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冀中的地道战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会认“侵、略、筑”等10个生字,,掌握和积累本课词语。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我国人民在艰难的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的智慧。
学习目标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地道战,是冀中人民创造的十分巧妙的对敌斗争方式。今天让我们唱着这首歌,走进这篇课文,重温冀中人民艰苦卓绝的地道战的光辉事迹吧。
周而复, 原名周祖式,安徽旌德人,现当代作家。代表作《上海的早晨》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先后出版过多种外文译本,并被拍摄成电影和电视连续剧。作品有长篇小说《长城万里图》,散文报告《诺曼·白求恩》《晋察冀行》等。
作者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十里一,八里一堡,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于是地道战就在这种环境下诞生了。
创作背景
字词学习
侵
略
筑
堡
党
丘
妨
蔽
陷
拐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独体字
侵
略
妨
陷
拐
筑
堡
党
蔽
丘
侵略:
不计其数:
妨碍:
隐蔽:
吆喝:
指侵犯别国的领土、主权,并奴役别国的人民。
无法计算数目,形容非常多。
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
被别的事物遮住不易被发现。
大声喊叫。
任
rén
rèn
周任
任何
踏
tā
踏实
tà
踏步
他这个人做事脚踏(tà)实地,给人踏(tā)实的感觉。
封锁—— 妨碍——
坚固—— 警戒——
迷惑—— 防备——
毒辣—— 不计其数——
封闭
阻碍
戒备
困惑
提防
牢固
狠毒
不可胜数
近义词
封锁—— 妨碍——
隐蔽—— 坚固——
迷惑—— 破坏——
不计其数——
开放
促进
显露
松软
觉醒
保护
屈指可数
反义词
不计其数 数不胜数
成千上万 人山人海
排山倒海 车水马龙
词语积累(表示数量多的成语)
快速默读课文,组内分享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的解答。
划分层次并归纳各层大意,了解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原因。
冀中的地道是什么样的?
冀中的地道战是怎么产生的?
它有什么作用?
读完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
1942到1944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
扫荡,指用武力或其他手段肃清,加上“大”字可以看出当时战争的残酷。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
这句话交代了地道战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1、地道挖在什么地方;
2、地道有多高、多深;
3、地道里有大洞,小洞,可以住人、搁东西等,里面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等;
4、地道里有气孔,既不气闷,又不嫌暗,人们可以在里面正常生活。
朗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地道的结构。
对付敌人破坏方面:防火攻——土和沙;防毒攻——吊板;防水攻——跟枯井暗沟相连。
通讯联络方面: “无线电”——吆喝声;“有线电”——拉铃声。
朗读第 6、7 自然段,想一想在地道里怎么打仗?
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无线电”。地道里面可就用“有线电”了,一根铁丝牵住一个小铜铃,这儿一拉,那儿就响,拉几下表示什么意思是早就约好了的。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了解地面情况,靠人吆喝传递消息,这叫“无线电”。地道里互通情况,靠拉小铜铃,这叫“有线电”。
有了地道战这个斗争方式,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被粉碎了。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这一段理解“惊人的奇迹”的含义。
写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的地位,“首尾呼应”。
最后这个自然段和前面的哪句话相呼应?
最后这个自然段和第二句话相呼应。全文从“奇迹”开始,又从“奇迹”结束。
课文按由总到分的顺序、和空间转换的顺序。先介绍冀中地道的总体结构,再分别介绍各种具体的设计样式,及其保护自己、抗击敌人、防止破坏和传递敌情信息的功用。
说一说:课文按怎样的顺序把地道战这种斗争方式讲明白的?
你能说说: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到底是什么
冀中人民特别勇敢,充满智慧,面对敌人的“扫荡”积极想办法。
地道设计得精巧、合理,让敌人根本想不到,他们对地道中的情况一无所知,摸不着头脑,而冀中人民对地面上的情况却了如指掌。
爱国之情的诗句有哪些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扬子江》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塞上曲》
给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1.( )敌人来了,我们( )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
2.人藏在洞里,( )不气闷,( )不嫌暗。
3.( )进了活道,敌人( )过不了关口。
4.在地道里( )有“警戒洞”,( )有“迷惑洞”。
如果
就
既
又
即使
也
不但
而且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