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分子热运动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3.1 分子热运动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12-03 22:1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物理 九年级第十三章 内能分子热运动一、分子热运动
1.经历探究分子动理论的过程。
2.说出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3.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有关热现象。
4.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1、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2、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重点难点
1、物质的构成。2、分子热运动。 学习内容一
阅读课本P2-P4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学习指导
一、物质的构成
1.物质是由   、    组成的。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的,一般分子的
直径只有    米,我们用肉眼看不到,人们通常以 m为单位来
度量分子。?
二、分子热运动
2.我们打开香水瓶或酒瓶,为什么能闻到香味或酒味?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3.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案:因为香水和酒都是由分子组成的,能闻到香味或酒味,说明分子已经进入人的鼻孔,引起人的嗅觉;这个现象说明香水和酒的分子是运动的。分子原子百亿分之几10-10答案:观察到整个烧杯中的水都变成了红色,说明红墨水和水彼此进入了对方,所以整杯水都变红了。4.不同的物质在 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通过课本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扩散能发生在 体和 体之间、 
体和 体之间。科学家们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
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深,这说明
扩散也可以在  体和 体之间发生。
5.扩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冷水。用滴管分别
在两个烧杯中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哪个烧杯中的墨水扩散得快。这说明了什
么?相互接触 气 气 液  液  固  固  答案: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6.将两个铅柱(或肥皂)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然后把它们竖直吊起来,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米3(m3)测量值 体积 答案:观察到两铅柱(或肥皂)不会分开,说明铅柱分子之间存在引力。7.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那么,若想把铁丝压缩得短一些,容易做到吗?为什么? 答案:不容易,因为分子之间还存在另一种作用力——斥力。正是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间距很小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8.分子间的 力和 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 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9.为什么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10.为什么气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
斥引斥答案:因为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因此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答案:因为气体分子相距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11.为什么液体较难被压缩却具有流动性?
12.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什么?答案 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答案 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气体的 小 ,比固体的 大 ;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分子没有固定的 位置 ,运动比较 自由 。这样的结构使得液体较难被压缩,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_____、______构成的。一般
分子的直径只有___________米。人
们通常用______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_________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分子。 分子 原子 百亿分之几 10-10m 电子显微镜 2、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
对方的现象,叫 ______。扩散 自学检测3、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____、____、____之间。
4、由于分子的运动跟 _____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____________。 固体 液体 气体 温度 分子的热运动 自学检测1.探究活动:探究气体分子的扩散现象。
器材:两个完全相同的集气瓶、玻璃板、二氧化氮。
步骤: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如图甲所示)。抽掉玻璃板后(如图乙所示)观察现象。
现象:一段时间后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
结论:气体分子之间可以发生_______现象,说明气体的分子在不停地__________________。  扩散  做无规则运动 2.探究活动:探究液体分子的扩散现象。
器材:烧杯、水、红墨水、滴管。
步骤:用滴管取一部分红墨水,在烧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现象:过几分钟后整个烧杯里的水都变红色了。
结论:液体分子之间可以发生_______现象。说明液体的分子在不停地_________________。
归纳:从上面的探究实验可以看出,气体和气体之间,液体和液体之间都会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  做无规则运动 2018/12/223.*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现特性和微观特性,请完成这个表格。很小几乎没有有无无无有有1、花开了,我们
可以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什么?可能是因为构成花朵的某些物质进入了我们的鼻子,所以我们才能闻到香味。猜想一下,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花朵可能是由很小的
物质构成的,这些物质是运动的。 合作探究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运动与这种情况
相似,请大家讨论后举例。比如:饭菜的香味,鞭炮燃放后的
硝烟味等。 2、这些味道我们只能闻到,无法看到,但人们可以通过物体的一些宏观表现来推断这些运动,观察演示实验13.1-2,
老师演示实验,提醒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合作探究想一想: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要把空气放在上面的瓶子中,而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在下方?如果反过来放,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什么影响?
答: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如果把它放在上面,可能是因为它密度大于空气才降到下面的瓶子中。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合作探究瓶子内的气体混到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给学生展示图13.1-3的液体扩散实验。分别展示开始时和10天后的硫酸铜溶液,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合作探究10天后的溶液界面的界线变得模糊了,这说明无色的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彼此进入到了对方。 固体分子之间能否发生类似的现象,请同学们举例。 合作探究在堆有煤的墙角,墙面会发黑,用小刀刮开墙面,发现里面也会变黑。 回顾上面的问题,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这些现象说明了气体、液体、固体在相互接触后,都能彼此进入到对方内部,这种现象叫扩散现象。 合作探究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能说明什么呢?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隙。我们在水中加糖,水会变甜也是一种扩散现象,为了让水更快的变甜,我们会怎么做?搅拌,用热水等。 在不搅拌的情况下,等质量的一杯热水,一杯冷水,放同样多的糖,哪杯水会更快的变甜,请大家现场做一做。 合作探究再完成课本P4页的演示,这个现象
说明了什么?这说明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精讲点拔想一下,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温度越高,扩散越快的例子?精讲点拔2.灰尘在空中飞扬,是不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在分子层面进行的,发生扩散的物质微粒我们用肉眼是无法看到,我们只能从宏观的表现来推断物质的微观运动情况,这种方法叫推理法。空气中的灰尘飞扬,肉眼可见,不是扩散现象。即时练习完成课本P6页第2题。有益:在炒菜时,放盐后,菜会变咸; 有害: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弥漫着烟味。即时练习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 糖块溶于水中,尝到甜味B、 汽车驶过沙漠地带,沙土飞扬C、 走过不卫生的公厕,闻到臭味D、往湖中排放有毒的化学废料,整片湖受到污染B 学习内容二
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阅读课本P4-P5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学习指导
1、分子之间的 ____使得固体液体分子不至于散开,因而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 ____ 。
2、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是因为分子之间还存在着 ____。 自学检测引力 体积 斥力 自学检测3、分子间既有_____又有_____,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_;当分子间的距离变大时,作用力又表现为______。如果分子间的距离过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4、分子动理论的三项内容: 引力斥力斥力引力③.分子之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①.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 ②.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合作探究观察书本P4页的演示13.1-4,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这个实验说明了铅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合作探究2、动手做一做:拿出准备好的注射器,拧下针头,拉开活塞,用大拇指堵住针头的一端,用力压活塞,有什么感觉?将活塞中的空气换成水和细盐,再做一做,有什么感觉? 合作探究3、讨论一下产生这些感觉的原因。4.如果用力拉活塞,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感觉与挤压的时候不同?5.想一想:分子间的作用力什么时候表现为引力?什么时候表现为斥力? 合作探究6、分子间如果距离过远,它们之间还存在作用力吗?如果分子间的距离过远,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物质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小于正常距离,就表现为斥力;物质被拉长时,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正常距离时,则表现为引力。冬天,二只刺猬要相互取暖,它们挨得太近,会扎伤对方,离得太远,又达不到取暖的效果,这二只刺猬尝试了很多次,终于找到了最佳的取暖位置――能最大限度的取暖,又不扎伤对方。构成物质的分子,相邻的二个分子的位置就像二只取暖的刺猬,在不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它们之间的位置是最佳位置,即平衡位置。如果压缩它们,它们离得太近,就彼此排斥,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如果拉开它们,离得较远,又会彼此吸引,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完成课本P6页第4题。示数变大,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水分子会吸引玻璃。
3、从分子作用力的角度说一说“破镜重圆”能否真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