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平均速度的测量 导学案(表格式 无答案)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4平均速度的测量 导学案(表格式 无答案)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17 18:5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效课堂导学案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科任教师
时间 课题 3.4平均速度的测量(实验) 总课时数
学 习目 标 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全过程。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教 学重 点 测数据、求平均速度
教 学难 点 测数据、求平均速度
课 堂 活 动
课 前 导 学 学生 教师 内容设置
预习(知识链接 自学提纲) 课前辅导 实验目的 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问题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要测量一个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应该测量______和_____2个物理量,其中______用钟表测量, 用刻度尺测量。实验原理 _________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与步骤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1>.将小车置于斜面上一定高度处,让其自由往下运动,小车将在平面上运行一段直线距离;2>.用刻度尺测量出这段直线距离的长度,用停表测量出小车行驶这段直线距离所用的时间;3>.根据公式计算出小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第一次: S1= , t1= , v1 m/s = km/h第二次: S2= , t2= , v2 m/s = km/h第三次:S3= , t3= , v3 m/s = km/h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练习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3-15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
一 学 ㈠独学↓㈡群学(合作探究) 指导
二 展 三 练 → ㈢ 交 流 展 示 → ㈣ 质 疑 → ㈤ 评 价 鼓励 点拨 评价 奖励 表的显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 cm, tAB= s,vAB= 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填“大、小”)12.运动会进行100m决赛时,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到达距离起点20m、80m、100m时各自所用的时间.其中三名同学的时间如表格所示. 到达20m处(s)到达80m处(s)到达100m处(s)平均速度(m/s)20m处80m处100m处王小兵2.38.912.2刘磊2.48.311.8周伟2.58.411.4算出这三位同学分别在0—20m、20—80m、80—100m区间内的平均速度,
㈥ 达标(①完成达标任务②完成拓展任务) 检查 评价 总结 1.观察如3-12图的停表(秒表),每一小格代表 ___________s,此时的秒表所表示的时间是_________s。2.一辆小汽车在京沈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经过如3—13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7h;当车经过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7h48min,则小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______min,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km/h。
课后反思 学生:我学到了什么?
教师:得失、改进思路方法:
图3-15
图3-12
图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