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1《论语》十二章 精品课件 (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1《论语》十二章 精品课件 (共4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7 20:5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论语》十二章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 庙
孔 林
孔 府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论(lún)语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亦说(yuè)乎
不逾矩(yú)(jǔ)
三省(xi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
曾(zēng)子 一箪(dān)食
曲肱(gōng)而枕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亦:也
“说”通“悦”高兴
朋:志同道合的朋友
乐:快乐
而:却,表示转折
愠:生气,恼怒
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段解:主要谈学习的方法,学习的乐趣和为人态度)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日:每天
为:替
谋:谋划,办事
忠:尽心力
信:真诚,诚实
三:多次
省:自我检查,反省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习:复习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段解:强调治学的人必须重视品德修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有”通“又”
志:立志
立:站立,这里指能独立做事。
惑:迷惑,疑惑
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从心所欲:随心所欲
逾:越过,超过
矩:规矩,规范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段解:本章孔子自述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温:温习
可以:可以凭借
故:学过的知识
为:做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段解:讲学习方法,强调温故而知新)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段解: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结合)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贤哉,回也
一箪食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品德高尚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堪:忍受
乐:乐观
回:颜回(人名)
翻译:∶“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
(段解:孔子赞扬颜回坚持学习而贫贱不移的精神)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知道,了解
好:爱好
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乐:以······为乐趣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段解:这一章阐述了读书人求学问的态度,以求学为乐)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饭:吃(名词用作动词)
水:冷水
曲:弯曲
肱:胳膊
义:遵守道义
于:对,对于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段解:讲人的道德修养,不取不义之财,提倡“安贫乐道”)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必:一定
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择:选择
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从:跟随,这里指学习
翻译:孔子说:“很多人同行之时,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段解:讲学习态度,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川:河,河流
逝:流逝
斯:这,指河水
舍:舍弃
翻译:孔子立于河边感叹道:“时间犹如流水一般消逝,日夜不停。”
(段解:教育弟子要珍惜时间)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军队的统称
夺:改变
匹夫:普通人,男子汉
志:志向
翻译: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一个人的志向不能改变。”
(段解:这句目的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博:
笃:忠实,坚守
切:恳切
仁:仁德
翻译: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段解:这提到的是学习方法,“博学而笃志”。)
古今异义词
可以 古义 可以凭借
今义 表示能愿的动词
水 古义 冷水
今义 泛指水
朋 古义 志同道合的人
今义 朋友
信 古义 真诚,诚实
今义 相信,信用
表示顺接
表示转折
表示修饰关系
表示并列关系
“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种:
表示承接关系
学而不思则罔
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  )语     不亦说(  )乎
不愠(  ) 三省(  )
罔(   ) 殆(  )
一箪(  )食 曲肱(   )
不逾矩(    ) 笃(  )志
1. 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
·
·
·
·
·
·
·
lún
yuè
yùn
xǐng
wǎng
dài
dān
ɡōnɡ
··
·
yú jǔ

返回目录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逾矩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气,恼怒
·
·
·
··
·
自我检查、反省
竭尽自己的心力
越过法度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疑惑
·
返回目录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8)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
(9)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
(10)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喜爱,爱好
好的方面,优点
改变
坚定
返回目录
3.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说”同“悦”,愉快。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返回目录
4. 文言文中的“而”主要作连词用。有时表顺承,有时表转折,有时表并列,等等。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而”字各属于哪种用法。
(1)切问而近思__________________
(2)三十而立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
表并列。
表顺承。
表转折。
返回目录
5. 根据提示内容填空。
(1)[2022·南充]《〈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运用对比的手法,强调一个人不能改变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党校2013 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引用《论语》中的话来说明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军可夺帅也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匹夫不可夺志也
返回目录
(3) [2022·江西]某同学因被他人误解而生气时,《〈论语〉十二章》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以宽慰他。
(4)“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身边。”岁月如歌,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正如孔子所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原句填写)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返回目录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论语》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它与《孟子》《春秋》《中庸》合称“四书”。
B. 在古代,对一些年龄有特殊的称法,如十五岁被称为“志学之年”,“而立之年”是三十岁,“不惑之年”是四十岁。
C.《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理念。
D. 孔子,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后人尊称为“至圣”,与孟子并称“孔孟”。
A
【点拨】不是《春秋》而是《大学》。
返回目录
7. 下列加点部分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阅读课文,完成题目。
A.为人谋而不忠乎  图谋不轨
B.传不习乎 习以为常
C.一箪食 箪食壶浆
D.匹夫不可夺志 巧夺天工
·
·
·
·
·
·
·
·
A
一、课文研读
【点拨】A项,谋划/谋划;B项,复习/习惯;C项,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也有用芦苇制成的/用箪装饭;D项,改变/胜过。
返回目录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返回目录
9. 下面语句中“乐”的含义是否相同?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①不亦乐乎
②回也不改其乐
③乐亦在其中矣
返回目录
第①句与②③句不同,②③句相同。第①句中的“乐”是快乐的意思,因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而感到快乐。第②句中的“乐”指“乐趣”,就算吃着简单的饭食,住在简陋的巷子里,颜回也不改变自己的乐趣。第③句中的“乐”也指乐趣,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也感到有乐趣。
返回目录
10. [思维能力]儒家学说在“修身”方面有很多见解,请结合课文与下面两则【链接材料】,谈谈我们应该怎样修身。
【链接材料一】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公孙丑下》)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
返回目录
【链接材料二】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①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②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释】①尝:曾经。 ②轩:古代大夫以上乘坐的车。冕:礼帽。这里的“轩冕”二字只取“轩”义。
返回目录
①不怨天尤人,不迁怒于他人。②要经常反思自己,提高自身修养。③要经受起困苦、贫穷的考验,不在物质上过分追求。④要有坚定的志向。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