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 课件(共6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 课件(共6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7 20:5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1)钱强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与同学打架,钱强的好朋友李辉看到后立即上去帮各式各样钱强。
(2)刘丰在体育课上扭伤了脚,林健送刘丰去医务室治疗,又回教室将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题抄下来,给刘丰送去。
(3)郑伟有道题不会做,想拿马捷的作业本抄袭。马捷不同意,而是给他讲解做题的方法,要他自己去做。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刘义庆, 南朝宋文学家,曾任荆州刺史,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世说新语》,笔记小说集,主要记载晋朝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是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门客编写的。
作者简介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诵读课文
准确读出下列生字。
俄而 雪骤
差可拟 无奕女
é
zhòu
chā


准确读出句子节奏
谢 太 傅 寒 雪 日 内 集
白 雪 纷 纷 何 所 似
撒 盐 空 中 差 可 拟
未 若 柳 絮 因 风 起
/ /
/ /
/ /
/ /
1.积累文言词语,在书上用▲标出疑难词语。
2.结合书下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
自学要求
字词积累
子侄辈
内集:
家庭聚会
儿女:
俄而:
不久,一会儿。
欣然:
高兴的样子
未若:
比不上
讲论文义:
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可拟:
讲解诗文
译 文 一个寒冷的冬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儿子和女儿讲解诗文。瞬间,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多了。”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探究质疑
2、文中的两个比喻你认为哪个更好?试说明理由。
3、“公大笑乐”一句不同的理解。
4、文末介绍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作用?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
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运用比喻,想像写作
归纳:平时写比喻句时最基本
的要做到“形似”
然后不断追求“神似”的境界!
拓展延伸
你能否试着说,一两句富有意蕴的句子。
陈太丘与友期
——《世说新语》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技巧:
1.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意思。
2.翻译。单音词变多音词(组词),人名、地名不用翻译。
3.背诵。理解性背诵(在能翻译的基础上进行逐段背诵)。
每一篇文言文必须上交的作业:1、抄原文加译文。(课后第一次交)
2、加点字的意思。(课后第二次交)
1.结合课下注释,识记文中重点字词意思,并能“一一对应、字字落实”地准确翻译全文;
2.能结合文中句子有理有据地评价文中人物,说出本文给你的启示;
3.准确背诵全文。
4.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目标:
与友期行
太丘舍去

尊君在不
zāi
相委而去
非人哉
友人惭

shě
fǒu
cán
Wěi
了解作者: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雅好文学,招纳贤士,并组织文人编著我国古代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全书分德行、言语、文学、方正等共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评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
1、自主学习,圈点勾画
2、合作探讨,交流疑问
3、解惑答疑,知识抢答
要求: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
读出停顿。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
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
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
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
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4人小组合作学习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
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
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相约同行。期,约定。
舍弃
正午时分
离开
才到。乃,才
玩耍
Fǒu,同“否”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丢下,舍弃
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回头看
抢答下列红体字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太丘舍去
4.去后乃 至
5.相委而去
6.下车引之
7.元方入门不顾
约定
舍弃

丢下、舍弃

回头看
8.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信用
到达
3.太丘舍去
离开
区别加红色的文言字词:
3、君与家君期日中
(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尊君在不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2、待君久不至
(“您”,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翻译句子: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太丘与朋友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还不见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来。
您和我的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您中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

补充文中省略的人物。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太丘

元方
家君
家君
尊君
尊君



揣摩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及其思想感情 ,尽量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 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询问,很客气
有礼貌,客气的说
愤怒,音调很高
声调不高,但义正言辞
1、课文中提到了几个人?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一个人?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2、文中讲到元方指出了友人的哪两点不是?他又是如何反驳的?
1、太丘是个诚实守信的人。 友人是不守信的人,缺乏修养、没有礼貌,还能知错就改。 元方是聪明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
2、抓住“信”和“礼”进行反驳。首先指出“友人”失约在先,是不守信用,其次指出友人不知反省,反而出言不逊,恶意攻讦(jié),是没有礼貌。针锋相对,言简意赅。
有人认为友人既已认错,元方应当原谅他,而元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友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
议一议
1.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2.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
拓展迁移 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通‘汝’)还,顾反为女杀彘(读音zhi四声,猪)。”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翻译:曾子(孔子的弟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着她哭。他的母亲说:“你回去,回来给你杀猪(吃)。”妻子从集市回来,曾子(正)准备抓猪来杀。妻子制止他说:“只是跟孩子的戏言吗。”曾子说:“孩子不能对他戏言啊。孩子什么都不懂,是向父母学习的啊,听父母的教导的。今天你欺骗他,是教导他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煮猪肉吃)。
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话才有信用。
[波斯]昂苏尔·玛阿里
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
[英]赫伯特
言不信者,行不果 。 ——墨子 民无信不立。 ——孔子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这些都是关于诚信的名言。
陈太丘与友期行, ,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门外戏。客问元方:“ ”答曰:“____________”
。”友人便怒:“ 。”元方曰:“ 。”友人惭,下车引之, 。
(三分钟)
1.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君:对对方的尊称;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2.不 通“否”
3. ①约定 ②离开 ③回头看
4.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来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的进入家门。
答案:
课堂小结: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诚实有信的人,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
太傅(   )    雪骤(   )
撒(   )盐 差可拟(   )
柳絮(   ) 谢道韫(   )
无奕(   ) 尊君在不(   )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
·

zhòu

chā

yùn

fǒu
返回目录
2.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3)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__
(4)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
·
··
··
·
文章的义理
相比
不久,一会儿
趁、乘
约定
·
返回目录
(7)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
(8)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___
·
·
·
·
舍弃

拉,牵拉
回头看
返回目录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尊君在不/ 元方入门不顾
B. 下车引之/ 君子之交淡如水
C. 相委而去/ 俄而雪骤
D. 则是无信/则是无礼
·
·
·
·
·
·
·
·
【点拨】A项,同“否”/无,没有;B项,代词,指元方/助词,的;C项,表顺承,可译为“就”/与“俄”连用,表不久,一会儿;D项,连词,均可译为“就”。
D
返回目录
4.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是 (  )
A. 未若/ 柳絮/ 因风起
B. 陈太丘/ 与友期/ 行
C. 谢太傅/ 寒雪日/ 内集
D. 君与家君/ 期日中
【点拨】B项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陈太丘/与友/期行。
B
返回目录
5.[语文要素 · 敬辞与谦辞]下列说法或语言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 新娘的父亲说:“各位亲友前来参加令爱的婚礼,我在此真诚地表示感谢!”
C. 王骁一进李老师的家门就高兴地说:“我初次登门拜访,您家真是蓬荜生辉啊!”
D. 毕业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A
返回目录
【点拨】B项,“令爱”在敬称他人的女儿时使用,对他人称自己女儿应使用谦辞“小女”;C项,“蓬荜生辉”形容贵客来访令主人感到增光不少,在此形容对方家,使用有误;D项,“惠存”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故选A。
返回目录
6. 填空。
(1)《世说新语》是由________(朝代)临川王________(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2)《咏雪》一文中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来比喻大雪纷纷扬扬飘下来的情景。
南朝宋
刘义庆
撒盐空中
柳絮因风起
返回目录
(3)《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返回目录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谢道韫)是谢太傅的长兄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返回目录
(3)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正午已过还没到,太丘丢下(他)而离开,(太丘)走后(那人)才到。
返回目录
(一)阅读《咏雪》,回答问题。
8. 下列选项中加点部分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情长
B. 俄而雪骤/ 暴风骤雨
C. 公欣然曰/ 不以为然
D. 差可拟/ 千差万别
一、课文研读










【点拨】A.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男女;B.骤:都是“急”的意思;C.然:……的样子/正确;D.差:大体/不相同。故选B。
B
返回目录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
返回目录
10. 作者在文末才交代谢道韫的身份,你认为这样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这样写使读者在不知道她是谁的情况下先领略她的才华,暗示她的不凡。这是一种未知其人先写其才的写作技巧,蓄势而发,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突出展现了谢道韫的人物形象
返回目录
【点拨】A.同行/指成行的文字/发生;B.过了,超过/过去/超过;C.拉,牵拉/招引/引用;D.都是“回头看”的意思。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回答问题。
11. 下列加点部分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与友期行 字里行间 祸不单行
B.过中不至 雨过天晴 矫枉过正
C.下车引之 呼朋引伴 引经据典
D.入门不顾 瞻前顾后 顾影自怜
·
·
·
·
·
·
·
·
·
·
·
D
·
返回目录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2)待君久不至,已去。
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
(我父亲)等您许久您没有来,(他)已经走了。
返回目录
13. 请简要概括【链接材料】中体现的“贤人”处世之道。《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对待友人的做法与【链接材料】中“贤人”的做法,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链接材料】颜子之不校①,孟子之自反②,是贤人处③横逆④之方。
(节选自《围炉夜话·第四九则》)
【注释】①校:计较。②反:反省。③处:相处,交往。这
里也可以理解为自处。④横逆:蛮横不讲理。
返回目录
“贤人”处世之道:与蛮横不讲理的人交往,不要与之计较,要进行自我反省。
示例:我更赞同陈元方的做法。因为“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还态度恶劣,元方必须要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原则的一种体现,也是给“友人”的教训。而贤人的做法则过于忍让。
返回目录
【点拨】【链接材料】的意思是:遇到有人冒犯时,颜渊不与人计较,孟子则自我反省,这是君子在遇人蛮横不讲理时的自处之道。由此可知,“贤人”处世之道是:遇人蛮横不讲理时不计较、自我反省。陈元方据理力争,指斥对方不守时、不讲信用、没有礼貌。这两种情况各有优劣,赞同哪一种均可,言之有理即可。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