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12-03 20:5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测试题
一、选择题(1-4题每题1分,5-10题每题2分,共16分)
1.(2014重庆)最近新闻报道,由于气候变暖,南极冰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下列气体中能引起气候变暖的是( )
A.O2 B.N2 C.SO2 D.CO2
2.(2014天津)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绿色电池。它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至被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燃料的原因是( )
A.均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均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 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3.(2013.安徽省)自然界中有几千万种含碳物质,并循环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 B.森林的减少对碳的循环没有影响
C.金刚石中碳原子间没有间隔 D.地下的煤中碳原子是静止不动的
4.(2013.庆阳市)“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
A. 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
B.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
C. 讲卫生,尽量多作用一次性餐具
D. 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
5.(2014北京)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干燥CO2 B. 收集O2 C. 验证CO2性质 D. 监控气体流速
6.(2014济宁)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些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
A.H2、CH4 B.H2、CO C.H2、CH4、CO D.CH4、CO、CO2w
7.(2014重庆)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CO2不支持燃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8.(2014重庆)氢气作为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 )
①燃烧热值高 ②原料资源丰富 ③贮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 ④燃烧产物无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2014枣庄)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
A.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0.(2014 无锡)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适合制作泡菜的食盐水浓度是4%.在配制4%的食盐水时,会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
①称量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洒出 ②量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筒 ③溶解食盐的烧杯内壁是潮湿的 ④用4g食盐和100g水配制溶液.
  A. 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1.(2013.北京市)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能作为清洁燃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钙 B.乙醇(C2H5OH) C.二氧化碳
(2)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 MnCO3),其中锰元素
的化合价 。
(3)在 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下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
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12.(1)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填标号)。
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2)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3)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4)天然气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从表2数据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 。
1g物质完全燃烧
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g 放出的热量/kJ
甲烷 2.75 56
碳 3.67 32
13.(2014葫芦岛)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倾倒CO2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 .
(2)实验B: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的原因可能是(只答一条): _________ .
(3)实验C: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_________ .
(4)实验D: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_________ .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_________ ,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14.(2014泸州)下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
(1)图一中,转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图二中,转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之一—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产物之一为C6H12O6,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上述反应中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
三、实验题(共11分)
15.(2013德阳市)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为 ;②为 。
(2)若用上述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要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其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用接口字母顺序从左至右连接) 。(注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慢的方法是 。
16.(2013.莱芜市)某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看图回答问题: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 。
(2)C、D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 、 。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 ;
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
四、计算题(共5分)
17.(2014甘肃陇南)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它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如香椿中含有的皂甙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皂甙的化学式为C27H42O3,请你计算:
(1)皂甙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   ;
(2)皂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18.(2014北京)利用化学反应2Na+H22NaH可实现氢气的存储,计算230g金属钠最多可吸收氢气的质量.
参考答案
1-10 DBACB DBBCB
11.(1)B (2)+2 (3) 4 Na + 3CO2 C + 2Na2CO3
(4)A、B、C
12. ⑴ AB (2)节约用纸(合理均可)(3) 石油、不可再生 (4)CH4+2O2点燃CO2+2H2O
(5)等质量的天然气和煤完全燃烧,天然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煤,放出的热量高于煤。
13.(1)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2)装置气密性不好;(3)防止液滴飞溅;
(4)防止溅落的溶化物炸裂瓶底;火星四射.
14.(1)CO2+H2O=H2CO3(2)6CO2+6H2O = C6H12O6+6O2(3)反应条件不同
15.(1)锥形瓶 水槽 (2)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a、c、b、g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16.(1)2H2O2 2H2O + O2↑ 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2)C中液面下降 D中有液体进入,有气泡产生
(3)CO2 + H2O =H2CO3 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成分发生反
17.(1)7:8;(2)78.3% 18.可吸收氢气的质量为10g.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