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3·呼和浩特)【读书的号召】
习近平爷爷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中发出号召____(zhāo zhào):希望广大青少年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当你①gū dú ____时,书是忠实的伴侣,②chè dǐ ____驱散你的③jì mò ____;当你④yōu shāng ____时,书是贴心的知己,给你温暖的⑤fǔ wèi ____;当你茫然时,书是精神的导师,为你⑥bō yún jiàn rì ____。
同学们,开始读书吧!“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把读书当(dàng dāng)____作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____,一字值千金。”请你们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____(积累 积蓄)蓬勃力量,____(修筑 筑梦)美好未来。
(1)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①~⑥。
(3)根据语境,选出恰当的词语。
(4)补写文中空缺的诗句。
2.(2023·呼和浩特)同学们准备开展班级读书会,下列句子作为读书会宣传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D.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3.下列句子标点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 )
A.从《读书》到《读屏》,阅读习惯的改变,换个角度看也是阅读方式的丰富。
B.读书,明智、力行,才能读出如磐的理想信念,不畏浮云遮望眼;读出昂扬的苦干精神,古来贤俊多坎坷:读出创新的品格,勇立潮头敢为先。
C.开卷有益,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启迪智慧……每一条意义都耳熟能详,所以我们要将阅读进行到底。
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阅读积累很重要,大家要多读书啊!”
4.(2023·呼和浩特)阅读中国古典名著,把握人物形象,是重要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分享。
(1)方法一:对名著人物作出评价。
“中国古典名著”单元中,诸葛亮、孙悟空、武松、贾宝玉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你最喜欢的名著人物是 ,你对他的评价是 。(至少写两点)
(2)方法二: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看人物的性格。
三人来到隆中,离诸葛亮的草房还有半里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童子又出来了。童子说:“先生正在午睡。”刘备吩咐关、张两人在外等候,自己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的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外站了很久,不见动静,张飞进屋见刘备仍然毕恭毕敬地站在那儿,便十分气愤地说:“这先生也太傲慢了,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再三劝说,才把张飞劝住。刘备仍叫他俩在屋外等候。
选自《三顾茅庐(节选)》
请选择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在答题卡选择题相应位置作答,可多选)
A.循规蹈矩 B.操之过急 C.礼贤下士 D.优柔寡断 E.老成持重 F.求贤若渴
刘备
张飞
关羽
(3)方法三:体会主人公的多面性。
在《三国演义》一书中,周瑜忠义、英勇善战、才华横溢、聪慧过人,但从《草船借箭》一文中对周瑜的描写“……现在军中缺箭,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周瑜的性格特点另外一面是 。
5.(2023·呼和浩特)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写书名,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在____这本著作里,你会看到一个人如何在绝境中变成自己的国王,一座岛如何从荒芜之地变成微型的文明社会;____讲述了一个顽皮男孩具有传奇色彩的成长经历;在____这本儿童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如“鹤之舞表演大会”“大海中的白银”;____也是如此,小说主人公掉进兔子洞后,一段如梦如幻的旅程在我们眼前展开。
①《骑鹅旅行记》
②《爱丽丝漫游奇境》
③《鲁滨逊漂流记》
④《汤姆 索亚历险记》
A.④①③②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6.(2023·呼和浩特)下面关于世界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是英国的刘易斯 卡罗尔,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
B.《鲁滨逊漂流记》记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最终“回到英国”的故事。
C.《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 吐温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
D.《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 拉格洛芙创作的童话,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采用“变形”这一艺术手段,使作品充满了奇幻色彩,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7.(2023·呼和浩特)为了得到家长对古诗词诵读活动的支持,蓝天小学六(1)班向家长发出倡议。这份倡议书有4处错误(格式1处,错别字1处,画线部分有语病2处)请你用修改符号在答题卡原文上进行修改。
亲子共读古诗词倡议书
尊敬的家长: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向家长发出以下倡议:
⑴请您支持我们背诵古诗词,多背古诗词,可以帮助我们积累语言和想象,启迪智慧。
⑵请您和我们一起背诵古诗词,要么能让您感受古诗词的魅力,还可以使您享受亲子共读的快乐。
⑶请您多关注学校“诗词大会”动态,可以提提健议,也可以到现场参与“诗词亲子秀”活动。
2023年6月12日
8.(2023·呼和浩特)古人以物为偶像,做咏物诗以明志。请你将诗句补充完整,并照范例填空。
(1)随风潜入夜, 。唐代杜甫赋予(春雨)默默奉献的品格(志向)。
(2)荷尽已无擎雨盖, 。宋代苏轼赋予(菊花) 的品格(志向)。
(3)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代于谦赋予 的品格(志向)。
(4)学习古诗词能铸造人的品格,陶冶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得到升华。当我们在学习或生活中遭遇困境,我们可以常常吟诵:墙角数枝梅, ;当我们在学习或生活中没有过错却遭遇他人的不信任、指责,倍感压力和挫折的时候,我们可以常常吟诵: ,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阅读
(2023·呼和浩特)阅读文言文,完成题。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宋]朱熹
9.“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C.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10.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则节节有疑 节节:接连不断
B.以至融会贯通 至:达到
C.方始是学 方:方才
11.读书想有长进必须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第二阶段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
12.谈谈你阅读文段后学到的读书态度或方法。
(2023·呼和浩特)阅读文段,完成题。
童年读书(节选)
莫言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但是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
②我会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来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利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有一次,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我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跑出家门,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④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的,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儿。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
⑤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我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好大,眼睛肿成了一条缝。
⑥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如醉如痴,二哥悄悄地摸进来,一把将书抢走,说:“这书有毒,我先帮你看看!”他把书揣进怀里跑了。我好恼怒!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过他,害得我只能在牛棚里跳着脚骂他。
(选文有改)
13.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如醉如痴:
忐忑不安:
14.第③自然段中“从草珠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对“晕头涨脑”一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因长时间专注看书而疲惫。
B.“我”被蚂蚁、蚊虫叮咬而出现身体不适。
C.“我”被马蜂蜇,头肿得厉害。
D.表现了“我”童年时对读书的迷恋。
15.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中“我”童年迷恋读书的经历。
为读《封神演义》 →为读《 》,被蚊虫叮咬,并且忘记割草喂羊→为读《 》, →为读《 》, 。
16.读第③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我”感到幸福的原因是什么?(请写出两点)
17.作者把自己对书的迷恋描写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请以第④自然段画“ ”的句子为例,作简要赏析。
18.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自己阅读一本书的经历。(不少于50字)
三、写作题
19.(2023·呼和浩特)表达 交流
题目:温暖
同学们,不久以后,你们就要告别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回想这六年的小学生活,你一定经历过让你感到温暖的事,请以“温暖”为题,用笔记录下那段经历或那个瞬间。
要求:⑴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⑵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写出真情实感;⑶书写规范、整洁,不少于4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zhào;dàng
(2)孤独;彻底;忧伤;拨云见日
(3)积蓄;筑梦
(4)为有源头活水来;书到用时方恨少
【知识点】议论文阅读
【解析】【分析】(1)考查多音字。“号召”的读音为:hào zhào。意思是:向所有人发出通知,让大家响应所发出的告示。故“召”读:zhào。“当作”的“当”读音为:dàng,意思是:认为;看成;当成。
(2)考查看拼音写词语。学汉字之前,是先学拼音,看拼音写词语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认知拼音的含义,从而写出正确的汉字。①~⑥的词语依次为:孤独、彻底、寂寞、忧伤、抚慰、拨云见日。
(3)考查选字词填空。先理解词语意思,根据语境进行选词填空。积累:(事物)为了将来发展的需要,逐渐聚集起有用的东西,使之慢慢增长,完善。积蓄:意思为积攒聚存。解释①积攒聚存。②积存的财物。③累积储存。④所储存的财物。结合句子语境,可填入词语:积蓄。修筑:意思是修缮建筑;修建。筑梦:构筑梦想。根据语意语境,可填入词语:筑梦。
(4)考查古诗文默写。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该句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就像水源头一样。“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是一幅劝勉联。书:知识。到:等到。用:需要,有所用。时:时候。方:才。恨:悔恨,后悔。意思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艰难。“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出《增广贤文》,意思是读书一定要用心,因为书里的一个字价值千金。
故答案为:(1)zhào dàng;(2)①孤独;②彻底;③寂寞;④忧伤;⑤抚慰;⑥拨云见日;(3)积蓄;筑梦;(4)为有源头活水;来书到用时方恨少。
【点评】(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字形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2)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
(3)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2.【答案】B
【知识点】惯用语、俗语
【解析】【分析】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是∶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B.“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一个人因为做到了成功的阅读,而在写作上达到了一种非同寻常的高明的境界。
C.“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意思是∶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恪守信用。
D.“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意思是能够辛勤地为国家效力,能够节俭持家。
根据以上句子的意思,如果同学们准备开展班级读书会,作为读书会宣传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B。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宣传标语。宣传标语一般语言简洁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情达意准确,能达到宣传鼓动目的。
3.【答案】C
【知识点】标点符号
【解析】【分析】A.有误,把 《读书》《读屏》的书名号改双引号,即“读书”“读屏”。
B: 有误,把 “读书,明智”之间的逗号改顿号, 即“读书、明智”。
C:正确
D: 有误,提示语在句中时其后要用逗号,即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阅读积累很重要,大家要多读书啊!”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
4.【答案】(1)孙悟空;我认为他是一个有趣、机智、有担当的角色。首先,孙悟空的反应非常迅速,他总是能够快速地解决问题。另外,他也非常有冒险精神,不怕困难,敢于挑战强者
(2)ACF;B;E
(3)阴险狡猾
【知识点】《三国演义》;其他中国名著
【解析】【分析】(1)诸葛亮、孙悟空、武松、贾宝玉分别选自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是每部名著中的代表人物,在了解人物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2)从"离诸葛亮的草房还有半里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吩咐关、张两人在外等候,自己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的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可以看出刘备循规蹈矩、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特点。从“这先生也太傲慢了,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可知,这是张飞说的话,从中可以看出他操之过急的性格特点。从“关羽再三劝说,才把张飞劝住"可以看出关羽老成持重的特点。
(3)从周瑜设计让诸葛亮负责赶造十万支,并当面立下军令状,可以看出,周瑜的性格特点另外一面是阴险狡诈。
故答案为:(1)孙悟空/我认为他是一个有趣、机智、有担当的角色。首先,孙悟空的反应非常迅速,他总是能够快速地解决问题。另外,他也非常有冒险精神,不怕困难,敢于挑战强者;(2)ACF;B;E(3)阴险狡猾。
【点评】本题考查了经典名著、形象分析,开放探究。完成此题比较简单,在了解读物内容的基础上完成即可。经典名著阅读是一个知识体验的过程,关键在于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5.【答案】B
【知识点】《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
【解析】【分析】结合阅读积累可知,一个人如何在绝境中变成自己的国王,一座岛如何从荒芜之地变成微型的文明社会形容的是鲁滨逊,是出自《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人物;一个顽皮男孩具有传奇色彩的成长经历形容的是尼尔斯,是出自《骑鹅旅行记》中的人物;“鹤之舞表演大会"大海中的白银"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场景;小说主人公掉进兔子洞后,一段如梦如幻的旅程是《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场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经典名著,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平时的阅读,在了解读物内容的基础上即可完成。经典名著阅读是一个知识体验的过程,关键在于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6.【答案】A
【知识点】《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
【解析】【分析】B、C、D说法正确。
A.说法有误。《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是英国的刘易斯·卡罗尔,但不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骑鹅旅行记》是世界上唯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7.【答案】亲子共读古诗词倡议书 尊敬的家长: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向家长发出以下倡议:
⑴请您支持我们背诵古诗词,多背古诗词,可以帮助我们积累语言,启迪智慧。
⑵请您和我们一起背诵古诗词,不仅能让您感受古诗词的魅力,还可以使您享受亲子共读的快乐。
⑶请您多关注学校“诗词大会”动态,可以提提建议,也可以到现场参与“诗词亲子秀”活动。
2023年6月12日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第一处:“积累语言和想象”搭配不当,应该为“积累语言,发展想象”。第二处:“要么....….还可以......”用词不当,应将“要么”改为“不仅”。第三处:“健议”是错别字,应改为"建议”。第四处:“2023年6月12日”应该居右。
【点评】做好本题要明确病句的原因,并学会从不同角度辨析修改,此外还要做练习加以巩固。
8.【答案】(1)润物细无声
(2)菊残犹有傲霜枝;傲然挺立
(3)粉骨碎身浑不怕;石灰石
(4)凌寒独自开;千磨万击还坚劲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文章主旨理解
【解析】【分析】(1)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结合题干中的“随风潜入夜”,可知填写的诗句是“润物细无声”。
(2)出自苏轼的《赠刘景文》。结合题干中的“荷尽已无擎雨盖”,可知填写的诗句是“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代苏轼赋予(菊花) 傲然挺立的品格(志向)。
(3)出自于谦的《石灰吟》。结合题干中的“要留清白在人间”,可知填写的诗句是“粉骨碎身浑不怕”。 明代于谦赋予石灰石高洁清白的品格(志向)。
(4)出自王安石的《梅花》结合题干中的“墙角数枝梅”,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凌寒独自开”。
出自郑燮的《竹石》。结合题干中的“任尔东西南北风”,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千磨万击还坚劲”。
故答案为:(1)润物细无声;(2)菊残犹有傲霜枝;傲然挺立;(3)粉骨碎身浑不怕;石灰石高洁清白;(4)凌寒独自开;千磨万击还坚劲。
【点评】多背古诗词,可以帮助我们积累语言,发展想象,启迪智慧。不仅能让您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这些常考的错误类型及古诗文名句,才能在作答时游刃有余。
【答案】9.B
10.A
11.熟读;精思
12.学贵有疑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此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参考译文:
刚开始读书时,没有疑问;读着读着,渐渐产生疑问,读到一半时,每个小节都会产生疑问。再往下读的时候,疑问就会。慢慢地解开,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到这时,所有的疑问都被解开,才能称得上是学习。读书的人,老师要教导应该心存疑惑,有了疑惑,就应该把疑惑解开,这才是学习的进步。
9.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句意为:开始读书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能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故断句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故选B。
故答案为:B
10.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A项,中则节节有疑:读到—半的时候,每个小节都会产生疑问。节节:每个小节。不正确;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11.考查信息的提取。结合“大抵观书先须熟读"“继以精思"可知,读书想有长进须经两个阶段,第—阶段是“熟读”,第二阶段是“精思”。
故答案为:熟读、精思
12.拓展延伸。根据“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知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学贵有疑。
故答案为:学贵有疑
【答案】13.形容入迷于某种事物而失去自制的神态。;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14.C
15.给同学家拉磨;青春之歌;破晓记;被马蜂蜇到脸;三家巷;钻到牛棚里
16.“我”读完了一大本厚的《青春之歌》;“我”耽误了喂羊却得到了母亲的宽容。
17.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童年渴望看书的状态。
18.我想到了自己阅读时被书中的内容迷住的情景。我在看《西游记》时,跟着孙悟空上天入地,一起打妖怪,那情节太精彩了,妈妈叫我吃饭我都没听到。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1)、(2)理解词语的意思时,我们要先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这个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5)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6)考查了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完成。
13.考查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结合文章语句“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如醉如痴”可知,“如醉如痴”:形容入迷于某种事物而失去自制的神态。结合文章语句“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可知,“忐忑不安”: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故答案为:形容入迷于某种事物而失去自制的神态。/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1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晕头涨脑”说明“我”看书时间很长,因长时间专注看书而疲惫,同时表现了“我”童年时对读书的迷恋。“我”被马蜂蜇,头肿得厉害是第⑥段看《破晓记》时付出的代价。故选C。
故答案为:C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一空由句子‘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可概括得出答案。第二空由文章第③段可得出答案。第三、四空由句子‘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可概括得出答案。第五、六空由句子“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秸草的牛棚里”可概括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给同学家拉磨/青春之歌/破晓记/被马蜂蜇到脸/三家巷/钻到牛棚里
16.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我飞快地窜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这是看完了《青春之歌》后,母亲没骂“我"也没打“我""后“我”的感受。"我"感到幸福的原因是“我"读完了一大本厚的《青春之歌》;“我"耽误了喂羊却得到了母亲的宽容。
故答案为:“我”读完了一大本厚的《青春之歌》;“我”耽误了喂羊却得到了母亲的宽容。
17.考查了赏析句子。从“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的,像—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可知,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分别把“我""比作"被磁铁吸引的铁屑"和“—只喝水的鹅”,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童年渴望看书的状态。
故答案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童年渴望看书的状态。
18.考查发散思维。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自己阅读—本书的经历即可,例:我想到了自己阅读时被书中的内容迷住的情景。我在看《西游记》时,跟着孙悟空上天入地,一起打妖怪,那情节太精彩了,妈妈叫我吃饭我都没听到。
故答案为:我想到了自己阅读时被书中的内容迷住的情景。我在看《西游记》时,跟着孙悟空上天入地,一起打妖怪,那情节太精彩了,妈妈叫我吃饭我都没听到。
19.【答案】温暖
我最温暖的时刻,不是来自妈妈的呵护,也不是来自爸爸的关心,而是来自我的小学班主任对我的关爱。
他是一个语文老师。他很高,高得让我必须对他仰视着说话;他很瘦,瘦得像衣橱里的衣模儿。他很特别,高高的鼻梁上挂着一副金丝细框眼镜,黑色的短发带着几分凌乱,但在我儿时的眼里看起来却是那么精神,那么博学多才。可有时我又觉得他很讨厌,他每天总会找到很多理由来管我们,不准这,不准那的,那么啰嗦。
他经常穿着白色衬衫,黑色长裤,黑色皮鞋。使人看起来很严肃,很帅气。
在我的记忆中,他作风严谨,工作认真,但在生活中他是温柔的,体贴的。记得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正午,教室外电闪雷鸣,时不时发出几声撼天动地的巨响,每个同学的心里都充满了恐惧,老师迅速地联系了各位同学的家长来学校接孩子。我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因为父母在外地打工,我一个人不知道怎么回去?我望着伙伴们的背影一个接一个地离去,最后只剩下我了,我无计可施,很害怕。不料,老师向我走了过来,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是不是叫我独自离去,还是会把我送回去?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只听他轻轻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吧。”我心中顿时像拨开了乌云见到了太阳,甭说有多感动了。
他和我淋着雨,一起跑到了学校的大门口,叫我在那个地方等他,他去骑车。不一会,当我正准备离去时,猛然看到雨幕里一束灯光射过来,是赵老师。我有说不出的激动。我高兴得像小猴子似的跳上了他的车,钻进了它的雨衣里,但还是避免不了被雨点击打,我紧紧地抱着老师,依在他的背上,不禁热泪盈眶,只是没吱出声来,因为,这一刻我真正地感受到了温暖。
我不是雕刻家,雕刻不出他的言行举止;我不是绘画家,描绘不出他那张严肃而又善良的面容;我也不是音乐家,唱不出他那善解人意的热血柔情。我只能用平平凡凡的文字来书写那时那地那份爱,以及那一温暖的时刻。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为话题作文,要求以“温暖“为题,写一篇习作。在生活中,很多人,很多事会让我们感到温暖:亲人的疼爱、老师的关爱,同学们的关心,甚至一个眼神,一个陌生人的问候...选择你印象深刻的让你感到温暖的人或事去写。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直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中间为重点,具体叙述让我感到温暖的时刻。注意详略要得当,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特点进行描写,注意写出内心的感受。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小作者围绕”温暖”这一中心选择了“我”的班主任赵老师冒雨送我回家的情景,体现了师生情谊,使“我”感到无比温暖。最后写“我”的感受:难忘那一温暖时刻。文章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开始写老师严,并简单写其冷酷的外貌。随后,写老师的温暖,形成反差,显得格外突出其善良本性,使“我”感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3·呼和浩特)【读书的号召】
习近平爷爷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中发出号召____(zhāo zhào):希望广大青少年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当你①gū dú ____时,书是忠实的伴侣,②chè dǐ ____驱散你的③jì mò ____;当你④yōu shāng ____时,书是贴心的知己,给你温暖的⑤fǔ wèi ____;当你茫然时,书是精神的导师,为你⑥bō yún jiàn rì ____。
同学们,开始读书吧!“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把读书当(dàng dāng)____作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____,一字值千金。”请你们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____(积累 积蓄)蓬勃力量,____(修筑 筑梦)美好未来。
(1)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①~⑥。
(3)根据语境,选出恰当的词语。
(4)补写文中空缺的诗句。
【答案】(1)zhào;dàng
(2)孤独;彻底;忧伤;拨云见日
(3)积蓄;筑梦
(4)为有源头活水来;书到用时方恨少
【知识点】议论文阅读
【解析】【分析】(1)考查多音字。“号召”的读音为:hào zhào。意思是:向所有人发出通知,让大家响应所发出的告示。故“召”读:zhào。“当作”的“当”读音为:dàng,意思是:认为;看成;当成。
(2)考查看拼音写词语。学汉字之前,是先学拼音,看拼音写词语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认知拼音的含义,从而写出正确的汉字。①~⑥的词语依次为:孤独、彻底、寂寞、忧伤、抚慰、拨云见日。
(3)考查选字词填空。先理解词语意思,根据语境进行选词填空。积累:(事物)为了将来发展的需要,逐渐聚集起有用的东西,使之慢慢增长,完善。积蓄:意思为积攒聚存。解释①积攒聚存。②积存的财物。③累积储存。④所储存的财物。结合句子语境,可填入词语:积蓄。修筑:意思是修缮建筑;修建。筑梦:构筑梦想。根据语意语境,可填入词语:筑梦。
(4)考查古诗文默写。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该句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就像水源头一样。“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是一幅劝勉联。书:知识。到:等到。用:需要,有所用。时:时候。方:才。恨:悔恨,后悔。意思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艰难。“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出《增广贤文》,意思是读书一定要用心,因为书里的一个字价值千金。
故答案为:(1)zhào dàng;(2)①孤独;②彻底;③寂寞;④忧伤;⑤抚慰;⑥拨云见日;(3)积蓄;筑梦;(4)为有源头活水;来书到用时方恨少。
【点评】(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字形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2)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
(3)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2.(2023·呼和浩特)同学们准备开展班级读书会,下列句子作为读书会宣传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D.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答案】B
【知识点】惯用语、俗语
【解析】【分析】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是∶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B.“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一个人因为做到了成功的阅读,而在写作上达到了一种非同寻常的高明的境界。
C.“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意思是∶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恪守信用。
D.“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意思是能够辛勤地为国家效力,能够节俭持家。
根据以上句子的意思,如果同学们准备开展班级读书会,作为读书会宣传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B。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宣传标语。宣传标语一般语言简洁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情达意准确,能达到宣传鼓动目的。
3.下列句子标点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 )
A.从《读书》到《读屏》,阅读习惯的改变,换个角度看也是阅读方式的丰富。
B.读书,明智、力行,才能读出如磐的理想信念,不畏浮云遮望眼;读出昂扬的苦干精神,古来贤俊多坎坷:读出创新的品格,勇立潮头敢为先。
C.开卷有益,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启迪智慧……每一条意义都耳熟能详,所以我们要将阅读进行到底。
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阅读积累很重要,大家要多读书啊!”
【答案】C
【知识点】标点符号
【解析】【分析】A.有误,把 《读书》《读屏》的书名号改双引号,即“读书”“读屏”。
B: 有误,把 “读书,明智”之间的逗号改顿号, 即“读书、明智”。
C:正确
D: 有误,提示语在句中时其后要用逗号,即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阅读积累很重要,大家要多读书啊!”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
4.(2023·呼和浩特)阅读中国古典名著,把握人物形象,是重要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分享。
(1)方法一:对名著人物作出评价。
“中国古典名著”单元中,诸葛亮、孙悟空、武松、贾宝玉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你最喜欢的名著人物是 ,你对他的评价是 。(至少写两点)
(2)方法二: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看人物的性格。
三人来到隆中,离诸葛亮的草房还有半里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童子又出来了。童子说:“先生正在午睡。”刘备吩咐关、张两人在外等候,自己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的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外站了很久,不见动静,张飞进屋见刘备仍然毕恭毕敬地站在那儿,便十分气愤地说:“这先生也太傲慢了,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再三劝说,才把张飞劝住。刘备仍叫他俩在屋外等候。
选自《三顾茅庐(节选)》
请选择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在答题卡选择题相应位置作答,可多选)
A.循规蹈矩 B.操之过急 C.礼贤下士 D.优柔寡断 E.老成持重 F.求贤若渴
刘备
张飞
关羽
(3)方法三:体会主人公的多面性。
在《三国演义》一书中,周瑜忠义、英勇善战、才华横溢、聪慧过人,但从《草船借箭》一文中对周瑜的描写“……现在军中缺箭,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周瑜的性格特点另外一面是 。
【答案】(1)孙悟空;我认为他是一个有趣、机智、有担当的角色。首先,孙悟空的反应非常迅速,他总是能够快速地解决问题。另外,他也非常有冒险精神,不怕困难,敢于挑战强者
(2)ACF;B;E
(3)阴险狡猾
【知识点】《三国演义》;其他中国名著
【解析】【分析】(1)诸葛亮、孙悟空、武松、贾宝玉分别选自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是每部名著中的代表人物,在了解人物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2)从"离诸葛亮的草房还有半里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吩咐关、张两人在外等候,自己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的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可以看出刘备循规蹈矩、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特点。从“这先生也太傲慢了,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可知,这是张飞说的话,从中可以看出他操之过急的性格特点。从“关羽再三劝说,才把张飞劝住"可以看出关羽老成持重的特点。
(3)从周瑜设计让诸葛亮负责赶造十万支,并当面立下军令状,可以看出,周瑜的性格特点另外一面是阴险狡诈。
故答案为:(1)孙悟空/我认为他是一个有趣、机智、有担当的角色。首先,孙悟空的反应非常迅速,他总是能够快速地解决问题。另外,他也非常有冒险精神,不怕困难,敢于挑战强者;(2)ACF;B;E(3)阴险狡猾。
【点评】本题考查了经典名著、形象分析,开放探究。完成此题比较简单,在了解读物内容的基础上完成即可。经典名著阅读是一个知识体验的过程,关键在于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5.(2023·呼和浩特)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写书名,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在____这本著作里,你会看到一个人如何在绝境中变成自己的国王,一座岛如何从荒芜之地变成微型的文明社会;____讲述了一个顽皮男孩具有传奇色彩的成长经历;在____这本儿童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如“鹤之舞表演大会”“大海中的白银”;____也是如此,小说主人公掉进兔子洞后,一段如梦如幻的旅程在我们眼前展开。
①《骑鹅旅行记》
②《爱丽丝漫游奇境》
③《鲁滨逊漂流记》
④《汤姆 索亚历险记》
A.④①③②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答案】B
【知识点】《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
【解析】【分析】结合阅读积累可知,一个人如何在绝境中变成自己的国王,一座岛如何从荒芜之地变成微型的文明社会形容的是鲁滨逊,是出自《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人物;一个顽皮男孩具有传奇色彩的成长经历形容的是尼尔斯,是出自《骑鹅旅行记》中的人物;“鹤之舞表演大会"大海中的白银"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场景;小说主人公掉进兔子洞后,一段如梦如幻的旅程是《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场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经典名著,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平时的阅读,在了解读物内容的基础上即可完成。经典名著阅读是一个知识体验的过程,关键在于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6.(2023·呼和浩特)下面关于世界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是英国的刘易斯 卡罗尔,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
B.《鲁滨逊漂流记》记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最终“回到英国”的故事。
C.《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 吐温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
D.《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 拉格洛芙创作的童话,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采用“变形”这一艺术手段,使作品充满了奇幻色彩,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A
【知识点】《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
【解析】【分析】B、C、D说法正确。
A.说法有误。《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是英国的刘易斯·卡罗尔,但不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骑鹅旅行记》是世界上唯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7.(2023·呼和浩特)为了得到家长对古诗词诵读活动的支持,蓝天小学六(1)班向家长发出倡议。这份倡议书有4处错误(格式1处,错别字1处,画线部分有语病2处)请你用修改符号在答题卡原文上进行修改。
亲子共读古诗词倡议书
尊敬的家长: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向家长发出以下倡议:
⑴请您支持我们背诵古诗词,多背古诗词,可以帮助我们积累语言和想象,启迪智慧。
⑵请您和我们一起背诵古诗词,要么能让您感受古诗词的魅力,还可以使您享受亲子共读的快乐。
⑶请您多关注学校“诗词大会”动态,可以提提健议,也可以到现场参与“诗词亲子秀”活动。
2023年6月12日
【答案】亲子共读古诗词倡议书 尊敬的家长: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向家长发出以下倡议:
⑴请您支持我们背诵古诗词,多背古诗词,可以帮助我们积累语言,启迪智慧。
⑵请您和我们一起背诵古诗词,不仅能让您感受古诗词的魅力,还可以使您享受亲子共读的快乐。
⑶请您多关注学校“诗词大会”动态,可以提提建议,也可以到现场参与“诗词亲子秀”活动。
2023年6月12日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第一处:“积累语言和想象”搭配不当,应该为“积累语言,发展想象”。第二处:“要么....….还可以......”用词不当,应将“要么”改为“不仅”。第三处:“健议”是错别字,应改为"建议”。第四处:“2023年6月12日”应该居右。
【点评】做好本题要明确病句的原因,并学会从不同角度辨析修改,此外还要做练习加以巩固。
8.(2023·呼和浩特)古人以物为偶像,做咏物诗以明志。请你将诗句补充完整,并照范例填空。
(1)随风潜入夜, 。唐代杜甫赋予(春雨)默默奉献的品格(志向)。
(2)荷尽已无擎雨盖, 。宋代苏轼赋予(菊花) 的品格(志向)。
(3)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代于谦赋予 的品格(志向)。
(4)学习古诗词能铸造人的品格,陶冶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得到升华。当我们在学习或生活中遭遇困境,我们可以常常吟诵:墙角数枝梅, ;当我们在学习或生活中没有过错却遭遇他人的不信任、指责,倍感压力和挫折的时候,我们可以常常吟诵: ,任尔东西南北风。
【答案】(1)润物细无声
(2)菊残犹有傲霜枝;傲然挺立
(3)粉骨碎身浑不怕;石灰石
(4)凌寒独自开;千磨万击还坚劲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文章主旨理解
【解析】【分析】(1)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结合题干中的“随风潜入夜”,可知填写的诗句是“润物细无声”。
(2)出自苏轼的《赠刘景文》。结合题干中的“荷尽已无擎雨盖”,可知填写的诗句是“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代苏轼赋予(菊花) 傲然挺立的品格(志向)。
(3)出自于谦的《石灰吟》。结合题干中的“要留清白在人间”,可知填写的诗句是“粉骨碎身浑不怕”。 明代于谦赋予石灰石高洁清白的品格(志向)。
(4)出自王安石的《梅花》结合题干中的“墙角数枝梅”,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凌寒独自开”。
出自郑燮的《竹石》。结合题干中的“任尔东西南北风”,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千磨万击还坚劲”。
故答案为:(1)润物细无声;(2)菊残犹有傲霜枝;傲然挺立;(3)粉骨碎身浑不怕;石灰石高洁清白;(4)凌寒独自开;千磨万击还坚劲。
【点评】多背古诗词,可以帮助我们积累语言,发展想象,启迪智慧。不仅能让您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这些常考的错误类型及古诗文名句,才能在作答时游刃有余。
二、阅读
(2023·呼和浩特)阅读文言文,完成题。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宋]朱熹
9.“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C.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10.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则节节有疑 节节:接连不断
B.以至融会贯通 至:达到
C.方始是学 方:方才
11.读书想有长进必须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第二阶段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
12.谈谈你阅读文段后学到的读书态度或方法。
【答案】9.B
10.A
11.熟读;精思
12.学贵有疑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此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参考译文:
刚开始读书时,没有疑问;读着读着,渐渐产生疑问,读到一半时,每个小节都会产生疑问。再往下读的时候,疑问就会。慢慢地解开,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到这时,所有的疑问都被解开,才能称得上是学习。读书的人,老师要教导应该心存疑惑,有了疑惑,就应该把疑惑解开,这才是学习的进步。
9.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句意为:开始读书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能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故断句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故选B。
故答案为:B
10.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A项,中则节节有疑:读到—半的时候,每个小节都会产生疑问。节节:每个小节。不正确;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11.考查信息的提取。结合“大抵观书先须熟读"“继以精思"可知,读书想有长进须经两个阶段,第—阶段是“熟读”,第二阶段是“精思”。
故答案为:熟读、精思
12.拓展延伸。根据“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知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学贵有疑。
故答案为:学贵有疑
(2023·呼和浩特)阅读文段,完成题。
童年读书(节选)
莫言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但是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
②我会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来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利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有一次,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我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跑出家门,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④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的,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儿。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
⑤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我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好大,眼睛肿成了一条缝。
⑥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如醉如痴,二哥悄悄地摸进来,一把将书抢走,说:“这书有毒,我先帮你看看!”他把书揣进怀里跑了。我好恼怒!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过他,害得我只能在牛棚里跳着脚骂他。
(选文有改)
13.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如醉如痴:
忐忑不安:
14.第③自然段中“从草珠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对“晕头涨脑”一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因长时间专注看书而疲惫。
B.“我”被蚂蚁、蚊虫叮咬而出现身体不适。
C.“我”被马蜂蜇,头肿得厉害。
D.表现了“我”童年时对读书的迷恋。
15.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中“我”童年迷恋读书的经历。
为读《封神演义》 →为读《 》,被蚊虫叮咬,并且忘记割草喂羊→为读《 》, →为读《 》, 。
16.读第③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我”感到幸福的原因是什么?(请写出两点)
17.作者把自己对书的迷恋描写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请以第④自然段画“ ”的句子为例,作简要赏析。
18.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自己阅读一本书的经历。(不少于50字)
【答案】13.形容入迷于某种事物而失去自制的神态。;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14.C
15.给同学家拉磨;青春之歌;破晓记;被马蜂蜇到脸;三家巷;钻到牛棚里
16.“我”读完了一大本厚的《青春之歌》;“我”耽误了喂羊却得到了母亲的宽容。
17.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童年渴望看书的状态。
18.我想到了自己阅读时被书中的内容迷住的情景。我在看《西游记》时,跟着孙悟空上天入地,一起打妖怪,那情节太精彩了,妈妈叫我吃饭我都没听到。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1)、(2)理解词语的意思时,我们要先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这个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5)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6)考查了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完成。
13.考查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结合文章语句“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如醉如痴”可知,“如醉如痴”:形容入迷于某种事物而失去自制的神态。结合文章语句“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可知,“忐忑不安”: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故答案为:形容入迷于某种事物而失去自制的神态。/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1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晕头涨脑”说明“我”看书时间很长,因长时间专注看书而疲惫,同时表现了“我”童年时对读书的迷恋。“我”被马蜂蜇,头肿得厉害是第⑥段看《破晓记》时付出的代价。故选C。
故答案为:C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一空由句子‘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可概括得出答案。第二空由文章第③段可得出答案。第三、四空由句子‘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可概括得出答案。第五、六空由句子“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秸草的牛棚里”可概括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给同学家拉磨/青春之歌/破晓记/被马蜂蜇到脸/三家巷/钻到牛棚里
16.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我飞快地窜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这是看完了《青春之歌》后,母亲没骂“我"也没打“我""后“我”的感受。"我"感到幸福的原因是“我"读完了一大本厚的《青春之歌》;“我"耽误了喂羊却得到了母亲的宽容。
故答案为:“我”读完了一大本厚的《青春之歌》;“我”耽误了喂羊却得到了母亲的宽容。
17.考查了赏析句子。从“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的,像—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可知,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分别把“我""比作"被磁铁吸引的铁屑"和“—只喝水的鹅”,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童年渴望看书的状态。
故答案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童年渴望看书的状态。
18.考查发散思维。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自己阅读—本书的经历即可,例:我想到了自己阅读时被书中的内容迷住的情景。我在看《西游记》时,跟着孙悟空上天入地,一起打妖怪,那情节太精彩了,妈妈叫我吃饭我都没听到。
故答案为:我想到了自己阅读时被书中的内容迷住的情景。我在看《西游记》时,跟着孙悟空上天入地,一起打妖怪,那情节太精彩了,妈妈叫我吃饭我都没听到。
三、写作题
19.(2023·呼和浩特)表达 交流
题目:温暖
同学们,不久以后,你们就要告别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回想这六年的小学生活,你一定经历过让你感到温暖的事,请以“温暖”为题,用笔记录下那段经历或那个瞬间。
要求:⑴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⑵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写出真情实感;⑶书写规范、整洁,不少于400字。
【答案】温暖
我最温暖的时刻,不是来自妈妈的呵护,也不是来自爸爸的关心,而是来自我的小学班主任对我的关爱。
他是一个语文老师。他很高,高得让我必须对他仰视着说话;他很瘦,瘦得像衣橱里的衣模儿。他很特别,高高的鼻梁上挂着一副金丝细框眼镜,黑色的短发带着几分凌乱,但在我儿时的眼里看起来却是那么精神,那么博学多才。可有时我又觉得他很讨厌,他每天总会找到很多理由来管我们,不准这,不准那的,那么啰嗦。
他经常穿着白色衬衫,黑色长裤,黑色皮鞋。使人看起来很严肃,很帅气。
在我的记忆中,他作风严谨,工作认真,但在生活中他是温柔的,体贴的。记得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正午,教室外电闪雷鸣,时不时发出几声撼天动地的巨响,每个同学的心里都充满了恐惧,老师迅速地联系了各位同学的家长来学校接孩子。我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因为父母在外地打工,我一个人不知道怎么回去?我望着伙伴们的背影一个接一个地离去,最后只剩下我了,我无计可施,很害怕。不料,老师向我走了过来,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是不是叫我独自离去,还是会把我送回去?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只听他轻轻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吧。”我心中顿时像拨开了乌云见到了太阳,甭说有多感动了。
他和我淋着雨,一起跑到了学校的大门口,叫我在那个地方等他,他去骑车。不一会,当我正准备离去时,猛然看到雨幕里一束灯光射过来,是赵老师。我有说不出的激动。我高兴得像小猴子似的跳上了他的车,钻进了它的雨衣里,但还是避免不了被雨点击打,我紧紧地抱着老师,依在他的背上,不禁热泪盈眶,只是没吱出声来,因为,这一刻我真正地感受到了温暖。
我不是雕刻家,雕刻不出他的言行举止;我不是绘画家,描绘不出他那张严肃而又善良的面容;我也不是音乐家,唱不出他那善解人意的热血柔情。我只能用平平凡凡的文字来书写那时那地那份爱,以及那一温暖的时刻。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为话题作文,要求以“温暖“为题,写一篇习作。在生活中,很多人,很多事会让我们感到温暖:亲人的疼爱、老师的关爱,同学们的关心,甚至一个眼神,一个陌生人的问候...选择你印象深刻的让你感到温暖的人或事去写。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直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中间为重点,具体叙述让我感到温暖的时刻。注意详略要得当,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特点进行描写,注意写出内心的感受。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小作者围绕”温暖”这一中心选择了“我”的班主任赵老师冒雨送我回家的情景,体现了师生情谊,使“我”感到无比温暖。最后写“我”的感受:难忘那一温暖时刻。文章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开始写老师严,并简单写其冷酷的外貌。随后,写老师的温暖,形成反差,显得格外突出其善良本性,使“我”感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