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综合练习 -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3.2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综合练习 -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17 18:2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夯实基础
1.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 B.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C.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 D.部分蛋白质在高尔基体合成
2.古代词人用“绿肥红瘦”来形容海棠的叶片和花, 成为不朽名句。请问此处和“绿”“红” 相关的色素分别位于植物细胞的( )
A.叶绿体和液泡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叶绿体和细胞质 D.细胞核和细胞质
3 .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它通过溶酶体对细胞内折叠错误、 受损的蛋白质、细胞器等进行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酶体合成的水解酶溢出一定会造成细胞结构损伤
B.吞噬细胞吞入的细菌可被溶酶体中的多种酶降解
C.将细胞内的溶酶体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D.自噬溶酶体内的物质被分解后,其产物被细胞重新利用或排出细胞外 4.动物细胞中某消化酶的合成、加工与分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
A.图中所示结构均属于生物膜系统
B.光面内质网是合成该消化酶的场所 C.高尔基体具有加工和转运该酶的作用
D.囊泡与质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5.细胞内的“囊泡”就像“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来回穿梭”,参与物质的运输过程。下 列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囊泡可由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形成
B.囊泡运输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且消耗能量 C.消化酶和抗体的分泌过程都需要囊泡参与 D.囊泡是细胞内生物膜相互联系的唯一途径
能力提升
6 .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游离核糖体最初合成的一段氨基酸序列作为信号序列, 被位于细胞质基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 识别, 并引导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 继 续完成蛋白质的合成,这就是信号肽假说(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核糖体与内质网膜的结合依赖于生物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B .SRP 可以同时结合 DP 和信号序列,从而引导肽链进入内质网腔 C.抗体、神经递质、血红蛋白等物质的合成都有上图中这样的过程
D.若在合成新生肽阶段切除信号序列,则不能合成结构正确的分泌蛋白 7.研究叶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取匀浆或上清液依次离心将不同的结构分开,其过 程和结果如图所示, P1-P4 表示沉淀物, S1~S4 表示上清液。据此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为了不破坏越来越细微的颗粒,离心机转速应当逐渐调低
B .DNA 仅存在于 P1 、P2 和 P3 中
C .P2 、P3 、P4 和 S3 均能合成蛋白质
D . S1 、S1 、S3 和 P4 中均有具膜结构的细胞器
8.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一种原始的需氧细菌和蓝藻类原 核细胞。它们最早被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后未被消化, 而是与宿主细胞进行长期共生并逐 渐演化为重要的细胞器。下列不能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双层膜结构 B.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 DNA 、RNA 和 核糖体
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 ATP D.线粒体能像细菌一样分裂增殖 9.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的是( )
A.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均取决于载体蛋白的种类
B.人体细胞的细胞膜外侧分布有糖蛋白,有利于接收信息
C.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随代谢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利于携带氧
10.下图中野生型是分泌正常的酵母菌, 甲、乙型突变体是部分细胞器膜结构异常、分 泌过程出现障碍的酵母菌, 另有丙型突变体是线粒体缺陷型酵母菌。图中分泌蛋白需经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成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野生型酵母菌的分泌蛋白在游离核糖体中合成
B.甲型突变体的光面内质网因功能障碍积累大量无活性的蛋白质 C.乙型突变体的高尔基体因功能障碍导致其膜面积减小
D.丙型突变体中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仍可进行
终极冲关
11 .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 S 酶会在其中的某些蛋白质上形成 M6P 标志。具有该标志的蛋白质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 M6P 受体识别,经高尔基体膜包裹形 成囊泡,在囊泡逐渐转化为溶酶体的过程中,带有 M6P 标志的蛋白质转化为溶酶体酶; 不能发生此识别过程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往细胞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酶体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是细胞的“消化车间”
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溶酶体酶的合成
C .S 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
D .M6P 受体缺失的细胞中,带有 M6P 标志的蛋白质会聚集在高尔基体内
12.从洋葱根尖细胞中分离出 X 、Y 、Z 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结果如 下表所示。
细胞器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X 61 0 39
Y 57 20 微量
Z 59 41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器 X 的形成与核仁无关
B.细胞器 Y 具有单层膜结构
C.细胞器 Z 可能与蛋白质的分泌有关
D .X 、Y 、Z 均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13.玫瑰鲜花饼的制作原料主要是玫瑰花瓣、面粉、动物油脂、白糖及食盐等。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玫瑰花瓣呈现的紫红色是细胞质基质中花青素的颜色
B.动物油脂中的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红色
C.面粉中含量最丰富的多糖是纤维素,易被人体消化
D.鲜花饼中调节口感的食盐被人体吸收后参与代谢
14.正常细胞中含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伴侣蛋白,它是蛋白质正确折叠所必需的。 当大肠杆菌编码伴侣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时, 细菌会死亡。科学家将伴侣蛋白加入被人 为错误折叠的苹果酸脱氢酶中,此酶被复原,重新恢复活性。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伴侣蛋白仅存在于原核细胞中,真核细胞内无伴侣蛋白
B.大肠杆菌细胞内伴侣蛋白发挥作用的场所可能是内质网 C.因加热导致变性的蛋白质的活性可能被伴侣蛋白恢复
D.细菌伴侣蛋白基因的突变对噬菌体的侵染和增殖无影响
15.在生物体中,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凋亡等生命活动正常进 行的条件之一, 而蛋白分泌是实现某些细胞间信息传递途径的重要环节。多数分泌蛋白 含有信号肽序列, 通过内质网-高尔基体(ER-Golgi) 途径分泌到细胞外, 称为经典分 泌途径;但真核生物中少数分泌蛋白并不依赖 ER-Golgi 途径,称为非经典分泌途径 (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经典分泌和非经典分泌的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非经典分泌途径分泌的蛋白质的肽链中有信号肽序列
C.经典分泌的过程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生物膜的转化
D.非经典分泌途径的存在是对经典分泌途径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
16.如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 5 种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图中 I 、II 、III、 IV 绘出了各自区分其他种生物的标志结构,请据图回答:
(1)I 、II 、III 、IV 的统一性表现在___ ;V 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___构成。
(2)图中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填序号);细胞的“养料的制造车间”是___(填序号), 细胞的“动力车间”是___(填序号)。
(3)①对应的细胞器是由___组成的, III 细胞对应的生物为___生物,判断的依据是___。
(4)活细胞中细胞质都在不断流动着,对于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的意义是___。
17.信号肽假说认为, 有一段信号肽引导核糖体合成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 再继续其合 成过程,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该假说, 若在合成新生肽早期阶段就切除了信号肽, 则游离的核糖体___(填“能” 或“不能”)附着于内质网上。通过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使控制合成信号肽的核苷酸序 列与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核苷酸序列组合在一起, 结果在内质网腔中发现了血红蛋白, 说明信号肽对引导的蛋白质___(填“有”或“没有”)特异性。
(2)进入内质网的多肽,在内质网中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___ 的蛋白质。内质网包 裹蛋白质形成囊泡后,再与___融合,融合过程中生物膜之间发生了信息交流,则信息 分子在囊泡膜的___(填“A”或“B”)侧。 (3)囊泡运输是细胞内重要的运输方式。囊泡输出的蛋白质并不包含信号肽序列, 据图推 测其原因是___ 。 (4)信号肽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 。水解信号肽的酶存在于生物膜上,这说明生物膜系统 的作用是___。
参考答案:
1 .D
【分析】高尔基体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 蛋白质的加工厂, 植物细胞分裂时, 高尔 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合成有关。
【详解】 AB、高尔基体膜的组成成分和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相似,磷脂分子与蛋白质分子多 数是运动的,所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AB 正确;
C 、高尔基体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 C 正确;
D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机器, D 错误。
故选 D。
2 .A
【分析】液泡分布在成熟植物细胞, 为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 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可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 叶绿体分布在植物叶肉细胞, 为双层膜结构, 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是植物细胞 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详解】 “绿肥红瘦”中的“绿”的指海棠的叶子, 与“绿”相关的色素是叶绿素, 分布在叶肉细 胞的叶绿体内;“绿肥红瘦”中的“红”是指海棠花,使海棠花呈现红色的是花青素,花青素分
布在液泡中。 A 正确, BCD 错误。
故选 A。
3 .A
【分析】溶酶体可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细菌。
【详解】 A、水解酶在核糖体上合成,溶酶体破裂,水解酶所处环境的 pH 发生改变,溢出 一般不会造成细胞结构损伤, A 错误;
B 、吞噬细胞吞入的细菌可被溶酶体内的多种水解酶分解, B 正确;
C 、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C 正确;
D 、自噬溶酶体内的物质被分解后,其产物被细胞重新利用或排出细胞外, D 正确。 故选 A。
4 .C
【分析】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 站”。
【详解】 A 、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A 错误;
B 、消化酶属于分泌蛋白,粗面内质网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 B 错误; C 、消化酶属于分泌蛋白,高尔基体的作用是加工和转运该酶, C 正确;
D 、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D 错误。
故选 C。
5 .D
【分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内质网进行粗加 工→ 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 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 高尔基体“出芽”形成 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据此答题。
【详解】A、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 内质网、高尔基体均可形成囊泡,在胞吐、 胞吐过程中细胞膜也可形成囊泡, A 正确;
B 、囊泡运输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且需要消耗能量, B 正确;
C 、消化酶和抗体均属于分泌蛋白,其分泌过程都需要囊泡参与, C 正确; D 、有些生物膜可以直接相连,如内质网膜和核膜, D 错误。
故选 D。
6 .C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游离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内质网进行粗加工→ 内质 网“出芽”形成囊泡→ 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 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 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 A、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依赖于核糖体上合成的信号序列与内质网膜上的受体结 合,即依赖于生物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A 正确;
B、由图可知,信号序列可以被 SRP 识别,同时 DR 又是 SRP 的受体,说明 SRP 可以同时 结合 DP 和信号序列,并最终引导肽链进入内质网腔, B 正确;
C、血红蛋白属于胞内蛋白,不需要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 则不需要经过图中个过程, C 错 误;
D、若在合成新生肽阶段切除信号序列, 则游离核糖体不能附着于内质网上, 分泌蛋白会停 止合成, D 正确。
故选 C。
7 .C
【分析】据图分析分析各个部分中所含有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P1 为细胞核、细胞壁碎片, S1 为细胞器和细胞溶胶; S2 为除叶绿体之外的细胞器和细胞溶胶, P2 为叶绿体; S3 为除叶 绿体、线粒体之外的细胞器和细胞溶胶, P3 为线粒体; S4 为除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之 外的细胞器和细胞溶胶, P4 为核糖体; S1 包括 S2 和 P2 ;S2 包括 S3 和 P3 ;S3 包括 S4 和 P4。
【详解】 A、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度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起始的 离心速度较低, 让较大的颗粒沉降到管底, 小的颗粒仍然悬浮在上清液中, 因此离心机转速 应当逐渐调高, A 错误;
B 、DNA 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即 P1 、S2 、P2 和 P3 中, B 错误;
C、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核糖体, 所以 P2、P3、P4 和 S3 均 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 C 正确;
D 、P4 为核糖体,核糖体没有膜结构, D 错误。
故选 C。
8 .C
【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 1、结构上不同之处:线粒体形状是短棒状,圆球形;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内膜向内折叠 形成嵴,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形状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分布在 植物的叶肉细胞里以及幼嫩茎秆的表皮细胞内;内膜光滑无折叠, 基粒是由类囊体堆叠而成, 基质中含有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2、结构上相同之处:都是双层膜结构,基质中都有酶,都含有少量的 DNA 和 RNA 。 3、功能上不同之处: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 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
4、功能上相同之处:都需要水作为生理功能的原料, 都能产生 ATP ,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详解】 A、好氧细菌和蓝藻类原核细胞被原始的真核细胞吞噬会形成双层膜结构, 而线粒 体和叶绿体均具有双层膜结构,因此这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 A 正确;
B、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 DNA 、RNA 和核糖体,并能够自我复制,这支持内共生起源 学说, B 正确;
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 ATP,因为任何细胞都能产生 ATP ,这支持不内共生起源学说, C 错误;
D 、线粒体能像细菌一样分裂增殖,这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 D 正确。
故选 C。
9 .A
【分析】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其次有少量的糖类, 糖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 形成糖蛋白或者糖脂, 在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间的识别有关, 因此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 外侧。
2.在代谢旺盛的细胞内分布有大量的线粒体, 以保证能量的供应, 同时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内 的核仁体积较大,因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保证了代谢旺盛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
【详解】 A、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取决于载体蛋白的种类, 而细胞膜的流动性取决于组 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均是可以流动的, A 错误;
B、人体细胞的细胞膜外侧分布有糖蛋白, 糖蛋白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因此有利于接 收信息,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B 正确;
C、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随代谢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即线粒体分布在耗能多的部位, 体现了 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C 正确;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从而形成了两面凹形的圆饼状, 体积变 小,可增加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因而利于携带氧,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D 正确。
故选 A。
10 .D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为: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一段多肽 链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多肽链, 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 再 经过加工、折叠, 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 包裹着蛋白质离 开内质网, 到达高尔基体, 与高尔基体膜融合, 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 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 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 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 A、野生型酵母菌的分泌蛋白的合成, 先由游离的核糖体合成一段多肽链后, 该段 多肽链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多肽链, A 错误;
B、甲型突变体合成的蛋白质能进入内质网, 但内质网不能形成囊泡, 导致甲型突变体的粗 面内质网因功能障碍积累大量无活性的蛋白质, B 错误;
C、乙型突变体合成的蛋白质能进入高尔基体, 但高尔基体不能形成囊泡, 说明乙型突变体 的高尔基体因功能障碍而使得由内质网形成的囊泡与高尔基体结合后不再形成新的囊泡, 导 致高尔基体膜面积异常增大, C 错误;
D、丙型突变体是线粒体缺陷型酵母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所需要的 ATP 来自于酵母 菌的无氧呼吸,因此丙型突变体中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仍可进行, D 正确。
故选 D。
11 .D
【分析】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 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 分泌蛋白的合成、加 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 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 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 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详解】 A、溶酶体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 内含有多种水解酶, 可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 胞器,是细胞的“消化车间” ,A 正确;
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进入内质网加工,其中带有 M6P 标志的蛋白质 会转化为溶酶体酶,据此可知,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溶酶体酶的合成, B 正确; C、S 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 某些蛋白质上就不能形成 M6P 标志, 此类蛋白质就不能转化为 溶酶体酶,造成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不能及时清理而在细胞内积累, C 正确;
D 、M6P 受体缺失的细胞中,带有 M6P 标志的蛋白质会经囊泡运往细胞膜, D 错误。 故选 D。
12 .C
【分析】该细胞为洋葱根尖细胞,细胞器 X 中只有蛋白质和核酸,因此确定其为核糖体; 细胞器 Y 中含有微量核酸还有脂质和蛋白质,因此可能是线粒体;细胞器 Z 中只有含蛋白 质和脂质,因此可能为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单层膜细胞器。
【详解】 A、细胞器 X 含有蛋白质和核酸, 不含有脂质, 说明该细胞器不具有膜结构, 应该 是核糖体,其形成与核仁有关, A 错误;
B、细胞器 Y 是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B 错误;
C 、Z 中只有含蛋白质和脂质,因此可能为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单层膜细胞器,内 质网、高尔基体与蛋白质的分泌有关, C 正确;
D、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线粒体、液泡, 而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不到, D 错误。
故选 C。
13 .D
【分析】花青素存在于液泡中,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中。脂肪被可被苏丹Ⅲ 染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面粉中含量丰富的是淀粉。食盐可以参与代谢。
【详解】 A 、玫瑰花瓣呈现的紫红色是液泡中花青素的颜色, A 错误;
B、动物油脂中的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B 错误;
C 、面粉中含量最丰富的多糖是淀粉,而非纤维素,淀粉易被人体消化, C 错误;
D、人体内的代谢也需要无机盐的参与, 鲜花饼中调节口感的食盐被人体吸收后可参与代谢, D 正确。
14 .C
【分析】膜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磷脂, 膜的基本骨架为磷脂双分子层, 内质网加工的蛋白 质通过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时其功能也发生改变。
【详解】 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中都需要对某些肽链进行折叠, 产生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因此都具有伴侣蛋白, A 错误;
B 、大肠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 B 错误;
C、由题干信息可知,伴侣蛋白可将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恢复活性,加热导致的蛋白质变性, 仅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因此,伴侣蛋白可能使其恢复活性, C 正确;
D、伴侣蛋白基因突变可导致伴侣蛋白功能异常, 噬菌体侵染细菌后, 需要合成子代病毒的 蛋白质外壳,需要进行蛋白质的折叠,因此对噬菌体的增殖会产生影响, D 错误。
故选 C。
15 .B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 链, 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 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在到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对 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详解】 A、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经典分泌和非经典分泌的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 合成的, A 正确;
B、根据题意“多数分泌蛋白含有信号肽序列, 通过内质网—高尔基体(ER—Golgi) 途径分 泌到细胞外,称为经典分泌途径,但真核生物中少数分泌蛋白并不依赖 ER—Golgi 途径, 称为非经典分泌途径”,可知非经典分泌途径分泌的蛋白质的肽链中没有信号肽序列,不能 引导蛋白质进入内质网, B 错误;
C、经典分泌的过程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囊泡的形成和融合, 有生物膜的转化, C 正
确;
D、非经典分泌途径的存在, 能够使一些特殊结构的蛋白质易于分泌, 非经典分泌途径的存 在对经典分泌途径是一种必要和有益的补充,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D 正确。
故选 B。
【点睛】
16 .(1) 都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都以 DNA 作为遗传物质 核酸和蛋白质
(2) ②③④⑥ ⑥ ②
(3) 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 低等植物细胞 有中心体和叶绿体, 外侧还 有细胞壁
(4)为细胞内物质运输创造了条件,从而保障了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分析】题图分析: Ⅰ细胞不含细胞壁,但含有中心体,属于动物细胞;
Ⅱ细胞含有细胞壁和叶绿体等结构,属于高等植物细胞;
Ⅲ含有中心体、叶绿体和细胞壁等结构,属于低等植物细胞;
Ⅳ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是蓝藻细胞的一部分,属于原核生物; Ⅴ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图中①为中心体,②为线粒体,③为内质网,④为高尔基体,⑤为细胞核,⑥为叶绿体, ⑦为细胞壁, ⑧为细胞膜, ⑨为拟核 DNA ,⑩为光合片层。
【详解】(1) I 、II 、III 为真核细胞, IV 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 都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都以 DNA 作为遗传物质。 Ⅴ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核 酸和蛋白质组成。
(2) 图中①为中心体, ②为线粒体, ③为内质网, ④为高尔基体, ⑤为细胞核, ⑥为叶 绿体, ⑦为细胞壁, ⑧为细胞膜, ⑨为拟核 DNA,⑩为光合片层。 ②③④⑥是具有膜结 构的细胞器, ⑥叶绿体是细胞的“养料的制造车间” ,②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3) ①为中心体, 是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 Ⅲ含有中心体、叶绿体 和细胞壁等结构,属于低等植物细胞。
(4)活细胞中细胞质都在不断流动着,为细胞内物质运输创造了条件,从而保障了细胞生 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17 .(1) 不能 没有
(2) 空间结构 高尔基体膜 B
(3)信号肽序列在内质网中被切除
(4) 氨基酸 催化
【分析】在起始密码子后, 有一段编码疏水性氨基酸序列的 RNA 区域, 该氨基酸序列就被 称为信号肽序列, 它负责把蛋白质引导到细胞含不同膜结构的亚细胞器内。信号肽在皮肤自 然老化和护理过程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多种结构的信号肽被引入皮肤护理中, 以达到促进 胶原蛋白生成、抗自由基氧化等功能。
【详解】(1)若在合成新生肽早期阶段就切除了信号肽, 则游离的核糖体没有信号肽的牵引, 不能附着于内质网上;通过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使控制合成信号肽的核苷酸序列与控制合 成血红蛋白的核苷酸序列组合在一起, 成功牵引血红蛋白, 说明信号肽对引导的蛋白质没有 特异性。 (2)多肽在内质网中进行加工、折叠,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内质网加工后的多肽,进入 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因此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信号肽引导核糖体合成的肽链进入内质 网腔, 信号肽经由膜中蛋白质形成的孔道到达内质网内腔, 随即被位于腔表面的信号肽酶水 解, 由于它的引导, 新生的多肽就能够通过内质网膜进入腔内, 最终被分泌到胞外, 因此信
息分子在囊泡膜的 B 侧。 (3)由于信号肽序列在内质网中被切除,因此囊泡输出的蛋白质并不包含信号肽序列。 (4)信号肽序列是多肽,被水解后变成氨基酸;酶是生物催化剂,水解信号肽的酶存在于 生物膜上,这说明生物膜系统的作用是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