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化石吟(课件+学案+课文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21.化石吟(课件+学案+课文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01 09:49:28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你看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
友情提示:
达尔文就是以大量的化石为依据,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否定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观点。
学习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热身:
●请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张锋”的名言、诗句和故事:
示例:故事:
张锋,1985年辽宁大学化学系无机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1985—1993年在辽宁大学化学系任教, 1985—1987年任助教,1987年晋升讲师,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2年9月—1993年9月在北京语言学院出国部参加国家教委日语培训班并通过选拔考试。1993—1994年国家教委公派赴日留学。1994—1998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日本名古屋大学理学部生物无机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
作者简介:
张锋,国家级教授,理学博士。1982年辽宁大学化学系有机专业毕业。1993—1994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理学部化学科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室做访问学习。1998年3月获博士学位后回国。1998年3月至今在辽宁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1999年8月晋升教授。现用笔名雨岩、风涛。当代诗人,科普工作者。代表作有:小诗《本草纲目》。译著有《黑猩猩在召唤》《神秘的黑猿国》等。其诗作被称为第三代诗歌。本文选自《科学24小时》1982年第2期。
激情导入: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研究这些化石,从中发现了亿万年前像奇迹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什么是化石?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叫化石。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进化,二是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张锋先生一同走进《化石吟》。
二、认定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3.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夯实基础:
1.给加色字注音:
奇幻( ) 裹藏( )
葱茏( ) 卓越( )
骸骨( ) 潜行( )
躯壳( ) 档案( )
猛犸( ) 悄然( )
huàn
guǒ
cōng lóng
zhuó yuè
hái
qián

dàng

qiǎo
奇幻:
进化:
乌有:
潜行:
裹藏:
太古:
引颈长吼:
葱茏:
幽雅:
叹服:
海枯石烂:
日转星移:
2.解词:
出人意料的,充满变幻的。
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变化。
虚幻,不存在。
在水面以下行动。
缠绕着藏起来。
远古时代。
伸直脖子大声吼叫。
(草木)青翠茂盛。
幽静而雅致。
称赞而佩服。
形容经历很长时间。
形容发生极大的变化。
四、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听名家泛读,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
2.仿读课文,理出课文结构。(标注在课本上)
分为三层:
第一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第二层(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
第三层(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第2课时
一、研读文本(新课导入略):
问题探讨:
1.题目“化石吟”的“吟”是什么意思?
“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化石吟”就是赞颂化石的抒情诗。
2.第一、二节连续用了六个问号,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连续不断地问句表现出作者对科学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作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象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3.“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本节中“你”具体指代什么?能否改成“他”,为什么?
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你”具体指代化石。不能改。因为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亲切自然。而“他”却无此效果。
4.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指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5.“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长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上的皱纹,说明化石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这样设喻,生动形象,将抽象的事理具体化。
6.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表达了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生命是在不断地延续,是由低级向高级演化的。赞叹着大自然的神奇,人类的伟大。
7.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你展开想象。
①生命的起源:
大约在46亿年前,地球刚刚形成。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天空中赤日炎火,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溢。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海水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②生物进化的历程:
原始的生命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叶绿素的原始藻类植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叶绿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这些藻类植物和原始单细胞动物就分别成为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
③人类的出现:
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树上生活。后来,地球上一些地区,气候变得干燥了,森林减少了。在这些地区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下到地面上来寻找食物,经过漫长的年代,它们就逐渐进化成了现代的人类。仍然生活在森林里的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有的灭绝了,有的就逐渐进化成现代的类人猿。
8.“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沉睡了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 ,所谓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 。古代生物虽已死亡,其肉体经过亿万年早就化为乌有,但它们作为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是实实在在的,有这些深埋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在这些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有机物的残余不就是生命的信息吗?
9.说说诗中第1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排比的修辞。通过连续的四个问句,增强语势,富有强烈的节奏感,也表现了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开启了读者想象与联想的阀门。
10.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七节是对第二节的回答,构成前后照应的关系。“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否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话了”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前有提问,后有回答,有放有收,这样写,使全诗结构完整而又严谨。
二、把握主旨:
《化石吟》是科学诗,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许多物种相继灭绝,但化石保留了下来,是生命之躯曾经存在的明证。同时它又是抒情诗,通过赞美化石从而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三、拓展延伸:
1.阅读《鱼化石》一诗,完成文后问题。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察队员,
在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即使死亡,
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完)
※作者艾青,1957年被打为“右派”,诗人从此从社会上消失,1978年复出后,对漫长的人生进行思考,他的灵感从鱼化石上找到了流溢口。
1.本诗的前两节通过作者的想象,写出了鱼化石的( )。
来历
2.本文运用了几处对比,把鱼儿生前的( )与成化石后的压抑、痛苦作对比;把化石形态的( )与实质的不能动弹作对比;把化石的( )与运动作对比,寄托了作者对化石( )的思想感情。
自由活泼
栩栩如生
绝对静止
同情
3、作者写鱼化石其实就是在写 ( ),篇末表现诗人 ( )的思想感情。
他自己的遭遇
勇于斗争
2.如何尽可能地去保护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而不是让后世的人们在博物馆去慨叹、遐思?请你参观或查阅资料后,写一点感想。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1.化石吟》学习方案
辽宁省丹东东港市黑沟学校 乔德生
学习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热身:
请收集有关“张锋”的名言、诗句和故事:
作者简介:
张锋,国家级教授,理学博士。1982年辽宁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学化学系有机专业毕业。1993—1994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理学部化学科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室做访问学习。1998年3月获博士学位后回国。1998年3月至今在辽宁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1999年8月晋升教授。现用笔名雨岩、风涛。当代诗人,科普工作者。代表作有:小诗《本草纲目》。译著有《黑猩猩在召唤》《神秘的黑猿国》等。其诗作被称为第三代诗歌。本文选自《科学24小时》1982年第2期。2-1-c-n-j-y
激情导入: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中,随着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研究这些化石,从中发现了亿万年前像奇迹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什么是化石?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叫化石。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进化,二是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张锋先生一同走进《化石吟》。【出处:21教育名师】
二、认定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3.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夯实基础:
初读(预习)课文,扫清障碍:
1.给加点字注音:
奇幻( ) 裹藏( ) 葱茏( ) 卓越( )
骸骨( ) 潜行( ) 躯壳( ) 档案( )
猛犸( ) 悄然( )
2.解词:
奇幻:
进化:
乌有:
潜行:
裹藏:
太古:
引颈长吼:
葱茏:
幽雅:
叹服:
海枯石烂:
日转星移:
四、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听名家泛读,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
2.仿读课文,理出课文结构。(标注在课本上)
第2课时
一、研读文本(新课导入略):问题探讨:
1.题目“化石吟”的“吟”是什么意思?
2.第一、二节连续用了六个问号,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本节中“你”具体指代什么?能否改成“他”,为什么?21·cn·jy·com
4.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5.“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6.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7.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你展开想象。
8.“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沉睡了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9.说说诗中第1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10.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把握主旨:
《化石吟》是科学诗,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奇景象,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许多物种相继灭绝,但化石保留了下来,是生命之躯曾经存在的明证。同时它又是抒情诗,通过赞美化石从而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21cnjy.com
三、拓展延伸:
1.阅读《鱼化石》一诗,完成文后问题。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察队员,
在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即使死亡,
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完)
※作者艾青,1957年被打为“右派”,诗人从此从社会上消失,1978年复出后,对漫长的人生进行思考,他的灵感从鱼化石上找到了流溢口。21教育网
1)本诗的前两节通过作者的想象,写出了鱼化石的 。
2)本文运用了几处对比,把鱼儿生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 与成化石后的压抑、痛苦作对比;把化石形态的 与实质的不能动弹作对比;把化石的 与运动作对比,寄托了作者对化石 的思想感情。www.21-cn-jy.com
3)作者写鱼化石其实就是在写 ,篇末表现诗人 的思想感情。2·1·c·n·j·y
2.如何尽可能地去保护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而不是让后世的人们在博物馆去慨叹、遐思?请你参观或查阅资料后,写一点感想。21·世纪*教育网
教学反思:
《21.化石吟》学习方案参考答案
学习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热身:示例:故事:
张锋,1985年辽宁大学化学系无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1985—1993年在辽宁大学化学系任教, 1985—1987年任助教,1987年晋升讲师,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2年9月—1993年9月在北京语言学院出国部参加国家教委日语培训班并通过选拔考试。1993—1994年国家教委公派赴日留学。1994—1998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日本名古屋大学理学部生物无机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www-2-1-cnjy-com
二、认定目标:略
三、夯实基础:
1.给加点字注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四、整体感知:
2.仿读课文,理出课文结构。(标注在课本上)
分为三层:
第一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第二层(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
第三层(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第2课时
一、研读文本(新课导入略):问题探讨:
( http: / / www.21cnjy.com )
7.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你展开想象。
①生命的起源:
大约在46亿年前,地球刚刚形成。那时候地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温度很高,天空中赤日炎火,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溢。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海水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②生物进化的历程:
原始的生命由于营养方式的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叶绿素的原始藻类植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叶绿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这些藻类植物和原始单细胞动物就分别成为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  21*cnjy*com
③人类的出现:
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猿,最初,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树上生活。后来,地球上一些地区,气候变得干燥了,森林减少了。在这些地区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下到地面上来寻找食物,经过漫长的年代,它们就逐渐进化成了现代的人类。仍然生活在森林里的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有的灭绝了,有的就逐渐进化成现代的类人猿。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把握主旨:略。
三、拓展延伸:
1.阅读《鱼化石》一诗,完成文后问题。
1)本诗的前两节通过作者的想象,写出了鱼化石的 。
参考答案:来历
2)本文运用了几处对比,把鱼儿生前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与成化石后的压抑、痛苦作对比;把化石形态的 与实质的不能动弹作对比;把化石的 与运动作对比,寄托了作者对化石 的思想感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参考答案:自由活泼 栩栩如生 绝对静止 同情
3)作者写鱼化石其实就是在写 ,篇末表现诗人 的思想感情。【来源:21cnj*y.co*m】
参考答案:他自己的遭遇 勇于斗争
2.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10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0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