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说课教师:海南省国兴中学 吴祖福 海峡两岸的交往第13课 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一)教材内容和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3课。本课既是单元的最后一课,也是祖国统一主题的深入和拓展。主要内容是叙述了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推动下,两岸由隔绝到缓和再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进程。内容线索清晰明了,充分体现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时序性及史实间的逻辑联系。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拥护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反对台独意义深远。 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够从地缘、血缘、语缘、俗缘、史缘等方面说明海峡两岸的紧密关系;知道台湾问题是我国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内政问题;分析整理出大陆与台湾的政策变化发展的情况;尤其通过概述双方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进而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对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贡献。
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二)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感知、理解海峡两岸关系基本史实的过程中,加快掌握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而通过收集资料、独立思考、分组讨论,能够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知识的方法。
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二)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逐渐认识到台独是没有出路的,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是中华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同时也会启发大家关注现实和国家的命运,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方针的重要性;归纳两岸密切交往的史实。
2. 难点:理解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
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大部分学生知识面较广,对历史学习兴趣较高,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分组合作学习等技能,但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缺乏整体认知。基于以上分析,我主要采用构建平台互动、情感渗透方式为主,资源整合方式为辅进行教学;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展开学习。
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播放动画短片《台湾,我的兄弟》
适时提出问题 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从歌中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画面反映了海峡两岸“现在”处于一种怎样的状况呢?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
中华大家庭的一员
明确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和中国的内
政问题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平台一:精读细找,梳理基础知识
主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
1.理清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方针。
2.认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
问题的意义。
3.归纳两岸密切交往的史实。
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两岸影视合作作品《还珠格格》文化交流
台湾同胞祭祀黄帝陵民间交流台湾同胞大陆寻祖问根民间交流阔别57年后的姐弟重逢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台湾品牌台湾热狗珍珠奶茶经济交流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政党交流政党交流政党交流 平台二:深化认识,巩固拓展
教学流程如下:
1.播放一段表达台胞探亲诉求的视频,然后出示以下材料:
①“台湾问题不能够无限期拖下去”
——朱镕基
②“神话有三种:一是神话;二是台湾人的台湾独立;三是国民党反攻大陆。”
——台湾著名学者李敖
2.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他们的疑问和看法。
3.师生一起筛选出最想了解的问题,利用集体智慧共同解决。
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平台二:深化认识,巩固拓展
教学流程如下:
1.播放一段表达台胞探亲诉求的视频,然后出示以下材料:
①“台湾问题不能够无限期拖下去”
——朱镕基
②“神话有三种:一是神话;二是台湾人的台湾独立;三是国民党反攻大陆。”
——台湾著名学者李敖
2.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他们的疑问和看法。
3.师生一起筛选出最想了解的问题,利用集体智慧共同解决。
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China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请你为纪录片《台湾,我的兄弟》撰写拍摄方案。(要求:①拍摄方案要写明目的、素材选择、拍摄流程和最大特色。②小组选出代表展示作品,时间不超过1分钟。)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兄弟恩怨
两岸情缘 推进统一
交往密切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1.深度的教材整合。
2.生动的情境创设。
3.高效有序的课堂短活动。 本次说课,不足之处,敬请指教……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