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济南的冬天
老舍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准字音及词语。
3.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86%
新课导入
01
02
03
说起冬天,尤其是中国北方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
……
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温暖的春意。
……
今天,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如水墨画般的济南的冬天吧!
……
作者简介
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1966年8月24日,中国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批斗,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写作背景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
为了结束这“没有家”的寂苦生活,他终于在1929年夏动身回国,但因路费不足,又在新加坡留了半年,直到1930年春才回到上海,同年夏应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由于这样的经历,老舍回到祖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便抑制不住强烈的爱国之情,写下了《济南的冬天》。
老舍1924年只身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他身居异国,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的话:“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想北平》)
字词积累
多音字
理清结构
研读探究
作者是如何写出济南的冬天天气的总的特征的?
01
02
运用对比手法写有什么好处
03
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由“奇迹” “怪事” “害怕”引出“宝地”,
文章紧紧抓住这一天气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
04
总写-第1段
研读探究--总写-第1段(续)
这与他的人生经历是有关联的。老舍在25 岁前一直生活在北京,1924年应邀去英国伦敦任教,生活了6年,在离英回国途中又在地处热带的新加坡住了半年,所以知道了北京风、伦敦雾、热带毒日头的厉害,一回国便到山东齐鲁大学任教定居济南。
作者为什么拿济南的冬天与北平、伦敦、热带地方进行对比?
研读探究--分写-山:2-5段
思考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济南人冬天山的?分别写出什么特点?
研读探究--分写-山:2-5段
在写山时,为什么还写了济南人的表现?
写济南人在冬天“面上含笑”的表情,“有了着落”“有了依靠”“并不着急”的心理,正好印证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也洋溢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
研读探究--分写-山:2-5段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
01
“卧“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传神地写出了村庄
和雪的情态,表现出济南冬天的安适、舒适与文章基调相调谐,
有一字传神之效。
02
和前文第2段“一个老城,有山有水,
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03
研读探究--分写-水:6段
文章是从怎样写济南人冬天水的?写出了什么特点?
研读探究--分写-水:6段
比较阅读:试分析第三段与第六段在情感、修辞写景顺序上的异同。
研读探究--总写:7段
研读探究--标题
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标题不可以换。
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
“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主题思想
采用“总一分一总”结构,使写景更有层次
《济南的冬天》一文,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结构方式,使得文章层次特别清晰。请你也运用这种结构方式描写一处你熟悉或喜欢的景物吧。(300字左右)
布置作业
下课喽~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