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李约瑟说“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着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 美国学者坦普尔在《中国——发明创造的国度》中统计,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特别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世界。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对世界文明的推动西汉出现,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普及和推广,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战国时期发明,宋代广泛应用于航海唐末开始应用于战争;两宋进一步发展阿拉伯人外传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为资产阶级进行殖民扩张、开拓世界市场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传到欧洲,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和进行殖民扩张的重要武器。“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 1.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促进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古代到近代社会的转变)
2.在特定的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世界地位变化统计“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是在什么时候?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为什么又落后了?余秋雨评四大发明四大发明实在是不错,但实在是太早太早了。对祖先的创造发明当然应该尊重……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就象一个人的生命力一样,要通过长期的延续来证明。你如果永远的在说自己幼年时期的聪明和强壮,而后来一蹶不振,听来听去会让人听不下去的。而且在我看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那四项……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近代以来,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早就落后于西方了。不信,大家看一看我们周围,电灯、投影仪、电脑,手中的原珠笔、外面的汽车、工厂里的机器、我们家中的电器产品,哪一样是中国人发明的。再看看我们手中课本,这也都是西方现代印刷术的成果。……这是让我们汗颜的问题。李约瑟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作出很多重要
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在近代中国发生?1.经济
2.政治
3.文化
外在因素社会环境内在因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统治者实施文化专制(八股取士),重文(儒学为主)轻技和封建迷信思想的阻碍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决定的(传统科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从科技内容上看:
2.从研究方法上看:
应用性强,主要服务于农业经济,而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鲁迅《电的利弊》①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旧中国的愚昧落后,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②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注:“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社会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等 。 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纸,是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后汉书·蔡伦传》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造纸的原料主要是什么?会有怎样的影响?影响:原料易得,造价低廉。造纸术的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汉代造纸流程示意图古巴比伦古印度泥 板树皮树叶古 埃 及古 希 腊植物纸草 羊 皮地 区书写材料放眼世界 曾炳祥在《漫话古埃及的纸草和纸卷》一文中写道:“随着中国造纸术西传和纸张生产日益增多,纸草失去了其作为书写材料的意义。” 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的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它印刷于公元868年,于1900年被英国人斯
坦因从敦煌骗购。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的最早
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金刚经注》套印本 我国世界上最早的套色印本是于公元14世纪所刻的《金刚经注》,用红、黑两色套印。经文用红色印成,注释用黑色印成。胶泥活字印刷术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改良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形成金属活字印刷术 。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印刷术的外传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造纸术和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地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汉代司南 《韩非子·有度》:“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正)朝夕(指东西方向)”。
王充在《论衡》中说:“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司南,中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磁石指极性制成的指南仪器。洋中不可住,惟观星斗前迈。若晦暝,则用指浮针以揆南北。
——[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 《萍洲可谈》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藩志》 如果欧洲人不借用中国人的指南针和船尾的舵,欧洲人就不可能实现在文化上和经济上席卷世界的大部。
——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圣玛丽亚”号
这是哥伦布首航使用的帆船。 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欧洲,“不仅对作战方法本身,而且对统治和奴役的政治关系起了变革的作用”。
“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子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穿铠甲的贵族骑兵同归于尽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的精锐的火炮在欧洲的工厂中制造出来,装备着威力强大的舰队,扬帆出航,去征服新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