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课时《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土壤上生长着许多植物,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动物。
2.科学思维
用对比观察的方法,区分生活在土壤中的动植物种类,有序地统计每一种类别动植物的数量。
3.探究实践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土壤表面和土壤中生活的动植物进行细致、全面、有顺序的观察和记录。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交流对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的动植物的发现。
3.态度责任
在观察交流活动中,乐于合作分享,增进对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的动植物的关注和热爱,并懂得保护生它们。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记录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和植物。
难点:能开展细致、全面、有顺序地观察并及时记录发现。
三、评价任务(根据需要设计评价量规)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表现程度 自评 互评 师评
☆☆☆ ☆☆ ☆
活动前 准备 制定活动规则约束自己 能 基本能 不能
记住观察活动要求 能 基本能 不能
了解校园场地布置 能 基本能 不能
观察土壤 遵守活动纪律,按要求观察 能 基本能 不能
交流 研讨 统计动植物数量 能 基本能 不能
描述土壤上的动植物 能 基本能 不能
积极交流研讨 能 基本能 不能
学习收获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一)情境导入 1.爱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故事,听完后,告诉老师,你有什么感受? 重耳和他的随从经过卫国,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他们从五鹿经过,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他们土块。重耳大怒,想要用鞭子打那个人。狐偃劝他说:“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重耳磕头致谢,收下土块,装在车上。 学生听后谈感受,预设:我们要热爱生我养我的土地。 2. 土地是万物之本,生命之源。你知道花、草、树木生长在哪里吗?你知道蚯蚓又生活在哪里吗? 预设:土壤。 3. 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土壤上生活着许多动植物,是动植物的乐园。那么在这片乐园里都有哪些动植物呢 通过讲故事引出土壤主题,通过提问回答聚焦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考查学生是否知道土壤是动植物的乐园。
(二)探究活动 一、评价活动一:观察前的准备 1、组织学生讨论 (1)去室外活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预设: ◆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 ◆不伤害小动物 ◆做好观察记录 ◆不爬树,不折花枝 ◆活动后要洗手 老师还有格外要求,要记住: ◆观察时要有一定顺序。 ①先观察土壤上直接可见的,再观察落叶下的,最后观察土壤里面的; ②观察动植物可以先观察整体再观察局部。 ◆要耐心、仔细地观察土壤中动植物的特点。 ◆要全方位地观察土壤上的动植物,包含土壤上的和土壤里面的。 总之,记住六个字:全面、细致、有序。 (2)观察时,遇到不认识的动物或植物怎么办? 预设: 向同学请教,问老师,画下来。 教师点拨: 如果有不认识的动物或植物,可以记录下它们三个以上的特征并给它们起个名字或者是把它们的样子画下来。 2.活动布置 (1)校园立了10块数字牌,每个数字牌都有一点的范围,各组选择一个,进行观察记录。 (2)活动时间15分钟。 (3)每组准备一把小铲和一个放大镜。(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 二、评价活动二:观察土壤 选择校园里的一块土壤,记录生活在那里的动物和植物。小组记录员记录好活动手册。 三、评价活动三:交流与研讨 1、我们发现了多少种依靠土壤生长和生活的植物和动物? 班级统计表 组别动物数量植物数量1组2组3组总计
2.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是什么样子的,能描述一下吗? 预设: A.动物类: (1)七星瓢虫:身上有七个黑色斑点。 (2)蚂蚁:体形小,有头、胸、腹,六条腿,一对触角。 (3)蚯蚓:身上有很多节,滑滑的,粘粘的。 (4)蚂蚱:绿色或褐色,会跳跃,有翅膀。 (5)鼠妇:椭圆形,稍扁,表面灰色,有光泽,身上有节,有一对触角。 (6)蟋蟀:黄褐色,头是圆的,胸部有些宽,触角细长,会鸣叫。 (7)蝉:三对足,一对翅膀,眼睛凸起。 (8)放屁虫:黑褐色,轻轻摸一下就会释放难闻的气体。 (9)蜘蛛:4对足,腹部圆圆的 ,会吐丝。 (10)蜈蚣: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每节上都有一对足,又叫百足虫,有毒。 B.植物类 (1)三叶草:通常只有3瓣叶子,开白花。 (2)狗尾草:模样形似狗尾巴。 (3)蒲公英:种子是一朵白色的小绒球,用嘴一吹,种子便会随风飞舞到各个地方。 (4)牵牛花:花朵像喇叭,茎攀附在别的植物上。 (5)银杏树:树皮灰色有裂纹,叶子扇形,秋天变成金黄色。 (6)米兰:花很小,只有米粒大。 (7)爬山虎:形态与野葡萄相似,枝上有卷须,卷须尖端有粘性吸盘,遇到物体便吸附在上,形似壁虎。 (8)木槿:花是红色或白色,有单瓣的,也有重瓣的,重瓣的好看。 小结: 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动植物,很多动植物都需要依靠土壤而生存,土壤是动植物的乐园。 活动一:提出纪律要求和观察要求,旨在提高观察质量,约束学生室外行为。 活动二: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土壤表面和土壤中生活的动植物进行细致、全面、有顺序的观察和记录。 活动三:通过交流、研讨,让学生理解土壤是动植物的家园。 活动一:考查学生能否提出约束自己行为要求,能否记住观察要求,能否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活动二:关注学生能否全面、细致、有序观察,能否有良好的观察习惯。 活动三:关注学生实地观察结果统计,对优秀的小组及时鼓励表扬。
(三)拓展活动 怎么制作观察盒? 观看视频,课后制作观察,与同学分享观察结果。 指导学生制作方法,便于课后更好地完成实验观察 注重观察学生是否掌握观察盒制作方法。
(四)知识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提升 鼓励学生多谈收获,及时给予表扬。
五、成果集成
知道土壤上生长许多植物和生活着许多动物,土壤是动植物的成长乐园。
六、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1.填空题
下列动物生活在土壤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1)植物都离不开土壤。( )
(2)观察土壤上的动物时,不能伤害它们。( )
(3)观察植物的时候可以把植物拔出来进行观察。( )
3.选择题
(1)土壤中有一种小动物,它的身体细长、柔软,可以为土壤松土,它是( )
(2)能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是( )
【综合实践类作业】
用防水胶、木条、有机玻璃做一个扁的透明观察盒,往观察盒里倒满土并注意保持
土的湿润。把四五条大蚯蚓放到土上,再铺层嫩草和树叶,观察蚯蚓的活动。
参考答案:
1. ②③⑥ 2.(1) (2)√ (3) 3.(1)C (2)C
七、板书设计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组别动物数量植物数量1组2组3组总计
八、教学反思
在第1课,学生已经对我们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本节课的学习将会聚焦于学生身边的熟悉而陌生的土壤中的 “生态乐园”。说熟悉是因为土壤太常见了,说陌生是因为学生可能从未细致地去观察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植物并统计数量。 本节课涉及室外活动,学生很容易不听指挥,以玩为主,而不是以观察为主。所以教师必须在活动前提出具体观察要求,充分利用活动手册认真记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7) 单元(或主题)名称 我们的地球家园
单元主题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蓝色的星球——地球。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它在宇宙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你知道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吗? 我们能利用太阳位置的变化辨别方向吗? 你听说过月相吗?月相是怎么回事? 地球上天气和四季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地球上的“居民”? 人类与地球如何和谐相处?…… 让我们一起踏上“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学习之旅吧。
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1)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2)宇宙中的地球 (3)地球系统 (4)人类活动与环境 二、学习内容: 3.1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上下、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 9.2观察并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初步学会根据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9.3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的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9.4知道每天观察到的月亮形状是变化的。 10.1①知道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②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10.3知道土壤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生存场所。 11.3举例说出人类的生活与自然环境有关,知道地球是人类与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三、学业要求: 1.能使用方位名词说出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 2.能描述太阳的位置变化和月亮的形状变化,能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并描述太阳东升西落、月亮形状变化和季节变化等自然现象,能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4.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观察或利用图片资料,知道一个月内月亮形状的变化情况,初步具备分享和交流的能力。 5.能在好奇心驱使下,了解季节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愿意参与观察和分享活动,认识自然现象的变化。 6.能说出常见的天气现象,知道天气变化的影响;认识到土壤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生存场所。 7.能在教师指导下,识别不同天气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8.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口述、画图等方式,交流对天气和土壤的观察结果。 9.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天气变化和土壤中的动植物表现出探究兴趣,乐于表达和分享。 10.认识地球是人类与动植物共同的家园,知道有的材料可以被回收利用。 11.能在教师指导下,用语言或画图的方式,表达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2.能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具备收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 “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 “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本单元共有7课,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具体从地球家园的土壤上的动植物、地球周围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地球家园上的天气以及四季变化三方面展开)→讨论升华(第7课)。具体来说,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单元目标 1.科学观念: (1)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2)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3)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4)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5)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6)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7)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8)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9)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2.科学思维: 运用观察、比较、、体验、记录、描述、讨论、交流与分享等方法,引导学生直接接触大自然。 3.探究实践: (1)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2)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初步描述信息。 (3)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4.态度责任: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物质的外在特征,以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单元结构化活动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 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 3.对《我们的地球家园》的测试性评价 围绕单元和主题目标 1.分层设置单元测试 2.制定保护地球计划
单元课时课型规划 课时课型课时内容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分配)课时学习任务(或问题) (一般1-2个)达成评价1研讨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①地球家园 中有空气、土 壤、岩石、 水、动物、 植物、人等; ②阳光、空气、、水、植物、动物等非生物和 生物资源对 地球家园缺一不可。我们的地球家园中都有什么?知道地球家园中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二者缺一不可。1观察课土壤——动植物的乐园土壤上生长着许多植物'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动物。土壤上生活着哪些动植物?知道土壤是“生态乐园”。1观察课太阳的位置和方向①了解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的影响。 ②了解太阳位置与方向关系我们能根据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吗?面对太阳升起的方向时,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 是南。1观察课观察月相了解月相变化规律我们看到的月相是什么样子的?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有时月相亮面逐渐变大,有时逐渐变小。1研讨课各种各样的天气①了解天气类型,知道如何去辨别天气。 ②了解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天气有哪些变化?知道天气现象有阴、晴、雨、雪、风等。 知道降水、光照)、风等天气要素会影响农业灌溉、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在内的人们的生产生活。1研讨课不同的季节了解四季特点以及对动植物和人的影响不同的季节,我们的家园发生哪些变化?①知道一年中季节变化的典型现象各不相同。 ②季节变化对植物生长、动物迁徙和人类衣着会产生影响。1研讨课做大自然的孩子了解人类的衣食住行与动植物的关系找一找动植物与我们的关系知道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动植物提供的资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