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设计
赵芝芹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榆”等4个生字,掌握“畔”和多音字“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想象、诵读体验作者的思乡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的意境。
教学难点:从文字中读出画面,实现诗情画意的融合。
三、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初著名词人,为康熙朝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纳兰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康熙十五年。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纳兰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便写下了《长相思》这首词。
(二)检查预习
1.你发现《长相思》与本课前两首古诗有哪些区别呢?
教师:和四年级学的《清平乐 村居》一样是一首词,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
2.“长相思”是词牌名,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词牌名,你想读出怎样的情感呢?试着读一读。
3.检查朗读
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词。老师再指名朗读。
老师出示标出节奏的词,全班齐读这首词。
4.结合注释学习生字。
师补充小常识:榆关是现在的山海关。山海关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处,是明长城最东端的关隘,故而被称为“天下第一关”,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修筑现有关隘,山海关成为地理分界,该关口以东区域被称为“关外”。
(三)初步感知诗词
1.默读词,读完后同桌互读,读通读熟。
2.师:同学们已经把这首词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但这还不够,还要读得有情有味才可以,这就需要我们读懂词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3.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自学这首词,想想这首词的大意。
4.小组交流自己的理解。
(四)品读诗词。
1.词中“山一程,水一程”和“风一更,雪一更”中的四个“一”字,说说你的理解。
康熙21年,纳兰性德作为御前一等侍卫,随皇上从北京出发,出山海关去长白山祭祀,这期间他们岂止翻过一座山,跨过一条河,“山一程,水一程”指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从这“一程”又“一程”中读出这是怎样的征途(板书:征途)? 告别了家乡,告别了亲人。纳兰性德他们风餐露宿,走了一程又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和 “山一程,水一程”一样,这儿指的是一整夜风雪交加。
2.师:同学们的理解让我感受到了将士们一路上的艰辛,感受到了背后的动态描写。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首词,把我们的理解融入到朗读当中。
3.结合插图理解上阕中“千帐灯”的数字“千”
师:“夜深千帐灯”,在关外的夜晚,这一个又一个的营帐,灯火通明,多么壮观呀!
4.这“千帐灯”既是上阕的高潮,又是对下阕的转换,请同学们带着这种理解和想象,读一读上阕,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5.请读读下阕,你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6.大家想象一下:出征前,在他的故园会有什么样的情景呢?学生交流。
7.师:现实生活当中是行军路上的崇山峻岭,风雪交加,而回忆当中却是故园的宁静祥和,温暖舒适。同学们,在词的下阕当中,你还从哪里感受到词人的这种思乡之情呢?
8.说说对“聒碎”理解。学生回答后,让学生读出自己看到的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
他多么希望可以梦回故园,感受这份温馨、宁静、祥和,可是现在,却被吵得乡心破碎,乡梦难圆。
9.感受到了词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读这首词。
(五)指导背诵。
听到同学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行军路上的艰辛,仿佛体会到主诗人的浓浓思乡之情,同学们,我们能不能想象着当时的情景来背诵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