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九一八 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难忘九一八 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01 11:0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江西省萍乡市第六中学 刘建萍说课设计结构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法学法五、教学过程六、教学预测第14课 难忘九一八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主要介绍了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即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发生:一是导致了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二是促使国共两党从内战转向合作抗日。掌握本课内容,将为全民族抗战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14课 难忘九一八二、教学目标第14课 难忘九一八知识与能力1. 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2. 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看历史影视资料、阅读史料、讲述故事、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有关史实。
2. 通过辩论、记者访谈、对比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充分体会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亡感。2. 学习抗日民族英雄的优秀品质,感受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培养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第14课 难忘九一八四、教法与学法第14课 难忘九一八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 法启发式教学法
问题探究法
自主学习法
现代技术教学手段比较法
辨论
学 法 阅读法
分析归纳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查阅资料法
五、教学过程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学过程难忘九一八导入新课小结反馈第14课 难忘九一八第14课 难忘九一八导入第14课 难忘九一八导入“国耻勿忘记心间,往事不可成云烟。当年洗劫虽已去,伤疤提醒痛万千!强国强己我辈事,大任肩负重如山。覆辙从此不再蹈,华夏振奋心相连!勿忘九一八!” 九一八手机短信摘录第14课 难忘九一八第14课 难 忘 九一八新课一、九一八事变视频《九一八事变》第14课 难忘九一八一、九一八事变1931年
9月
18日
沈阳日本关东军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自主学习 总结归纳第14课 难忘九一八问题1: 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问题1: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的目的是要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的最终目的是侵占整个东北,进而独占中国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变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为什么东北在短短的四个月就沦陷了?问题2: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整个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连同蕴藏的宝藏全部落于敌手,三千万东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亡国惨痛之中。东三省沦亡如此之快,根源在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为什么东北在短短的四个月就沦陷了?问题2:第14课 难忘九一八东三省沦陷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带来什么后果呢? 日军在东北犯下滔天罪行伪满洲国傀儡政权问题3:面对日本侵略,东北人民是怎样抗争的?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日本继续把魔爪伸向华北“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华北危急!!!二、西安事变师生合作分析背景:中华民族共产党张杨将军蒋介石生死存亡的关头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攘外必先安内,拒不抗日二、西安事变二、西安事变《西安事变》视频39秒自主学习:西安事变二、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西安张学良、杨虎城逼迫蒋介石抗日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蒋介石该不该杀?请说明理由?放蒋派?辩论杀蒋派?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日本 :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扩大侵略中
国。美英: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
美英的在华势力,支持和平解决。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主张“讨伐”张学良,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南京国民政府: 亲美英派宋美龄等竭力主张和平解决。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就是杀他一百次也不解心头之很。释放他,只会放虎归山。杀蒋派?杀了蒋介石国民党就会群龙无首,国内又会出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日本帝国主义必将乘乱而入,加重中国的民族危急。放蒋派?辩论(创设情景:一学生模仿周恩来的风范以答记者问的形式阐述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和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记者访谈中国共产党代表赴西安……民族大幸: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重要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秦邦宪、叶剑英、周恩来国民党
共产党
攘外必先安内西安事变主张合作抗日合作抗日占东北
侵华北 破 产实 现小结第14课 难忘九一八内战日本趁机反馈1.(江苏泰州)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2.(四川省南充市)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
?A.歌唱祖国?????? B.追求理想??????
C.抨击时弊????? D.抗日救亡AD直击中考3.(四川广安市)右图这则新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表明日本把侵略魔爪再度伸向了中国东北
?B.是逼蒋介石抗日的爱国行动
?C.标志着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D.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B反馈4.(山东省临沂市)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某班历史小组要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在“烽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 )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④重庆谈判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D.①③④C5.(贵州省贵阳市)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B.为全民族的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C.力图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D.加剧国民党内部的矛盾B反馈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我的家在东北的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
请回答:
(1)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事件是什么?为什么说那是个“悲惨的时候”?
?
(2)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东北的迅速沦陷?
?
(3)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4)对这段历史你有何感想?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我东北三省,对东北人民实行血腥的殖民统治。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对日本侵略我国历史的痛恨,对蒋介石不抵抗的谴责,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对日寇野蛮侵占我东北的愤懑;以及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痛。 反馈7.(2008年四川省甘孜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西安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接着,他们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次逼蒋抗日的行动,历史上称为“西安事变”。
?材料二:1936年12月12日,蒋介石被扣押后,有人说:“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我们应该杀了他,报仇雪恨!”有人说:“国难当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应该和平解决,蒋介石只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放了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
?(2)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支持材料二中的哪一种观点,为什么要支持?
?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逼蒋抗日 后一种观点;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的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通过查阅历史书籍、上网等途径全面了解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课外探究牢记历史
不忘过去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胡锦涛六、教学效果预测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基础知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培养与提高,同时也能达到较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谢谢指导!萍乡市第六中学 刘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