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一、一条线索
线索是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能把文中的多个材料连缀成一个有机体,如同文章的纲,握住了这条纲就便于理顺文章的主题。
文章的线索可以是人物线索、时间线索、地点线索、事件线索、物件线索、感情线索。复杂的记叙文常有明暗两条线索。(参考文章:
老山界、羚羊木雕、背影、荔枝蜜、最后一课、台阶、散步、我的叔叔于勒等)
如何找线索?
把握住文章的体裁和内容;
注意文章的标题;
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或事物;
从结构层次入手,理清文章脉络,找出安排结构的线索;
二、两种描写方法
按描写内容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背影、孔乙己、故乡)
环境描写: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孔乙己、故乡、在烈日和暴雨下)
按描写方法分为: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对人对事对物直接进行描绘;(爱莲说)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不直接描绘,而是从另一个角度间接描绘人事物。(芦花荡、口技)
三、三种记叙顺序
顺叙:按时间顺序来记叙事情;
倒叙:把事情的结果放在开头写,再按 时间顺序来写;(背影)
插叙:先按时间顺序写,在中间为了文章的需要插入一段另一个时间发生的事情;(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补叙:在文章结尾进行补充说明。)
三、三种人称
三种人称:
第一人称:“我”,作用是更真实生动,更具体形象;
第二人称:“你”,作用是更亲近,更容易表达思想感情;
第三人称:“他”,作用是更理智清晰,不受限制,可以加以议论。
四、四大体裁
四大体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散文: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是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为写作手段,从细处落笔,以小见大,具有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的特点。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课)
戏剧:是指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有尖锐的矛盾冲突,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的一种舞台艺术。
按表现形式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戏曲;(白毛女)
按内容性质分为悲剧、喜剧、正剧(处在悲剧和喜剧之间);
按题材涉及的方面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儿童剧;
按篇幅分为多幕剧、独幕剧。
新闻(也叫消息)
结构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特点:内容真实准确,篇幅短小,语言精炼,报道及时,以记叙为主,可恰当穿插议论。
五、五种表达方式
1、记叙:
记叙的作用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
概括叙述(略写)
详细叙述(详写)
详略要得当
2、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个人情感。(阿长与《山海经》)
间接抒情:把感情寄托于人事物中,或在叙述、描写中渗透感情,含蓄委婉。
抒情的作用是可以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3、议论:
先叙后议: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画龙点睛的作用。
先议后叙:使读者很快进入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对下文的密切注意。
议论的作用是可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起到统令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4、描写:
景物描写作用:
渲染气氛,交代背景;
衬托人物心情;
表现人物性格;
推动情节发展。
描写的作用是使人、事、景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
5、说明:是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用等特征和事理做客观、科学的解释。
六、记叙文六要素
记叙文六要素是:
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七、七种写作手法
1、 对比:用其他事物与所要表达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特征。(分为正比和反比)
2、 衬托:用一些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的手法,可以用人物或景物来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3、 象征:也叫托物言志,把所要表达的意义或精神品质寄托在所描写、所称赞的事物上。
4、 伏笔:为后文发生的内容作下埋伏。
5、照应:前后出现类似内容的句子,互相呼应,强调主题。
6、悬念:能引起读者急切期待心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一种艺术手法,使文章引人入胜。
7、过渡:使前后连贯的句子或段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八、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拟:(拟人和拟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以事代情。
3、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衔接紧凑,信息密集。
4、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表意凝练,抒情酣畅;用于诗词,有音乐美。
5、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6、反问:加强语气,表意无疑,无可辩驳。
7、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8、反复:加强语气,强调内容。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1、概括内容与情节:
主人公在……状况下做……
2、概括中心:
中心是指作品表达的基本思想或说明的主要问题,它表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和态度。
(1)写人记叙文可抓住人物性格来分析中心思想;
(2)叙事记叙文可抓住事件的性质、意义;
(3)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可抓住作者的情感和作者对人和事物的态度;
(4)也可根据题目、开头、结尾以及文中的抒情、议论句来分析中心思想。
3、划分结构层次:
(1)分析各段的联系、区别,把联系紧密、意思接近的段(句子)划在一起;
(2)注意过渡段、过渡句、过渡词语;
(3)根据文体:
按时间先后的变化;
按事件发生、发展的地点变化;
按人物成长的不同阶段或人物思想性格的不同方面;
按作者思想认识和感情变化的顺序;
按对景物描写的角度。
4、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应该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等方面。
抓住材料。典型人物的刻画必须通过典型事件的叙述来实现,而这些典型事件的材料,是围绕人物的精神品质来选择的。
把握评议。在文章中,作者或多或少会对人物有所评议,或直接评议,或借作品中其他人物之口进行评议,往往以议论、抒情的语句出现,对分析人物形象很有帮助。
5、开放性试题
1、审题清楚,找出题目要求你回答哪些方面的关键词句,如要求“结合自己的感受”,“抓住某一段的议论”等。
2、联系全文和自己的经历感受来写,最好先写文章的主题,再写个人的感受,至少写四五句话;
3、结尾围绕中心来一句议论或抒情;
4、有的开放性试题要求你发挥联想和想象,补充文章内容,那要求结合文章的主题和上下文来写;
5、有的开放性试题要求你用课外的知识(如诗句、警句或哲理等)来写,那就要求你多积累课外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