,发现不同。 1.学生猜谜语。 2.学生齐读“葫芦”。 3.齐读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4.读一读,标一标。 5.指名拼读,全班齐读,开火车认读,交流识字方法。 6.学生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7.比较不同。 ①那个人的表情、动作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②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叶子绿绿的,一是叶子枯黄的,有的叶子有小孔。 ③葫芦所在的位置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设计意图: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见到葫芦,通过出示葫芦图可以让学生见识一下,从而加深学生印象。通过读课文来了解课文内容,识记生字,积累词汇。又通过分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巩固本课的生字词的同时,进一步夯实基础。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学写生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出示生字 棵、谢、想、盯、言、邻、治、怪。 二、学生归纳结构特点 “棵、盯”为左右结构,“谢”为左中右结构,“想”为上下结构。 三、指导书写 “棵”,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果”字的撇捺要舒展。注意左右穿插。 “谢”,中间“身”居中,较瘦长,下面的撇上端不出头,且要穿插到左半部分,“寸”的横笔写在竖中线上,三个部件大致等宽。 “想”,上长下短,“木”的末笔捺改成点,“心”要略扁,第二笔是卧钩。 “盯”,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目”字窄瘦,“丁”的横平而长,竖钩收笔靠近竖中线。 “治”,左窄右宽,左低右高,第四笔撇折的折点在田字格的中心左侧。 “怪”,左窄右宽,右上部“又”撇捺舒展,右下部“土”最后一撇不宜超出撇捺的宽度。注意左右穿插。 四、反馈交流 1.读生字。 2.观察字形结构。 3.学生描红、练写。 4.学生展示写的字,互评。
设计意图:写字要做到一课一得,在指导书写的过程中理解其意思,帮助学生正确书写。
活动三:研读课文,探究道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学习第1自然段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1.读课文第1段,说说小葫芦最开始是什么样子的?画出相关语句。 预设: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可爱的葫芦。 联系上下文,明白“一课葫芦”是包含:葫芦藤、葫芦叶、葫芦花、小葫芦。 2.出示句子: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引导学生了解“葫芦藤”。提问:葫芦藤是葫芦又细又长的茎,你还知道什么植物有“藤”? 预设:丝瓜藤、西瓜藤、葡萄藤。 3.出示句子: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指名读句子,引导学生学习“谢”。启发思考:“谢”在生活中常用,当别人帮助我们后,我们都会说一声——“谢谢!”。但这里的“谢”可不表示感谢。“花谢以后”的“谢”,你还能换一个什么词? 课件出示:花( )以后。(预设:掉、落……) 4.提问:课文第1段哪句话表达了对葫芦的喜爱? 课件出示: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指导有感情朗读句子,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满意之情。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思考:有一天,葫芦架上长了蚜虫,这个人是怎么做的呢? ①讲解“蚜虫”:蚜虫是昆虫的一种,又称蜜虫、腻虫。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可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植株死亡。 ②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讲解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这句话体现出他眼里只有葫芦,至于叶子上的虫子他毫不在意。为后文葫芦落下埋下了伏笔。 ③请学生观看课本插图中人物的神情、动作。理解“盯”字:突出他对小葫芦的重视。 2.引导学习关键句,理解字词。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①“盯”指的是目不转睛的看。 ②“自言自语”是自己对自己说话。 ③“赛过”是比得过的意思。 3.品析句子。 出示要求:读一读,注意句子不同的语气。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感叹句。表现了对蚜虫的不屑一顾、满不在乎)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肯定的语气,感情不如上一句强烈。)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抓住反复的语言“快长啊,快长啊!”,指导学生读出种葫芦人自言自语的语气和热切期盼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 三、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读课文第3自然段,说一说:种葫芦的人对于叶生蚜虫的反应。 邻居的劝告: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种葫芦人的反应: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2.引导学习关键句: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3.出示句子: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解读:这句话连用两个反问,表现出种葫芦人的自信、惊诧,对邻居的话感到不可理解。 朗读指导:两个问句表现出种葫芦人的讶异,最后一句话要读出他只要葫芦,别的漠不关心的感情。 4.品析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读一读,注意句子不同的语气。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反问句。说话人认为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同时还可以想象出说话人吃惊的表情。)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肯定的语气,感情没有上一句强烈。) 5.想一想:种葫芦的人说“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这句话时,他内心的想法是怎样的? 6.讨论:叶子上的虫到底要不要治? 四、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读课文第4段,说一说:不管叶子上虫子的后果是什么? “慢慢地”说明小葫芦不是一夜之间变黄、掉下的。 过渡:可爱的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2.比较发现,感受表达的生动。 出示句子: 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品读体会,第三句更好,它写出了葫芦的变化。葫芦不是一下子同时落下来的,首先是蚜虫变多后,叶子被虫蛀且变黄了,然后无法输送营养给小葫芦,小葫芦也变黄了,最后葫芦才是一个一个落下的。朗读时要把节奏放慢,声音放轻些。 3.小组交流:小葫芦为什么变黄了呢? 4.思考:种葫芦的人想要得到葫芦,为什么最后一个也没得到? 5.拓展想象:种葫芦的人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会想些什么? 1.读课文第1段,说说小葫芦最开始是什么样子的?画出相关语句。 2.了解“葫芦藤”。 3.你还知道什么植物有“藤”? 4.读句子,思考“谢”是什么意思。 5.有感情朗读句子,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满意之情。 6.读课文,思考:葫芦架上长了蚜虫,这个人是怎么做的呢? 7.观看课本插图中人物的神情、动作。理解“盯”字:突出他对小葫芦的重视。 8.品读句子,感受不同的语气。 9.朗读第2自然段。抓住反复的语言“快长啊,快长啊!”,指导学生读出种葫芦人自言自语的语气和热切期盼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 10.读课文第3自然段,说一说:种葫芦的人对于叶生蚜虫的反应。 11.反复朗读,感受种葫芦的人的无知。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12.品析句子。学生读一读,注意句子不同的语气。 13.虫子生在叶子上,又没生在葫芦上,他只要葫芦,不要叶子,所以叶子上生虫子不用治。 14.要治。虫子不治,就会越来越多,这样叶子就会被虫子吃光,葫芦受此影响就不会长大。 15.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1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17.蚜虫变多之后,叶子被虫蛀,变黄了,然后无法输送营养给小葫芦,小葫芦也变黄了,最后葫芦一个个落下了。 18.因为他不懂得叶子与葫芦的关系。叶子被虫子吃光后,不能给葫芦输送营养,葫芦就只能慢慢变黄、脱落。另外他还不听邻居的劝告,自以为是。 19.原来,是我不懂得叶子与葫芦的关系:叶子被虫子吃光后,不能给葫芦输送营养,葫芦就只能慢慢变黄、脱落。另外我还不听邻居的劝告,自以为是。都是我的错。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指导,体会人物活动,以生为本,以读促悟。体会不同句子的感情,抓住人物心理。通过对比教学,领悟文章主旨。
活动四: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课文小结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种葫芦,不顾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只盯着葫芦,最后一个葫芦叶没有得到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注意事物之间的关系,不能片面地看问题,否则会适得其反,让事情变坏。 二、课后作业 (1)你想对种葫芦的人说些什么?写一写。 (2)跟家人讲一讲这个故事并交流一下感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