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3中考语文五年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7 文学文化常识(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3中考语文五年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7 文学文化常识(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8 08:4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2023中考语文五年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7 文学文化常识
1.(2023·邵阳)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端午节到了,人们通过插艾叶、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来重温传统习俗。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寒舍”“惠存”都是谦辞,“赐教”“垂问”都是敬辞。
C.《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句,“黄发”用来指老人,“垂髫”用来指小孩。
D.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有雍容华美的京剧、典雅精致的昆曲、轻柔灵秀的越剧、活泼风趣的川剧、淳朴明快的黄梅戏等。
2.(2023·本溪)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 篇。
B.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虽有嘉肴》《富贵不能淫》均出自《孟子》。
C.《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元代文学家。山坡羊,曲牌名。
D.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是《登飞来峰》的作者。
3.(2023·牡丹江)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B.《战国策》是东汉刘向根据春秋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
C.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D.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4.(2023·沈阳)学校开展“经典阅读”活动,下面是晓嘉同学做的读书笔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柳宗元创作的《小石潭记》。
B.《西游记》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其中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等都很精彩。
C.《简·爱》中简·爱勇敢地爱上了与自己地位悬殊的罗切斯特,她坚信每个人在精神和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D.《水浒传》的艺术成就之一是塑造了大批鲜活的英雄形象,如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青面兽林冲等。
5.(2023·贵州)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作品,选自《陶庵梦忆》。
B.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成人。
C.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代表作有《女神》《星空》等。
D.马克 吐温是英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
6.(2023·包头)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C.烽火,古时是指边防报警的烟火,“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用来借指战事。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君与家君期日中”的“家君”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7.(2023·孝感)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热烈粗犷”“构思巧妙”“出现故障”“密得不透气”“生日礼物”几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相同。
B.“困在山洞里的那个老人艰难地吃下了最后一块饼干”句中“困在山洞里”是定语。
C.《曹刿论战》节选自《左传》。《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D.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共四联。一般来说,律诗三、四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律诗要求全诗同押一个韵,限平声韵。
8.(2023·绥化)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及语法知识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旧时为了对某人表示尊敬,不直呼其名,叫做“避讳”。
B.《愚公移山》《杞人忧天》均选自《列子》,《列子》中还有很多寓言,如“九方皋相马”“穿井得一人”“歧路亡羊”等。
C.“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这是一个选择复句。
D.“前仆后继”“侃侃而谈”“心有灵犀”“活得精彩”这四个短语类型分别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补充短语。
9.(2023·龙江)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其主要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B.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汗青”指史册,“青鸟”指信使,“瀚海”指大海,“蛾眉”指女子。
C.我国历史上曾用干支纪年与皇帝年号纪年。“崇祯五年”为皇帝年号纪年;“丙辰中秋”中的“丙辰”为干支纪年,“丙”属天干,“辰”属地支。
D.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吉檀迦利》《致大海》等。
10.(2023·临沂)小文同学搜集到一组“君子自强不息”的人物,下列与“自强不息”主题不符的一项是(  )
A.祖邀,素有大志,为图强报国,闻鸡起舞。曾率部北伐,收复了中原大片国土。
B.范仲淹,命运多舛,2岁丧父,成年后外出求学,睡觉不脱衣,断齑画粥,专心学习,成了宋代治世名臣。
C.王祥,继母待他不好,但继母生病时他仍悉心侍奉。继母去世,他悲痛致病。王祥至孝,留下了卧冰求鲤的美谈。
D.史铁生,21岁双腿瘫痪,47岁患尿毒症,仍笔耕不辍,创作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二百万字的作品。
11.(2023·滨州)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豪放派词人代表。我们在初中课本上学过他的《记承天寺夜游》《江城子·密州出猎》《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定风波》。
B.“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和韩愈的《马说》。
C.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请教他人时常说“赐教”,询问别人的年龄时常说“贵庚”,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12.(2023·株洲)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诗三百首》原是为儿童学诗而编的“家塾课本”,选篇精当,雅俗共赏。
B.早期长篇小说如《红楼梦》具有英雄传奇色彩,直到《水浒传》才完全改变。
C.《儒林外史》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了普通士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D.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现在还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13.(2023·衡阳)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周敦顾,字茂叔,北宋哲学家。他的作品《爱莲说》以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对莲花的赞美,来表达洁身自爱的人生追求。
C.中国古代对不同年龄的表述,颇有特色。如用“黄发垂髫”来借指老人和小孩;男子二十岁称“弱冠”,女子十五岁为“及笄”。
D.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新闻注重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
14.(2023·新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论战》选自《战国策》。《战国策》主要记录战国时期诸多谋臣策士的谋略议论,由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而成,分国编次。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是公认的语言大师,作品文字通俗朴素。主要作品有小说《四世同堂茶馆》,话剧《骆驼祥子》《龙须沟》等。
C.《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一篇典范的说理文章,作者雨果,英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常见的谦辞有“家父”“见教”,敬辞有”“令尊”“劳驾”等。
15.(2022·襄阳)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实行垃圾分类处理是襄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举措。”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B.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代表剧种有昆曲、京剧、越剧、川剧、黄梅戏等。
C.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醉翁亭记》是其脍炙人口的名篇。
D.“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这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依次是“名词”“动词”“名词”。
16.(2022·荆门)下列关于文学文化知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许多表述年龄的说法具有形象性。如“垂髻”指小孩,“花甲”指六十岁。“加冠”指男子年已二十岁。
B.赤于之心,家国情怀;古今墨客,概莫能外。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饱含了收复失地、重拾山河的豪情;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用“嘶哑的的喉咙”唱出了“我对这土地爱得得深沉”的真情。
C.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本依据,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旁白、独白和舞台说明组成。其中,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排练需要,仅提供给导演的说明性的文字。
D.伟人的人格魅力在文学家的笔下光芒永驻。茨威格在《列夫 托尔斯泰》中,通过对托氏眼睛的描绘,展示出托氏“天才灵魂”的深邃、伟大,字里行间洋溢着仰慕、崇敬之情;艾芙 居里在《居里夫人传》中,展示了居里夫人忙碌的身影,让人感受到科学发现的艰辛,更领略到科学家身上坚守的品质与乐观的人格。
17.(2022·日照)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府,本是音乐机构,由它搜集整理的诗歌称作“乐府诗”。后北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木兰诗》和《十五从军征》均出自这部诗集。
B.古诗文中有一些常用称谓,如丝竹,本是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音乐;干戈,本是两种兵器,代指战争;社稷,本是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
C.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他在《岳阳楼记》中提出的“先忧后乐”思想表现了其博大胸怀和宏大抱负。
D.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樱桃园》等,与莫泊桑和马克·吐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18.(2022·烟台)下列各项有误的一项是(  )
A.传统戏曲虽日趋小众化,但许多术语却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留下抹不去的痕迹,如“一板一眼”“科班”“叫板”“亮相”“捧场”等。——这个说法是准确的。
B.《红楼梦》与《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二人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贯、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这个文学常识的表述是准确的。
C.疫情防控关系到国计民生,各地医护工作者、志愿者冲锋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任劳任怨,筑起保障国泰民安的钢铁长城。——这句话中加点成语运用是恰当的。
D.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国图艺术中心开展了《光影中的名著》等公益展映活动,以影视、音乐等形式发挥视听服务阵地的作用。——这句话的标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
19.(2022·无锡)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史称“诗仙”。
B.蒲松龄,清代小说家,世称“聊斋先生”,著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C.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汉水的南面。
D.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礼仪,如“持兵揖”中的“揖”指“拱手行礼”。
20.(2022·大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阊,居民聚集处。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间,贫者居住间左,富者居住闻右,故以“闻左"来指代贫苦人民。
B.庄子,名周,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C.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杜工部集),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D.《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小说描绘了奇幻的海底世界,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21.(2022·六盘水)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演的戏,在江南尤为盛行。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吴承恩。
C.《最苦与最乐》《敬业与乐业》均出自我国著名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
D.高尔基是苏联作家,其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22.(2022·济南)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的“燕雀”原指天鹅,这里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B.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是古代学官名。
C.古时住宅旁边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
D.古代报时常用辰牌、中牌等字样来指时间。辰时,相当于上午七时至九时。
23.(2022·湖南)[活动五:话常识]校学生会正在举行“文学文化常识我知道”抢答赛,下面是选手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方式惊艳开场。二十四节气中,“立春”过后的节气是“雨水”。
B.自古以来中国在称谓上谦敬有别。比如,谦辞有“拙见”“敝人”“鄙见”“奉劝”等,敬辞有“惠赠”“赐教”“尊君”“久仰”等。
C.《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中的“天启壬戍”指天启壬戌年,为干支纪年法。
D.守岁、竞舟、赏月、登高习俗,对应的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
24.(2021·潍坊)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
B.《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春秋时期史官左丘明所著,与《史记》《资治通鉴》一样都采用了编年体的史书体例。
C.我国古代常用“迁”指调动官职,“左迁”“迁谪”都表示降职贬官。如“王昌龄左迁龙标”即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
D.“伯”“仲”“叔”“季”分别指兄弟排行中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或最小的),成语“伯仲之间”比喻不相上下,优劣难分。
25.(2021·遵义)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树增的长篇纪实文学《长征》,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
B.史铁生是一位特殊的作家,长年患病,一直在和病魔抗争,却创作了《命若琴弦》《合欢树》等优秀作品。
C.古人所讲的古体诗,又可称为古诗或古风,汉魏以后的五七言乐府古辞、新乐府、律诗等都属于古体诗。
D.“征蓬出汉塞”中的“征蓬”指飘飞的蓬草。因其遇风飞卷、漂泊无依的特点,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26.(2021·南充)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下列短语都是主谓短语:太阳升、老师讲课、我们高兴、生日礼物。
B.演讲的类型很多,但大都要有鲜明的观点、明确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
C.古人用辞谦敬有别,例如:垂询、高见、奉陪、劳驾是敬辞,家慈、拙见、鄙人、见教是谦辞。
D.张桂梅校长对工作认真负责,虽然身患多种严重疾病,但她无时无刻都牵挂着大山深处的女孩子们,她是教育脱贫的最美践行者。(否定不当,应把“无时无刻都”改成“无时无刻不”)
27.(2021·泰安)下列对有关文化知识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小说以孙悟空降妖除魔为主线,讲述了许多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故事。
B.《望岳》中的“齐鲁青未了”描绘了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的景象。齐鲁,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泰山以南为齐国,泰山以北为鲁国。
C.《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1937年在伦敦首次出版。该书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
D.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本依据,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旁白、独白和舞台说明组成。其中,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排练需要,提供给导演的说明性文字。
28.(2021·新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鲁迅盛赞这部作品是“史家绝唱,无韵之离骚”。
B.《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作品,“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郭沫若曾称赞他“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C.《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代表人物,被誉为“民族魂”。
D.古代地理中,山南水北为阳,因此“汉阴”指汉水的北岸。古代座次也讲究方向,座位以西为尊,主东宾西。
29.(2021·云南)下列有关书法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行笔雄浑、筋骨劲健,颜书丰腴,柳书清瘦,故称“颜筋柳骨”。
B.行书一般用笔灵活,笔法简便,具有流动之美;楷书则用笔规范,一丝不苟,给人端庄厚重的美感。
C.汉代最流行的书体是隶书,代表作有《张迁碑》《礼器碑》,最著名的书法家有蔡邕、张芝和李斯。
D.欧阳询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宗法王羲之、王献之,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一家。
30.(2021·遂宁)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周末,妈妈让我给弟弟讲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愚公移山》。
B.小李把自己的作文交到老师手上说:“老师,请欣赏敝人的大作!”
C.韩愈升职后,在去往潮州上任的路上,写下了有名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D.端午将至,我班排演了郭沫若的独幕剧《屈原》来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31.(2021·广安)下列各项表述错误一项是(  )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他的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
B.《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林》第四十回。《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水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叫作“阳”。如“河阳”指黄河南岸,“汉阴”指汉水北岸。
D.古代称谓有谦辞和敬辞的区别。谦辞如:家严、小店、拙见、寒舍;敬辞如:令爱、垂念、高朋、贵庚。
32.(2021·达州)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二者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B.劈波斩浪、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疫情蔓延、多边主义,分别是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见谅”属于谦辞,“惠存”“垂询”“贵庚”属于敬辞。
D.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它交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服装,所需的道具、布景,提示人物的表情、动作等。
33.(2021·枣庄)下面有关文学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社戏》、散文《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和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名篇。
B.“记”是古代一种文体,用来记事、记游、状物或表达情感,如《礼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都是现代诗;郭沫若的《屈原》是话剧剧本。
34.(2021·威海)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B.《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一句中的“天启壬戌”是天启壬戌年,为干支纪年法。
C.《愚公移山》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南岸,“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35.(2021·深圳)选择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  )
A.“花团锦簇”“环境宜人”都是补充短语。
B.“灿烂″“热闹”“鲜艳夺目”,这三个词的词性都是形容词。
C.“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出自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卜算子″是词牌名。
D.“她撇开女子的娇羞尽情绽放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赛雪。”使用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36.(2021·安顺)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尊称别人的父亲为“尊君”“令尊”,谦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
B.《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其中。
C.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回延安》《春》和《背影》都是他的代表作品。
D.《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37.(2021·临沂)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尊称对方的父亲可用“尊君”“令尊”,谦称自己的父亲可用“家父”“家君”。
B.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与弟子所著的《孟子》与《大学》《中庸》《礼记》并称为“四书”。
C.《白杨礼赞》的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春蚕》以及《蚀》三部曲等。
D.普希金对俄国文学的发展影响巨大,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38.(2020·台州)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敬辞的一项是()
A.撇得那长老孤孤零零,点头自叹,悲怨不已,道:“这厮!这等不受教海!我但说他几句,他怎么就无形无影的,径回去了?——罢!罢!罢!”《西游记》
B.何涛道:“好汉!小人奉上命差遣,盖不由己。小人怎敢大胆要来捉好汉!望好汉可怜见,家中有个八十岁的老娘,无人养赡,望乞饶恕性命则个!”——《水济传》
C.瑾曰:“贤弟既到江东,如何不来见我?”孔明曰:“弟既事刘豫州,理宜先公后私。公事未毕,不敢及私。望兄见谅。”《三国演义》
D.尹元叹道“此话提起甚长。今日难得海外幸遇。此间说话不便,寒舍离此不远,贤契如 不弃嫌,就请过去略叙一叙。”——《镜花缘》
39.(2020·遂宁)下列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果说,王维的诗歌彷佛是新鲜的空气,轻盈而透澈;那么,李白的诗歌则是长风巨浪,波澜壮阔。
B.李霞在网课期间创作了一首关于武汉抗疫的七言律诗发表在校刊上,按每个字1元钱的标准来计算稿费(不含标题),她可以得到28元。
C.舞台说明是剧作家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它会交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语言、服装,所需的道具、布景,提示人物的表情、动作等。
D.《儒林外史》将科举制度作为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书中的周进,被吹捧为能作“天地间之至文”,竟连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是谁都不知道,而就是这样一个无知之徒,一旦中举,立刻成为众人艳美的对象,集名利于一身。
40.(2020·南充)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著名诗人艾青重回诗坛之后,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品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我 爱这土地》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B.要保证口罩的合格生产,熔喷布质量是重要条件。(“质量”一词本身包含好与坏两方面, 句中“合格生产”与“质量”犯了一面对两面的语病)
C.闾,居民聚居处。古代以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故以“闾左”来指代贫苦人民。
D.新闻特写与消息都是新闻体裁。两者差异在于,新闻特写往往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消息则主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41.(2020·聊城)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律诗一般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B.“一箪食,一豆羹”中的“箪”“豆”是古代盛饭的器物,“觥筹交错"中的"觥”“筹”是指酒杯。
C.《左传》《战国策》《史记》分别是编年体、国别体和纪传体史书。
D.小说中的少年形象往往让我们难忘。如:《驿路梨花》中的哈尼小姑娘、《社戏》中的双喜、《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和《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若瑟夫。
42.(2020·滨州)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征蓬"指远行之人,“大雁”“青鸟”指信使,“瀚海”指大海,“阴”指山北水南。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和“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中的“布衣”,意思都是平民,指没有功名或没有官职的人。
C.《史记》长于记人,在本纪、世家、列传中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如周亚夫、唐雎等。班固赞其“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D.初中阶段,我们陆续学习了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社戏》、小说《故乡》《孔乙己》,被他弃医从文人生选择所体现出的爱国情怀深深折服。
43.(2020·齐齐哈尔)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C.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普希金,法国诗人。代表作有《自由颂》等。
44.(2020·绥化)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和它有关的诗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
B.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请教他人时常说“赐教”,询问别人的年龄时常说“贵庚”。
C.《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茅盾,《老王》是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的一篇散文。
D.《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为《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45.(2020·郴州)以下是一位80后爸爸的生日家庭聚会感言,填入括号内准确的一项是(  )
各位亲爱的家人,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之间,我就步入_____之年。我很开心,因为你们,我感到了生活的幸福美好,但是作为家中的顶梁柱,我也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相信我,我将“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与大家一起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最后,祝我至亲至爱的家人永远健康平安。谢谢!
A.而立 B.耳顺 C.花甲 D.不惑
46.(2020·襄阳)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中国古代有许多自强不息的故事,如“范仲淹闻鸡起舞”“祖逖断齑画粥”等。
C.“为了防止疫情反弹,市防控中心要求全市各单位制定更加严格的防控措施。”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D.“他在网课学习期间没有耽误一节课。”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没有耽误课”。
47.(2020·赤峰)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代表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等。
B.《逍遥游》出自《庄子》。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C.古人常以“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D.《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48.(2020·沈阳)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入,东晋诗人。我们学过他的《饮酒》和《桃花源记》。
B.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三”独具魅力。名著《西游记》中有“三调芭蕉扇”,《水浒传》中有“宋江三败高太尉”;成语中有“三山五岳”“三顾茅庐”等。
C.《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经历了苦难的童年,外祖父吝啬而残暴,幸好有外祖母和两个舅舅关爱他。
D.《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文中提到作者仇猫的原因之一是隐鼠之死。
49.(2019·台州)我国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号纪年。下列选项中所用的纪年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庆历四年春(《岳阳楼记》)
B.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记承天寺夜游》)
C.崇祯五年十二月(《湖心亭看雪》)
D.己亥之二月也(《满井游记》)
50.(2019·广安)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擅以花言志:东晋陶渊明喜菊,“采菊东篱下”表达的是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北宋周敦颐爱莲,“花之君子”表达的是对自己高洁品质的期许。
B.《屈原》《白杨礼赞》《我爱这土地》《变色龙》的体裁分别是戏剧、散文、诗歌、小说,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郭沫若、茅盾、艾青、莫泊桑。
C.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冠礼,女子成人礼叫笄礼。人们又分别将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D.《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51.(2019·云南)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清明前一天称为“寒食”,九月初九称为“重阳”。
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要求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额联、尾联。
C.杨绛在《老王》中回忆了老王与我们一家交往的几件事,表达了对他的感恩和深深的愧怍。
D.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一生创作丰富,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
52.(2019·滨州)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垂髫、弱冠、束发、而立、花甲、知命、古稀等;对官职的升迁也有特定称谓,“谪”“左迁”“放”属于降低官职。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河”指“黄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中“岱宗”指“泰山”,“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三秦”指“关中地区”。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它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D.“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轼既是“三词客”之一,又是“四大家”成员,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水调歌头》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
53.(2019·包头)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B.老舍,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我国清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被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
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戏剧家契诃夫,其短篇小说往往带有讽刺意味。
54.(2019·枣庄)下面有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经典《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凝结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
B.明清的科举制度中,全省的考试一般称为“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参加的就是乡试。
C.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塑造了一些足智多谋的军师形象,如《水浒传》中人称“智多星”的吴用、《三国志》中号称“卧龙”的诸葛亮。
D.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往往在最后突然揭示故事的谜底,呈现出人意料的结局,被称作欧·亨利式的结尾。《礼物》一文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55.(2019·烟台)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足下事皆成”中的“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类似的还有“阁下”“兄台”等,而称自己时一般用谦称,如“鄙人”“在下”等。
C.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因》为主题,旨在倡导人们尊重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
D.今日发展中的中国经济,不再是一条平静的内河,而是与全球经济交融激荡的世界洋流,深度融入世界经济链。——这句话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密切关系。
56.(2019·临沂)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马说》——韩愈——世称“韩昌黎”
B.记是古代一种记叙性文体——《醉翁亭记》——欧阳修——谥号文忠
C.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种文体《出师表》——诸葛亮——字孔明
D.序是古代一种介绍书的内容的文体——《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字景濂
57.(2019·娄底)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报道的特点是内容真实、时效性强、语言简明,分消息、通讯、特写等类型,《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通讯。
B.明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以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辛告诫年轻人要刻苦学习,至今仍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C.《平凡的世界》展现了黄土高原古朴的民风、独特的习俗,表现了主人公淳厚朴实的品格、坚定的人生目标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D.英国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在《我的老师》中,真实记叙了莎利文老师耐心教育“我”并使“我”成长进步的感人事迹。
58.(2019·泉州)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中“黄金台”运用的是燕昭王筑台以重金招贤纳士的典故。
B.《醉翁亭记》中的“太守”,字永叔,号六一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著名诗人、散文家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代表作有《乡愁》《听听那冷雨》等。
D.《皇帝的新装》《小红帽》《白雪公主》都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短篇小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B:错误,垂问是谦辞。称别人向自己发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注意积累,结合具体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课文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这是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常识,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2.【答案】B
【解析】【分析】B:《虽有嘉肴》出自西汉戴圣的《礼记》 。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注意积累,结合具体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课文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这是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常识,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3.【答案】B
【解析】【分析】ACD.正确。
B.有误,刘向是西汉人。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等,结合选项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
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4.【答案】D
【解析】【分析】ABC.正确。
D.有误,林冲绰号豹子头;青面兽是杨志的绰号。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文学文化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仔细辨析。
5.【答案】D
【解析】【分析】 ABC.正确;
D.有误,马克 吐温是是美国作家,代表作有《竞选州长》《汤姆 索亚历险记》等。《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与文化常识表述正误的辨析能力。根据平时的积累作答。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及传统文化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6.【答案】A
【解析】【分析】A.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不是“南宋文学家”。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道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
7.【答案】D
【解析】【分析】D.有误。一般来说,律诗二、三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道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语法知识、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
8.【答案】B
【解析】【分析】B.“穿井得一人”出自《吕氏春秋》。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道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
9.【答案】C
【解析】【分析】A.《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而非“浪漫主义”;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是《离骚》;
B.“瀚海”,指沙漠 ,而非“大海”;
C.正确;
D.普希金,代表作有《致诗友》、诗集《亚历山大·普希金诗集》、诗歌《自由颂》、《致大海》、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小说《上尉的女儿》等。《吉檀迦利》是印度诗人、文学家泰戈尔的作品。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道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
10.【答案】C
【解析】【分析】 ABD.正确。
C.有误,此故事表达的是“孝” 的主题,与“自强不息”无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
11.【答案】A
【解析】【分析】 A.有误,《卜算子●咏梅》是陆游的作品。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等,结合选项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
12.【答案】B
【解析】【分析】ACD.正确;
B.有误,早期长篇小说如《水浒传》具有英雄传奇色彩,直到《红楼梦》才完全改变。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等,结合选项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
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13.【答案】A
【解析】【分析】 A.有误,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体通史;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等,结合选项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14.【答案】D
【解析】【分析】A、 《曹刿论战》选自 《左传·庄公十年》,该项“《曹刿论战》选自《战国策》”的表述有误;
B、 《茶馆》是话剧,《骆驼祥子》是小说,该项“小说《茶馆》话剧”“《骆驼祥子》”的表述有误;
C、 雨果是法国作家,该项“英国作家”的表述有误;
D、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平时应注重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本题的文学常识要牢记 。《曹刿论战》选自 《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对长勺之战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齐国军队的史实。长勺之战发生于公元前684年,地点是长勺(今山东省莱芜),对战双方是齐国和鲁国,结果是鲁国获胜。老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是公认的语言大师,作品文字通俗朴素。主要作品有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茶馆》《龙须沟》等。雨果,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
15.【答案】C
【解析】【分析】ABD无误;C.“范仲淹”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醉翁亭记》也不是范仲淹的作品,应为“欧阳修”。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病句辨析及词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积累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选择作答即可。
16.【答案】C
【解析】【分析】C.有误,“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字。选项“仅提供给导演的说明性的文字”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17.【答案】D
【解析】【分析】ABC无误;D.马克·吐温应改为欧·亨利;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
18.【答案】D
【解析】【分析】 ABC.正确;
D.有误,《光影中的名著》应该使用引号。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成语、标点符号。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19.【答案】A
【解析】【分析】A.“史称‘诗仙’”,杜甫应称之为“诗史”。BCD无误。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20.【答案】B
【解析】【分析】B.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不是儒家代表人物,故B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道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
21.【答案】B
【解析】【分析】B项“ 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吴承恩 ”表述错误。《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积累文学文化常识,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法:①以新带旧法,用新的知识带动回忆旧的知识;②以点带面法,即把某一名家的作品作为一个“点”,再由这一“点”扩展到这个名家所有其他重要作品这个“面”;③纵向扩展法,就是从历史时间先后,纵向的角度去梳理和记忆文学常识;④横向比较法,就是把同一属性的文学常识搜集在一起,找出它们的异同,并据其异同进行组合记忆。
22.【答案】A
【解析】【分析】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意思是:燕子与麻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鸿鹄”指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燕雀”喻指平凡的人;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文学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解答此类题,学生应该在平时多多注意积累。生活处处有语文,平时读书、看报、看电视、 看手机等也要注意理解积累。
23.【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辨析和掌握情况。B:“奉劝”是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是郑重劝告,有时含有警告的意思;C:“天启”是某个君主的年号;“壬戌”才是干支纪年。D:“守岁”是除夕的传统习俗,“竟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24.【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古代文化常识的把握。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古代文化常识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的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ACD正确;B.错误,《史记》是纪传体史书。
故答案为:B。
【点评】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25.【答案】C
【解析】【分析】 C.律诗不属于古体诗,它是近体诗。
故答案为:C
【点评】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解答此类题,学生应该在平时多多注意积累。生活处处有语文,平时读书、看报、看电视、看手机等也要注意理解积累。
26.【答案】A
【解析】【分析】A.表述有误,“生日礼物”是偏正短语,不是主谓短语。
BCD.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此题,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还要根据语句关系判断标点运用是否正确。
27.【答案】C
【解析】【分析】A.有误,小说以唐僧师徒几人西天取经为主线。
B.有误,泰山以北为齐国,泰山以南为鲁国。
C.正确。
D.有误,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字。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28.【答案】D
【解析】【分析】ABC.正确;
D.有误,“汉阴”指汉水的南岸。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朝代、国籍等必须熟记。
29.【答案】C
【解析】【分析】 C.有误,汉隶的代表书法家有蔡邕、张芝,没有李斯。李斯是战国末期、秦朝人。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文体知识、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做这类题目时,学生必须对所考查的作品内容及作家十分了解。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30.【答案】A
【解析】【分析】A、正确;
B、“大作”:对人作品的敬词,不能用于自己的作文。
C、“韩愈升职后……写下来有名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错。“左迁”是贬官,不是“升职”。
D、“郭沫若的独幕剧《屈原》”错。《屈原》是多幕剧,不是独幕剧。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见文化文学常识及语言运用得体的能力。平时要多积累。
31.【答案】C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C “河阳”指黄河北岸,“汉阴”指汉水南岸。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32.【答案】B
【解析】【分析】ACD说法正确。
B“劈波斩浪”是并列短语,不是动宾短语。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及查辨析短语类型。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短语的类型有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词性及短语的种类及其特征。答题时要结合具体短语进行分析。
33.【答案】B
【解析】【分析】B.有误,《礼记》是战国及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
34.【答案】B
【解析】【分析】B.有误,“天启”是君主年号,“壬戌”为干支纪年法,壬戌年。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
35.【答案】A
【解析】【分析】A“花团锦簇”“环境宜人”都不是补充短语,而是主谓短语。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词性、修辞手法、短语类型及文学常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辨析短语类型。短语的类型有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词性及短语的种类及其特征。
36.【答案】C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C 《回延安》 是贺敬之采用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篇。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37.【答案】B
【解析】【分析】ACD.正确;
B.有误,《礼记》不属于“四书”。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文学常识涉及到古今中外众多的作家、作品、体裁和写作技法,零散琐碎,繁多庞杂。这么多的内容,要想掌握它,确非易事。大家平时就注意搜集、归纳、整理。只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能集腋成裘,积沙成塔;再加上常看常记,烂熟于心,考试时定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正确地完成此类考题。
38.【答案】C
【解析】【分析】A.“这厮”意为:这家伙、这小子。中性词。为口头语,既不是敬辞,也不是谦辞。
B.小人:旧时男子对辈分、地位高于己者自称的谦辞。
C.贤弟:古时人们对与自己熟识的朋友或者结拜兄弟的尊称,属于敬辞。
D.寒舍:对人称自己的家,是谦辞。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运用。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积累和理解,掌握常见的敬辞、谦辞等。
39.【答案】A
【解析】【分析】A正确。
B律诗每首诗有八句话,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师,也就是一首律诗最少得有40个字,因此“她可以得到28元”稿费的说法不正确。
C 舞台提示不包括人物的语言。
D“书中的周进”应为“范进”。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本题涉及中国古代和当代作家作品,既要注意积累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做到积少成多,逐步深化印象。
40.【答案】A
【解析】【分析】 A“充满土地的忧郁”和《我爱这土地》是艾青前期的特色和作品。BCD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及病句的辨析。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病句辨析要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41.【答案】B
【解析】【分析】ACD正确。B 筹:行酒令的筹码,用来记饮酒数。
故答案为:B
【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积累。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文化常识包括称谓、历法、节气、职官、地理、文化典籍等。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42.【答案】B
【解析】【分析】A “瀚海”指沙漠。B正确。C唐雎不是《史记》中的人物,是《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人物。D《社戏》不是散文,是小说。
故答案为:B
【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43.【答案】D
【解析】【分析】ABC正确。D普希金是俄国诗人。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有文学和文化常识,这些常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如: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姓名称谓、天文地理等,非常容易记混,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记多练,才能在考试的时候正确答题。
44.【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掌握。其中D.有误,《左传》 是编年体史书。
故答案为:D
【点评】重要作家作品的考查需要积累,考生一定要结合课下注释进行强化记忆,尤其是一些关键语句要仔细研究和体会。
45.【答案】D
【解析】【分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六十耳顺、花甲,“80后爸爸”在2020年就是四十岁,是不惑之年。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历法、节气、职官、地理、科举、宗法、礼俗、古代音律、名人事迹、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46.【答案】B
【解析】【分析】ACD说法正确。B.闻鸡起舞的是祖逖,断齑画粥的是范仲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还考查辨析病句及提取句子主干的能力。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作家作品的考查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等内容。本题根据平时积累答题。
47.【答案】B
【解析】【分析】ACD说法正确。B.庄子,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48.【答案】C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C.阿廖沙的两个舅舅残暴、两个舅舅粗野、自私,他们认为阿廖沙和他的母亲回来是争夺家产来的。真正爱阿廖沙的只有外祖母。
故答案为:C
【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49.【答案】D
【解析】【分析】D项与其它三项不同。此项属于干支纪年。“己亥”中“己”为天干之一,“亥”为地支之一。其它三项都是皇帝的年号纪年。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对文中出现的文化常识加以识记和积累,注意对选项进行逐项的理解辨析。
50.【答案】B
【解析】【分析】B项有误,《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语文知识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比照辨析正误。
51.【答案】B
【解析】【分析】ACD表述正确。B.错在“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正确的表述应为“ 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故答案为:B
【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52.【答案】B
【解析】【分析】A.从小到大依次是: 垂髫(童年)、束发(男子十五岁)、 而立(三十),知命(五十)、花甲(六十)、古稀 (七十)。
C.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作者是辛弃疾。
B项正确,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题考查对语文知识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找到关键语句,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
53.【答案】C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C 吴承恩是明代著名小说家,不是清代的。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常识的积累能力。回答此类问题,主要看平时的积累情况。学习中,要对重要作家作品和一些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加强记忆并做好积累,适当做一些强化练习。
54.【答案】C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C.《三国志》不是文学名著,它是一部史书,应该为《三国演义》。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的是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文学和文化常识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记忆也比较难,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平时可将这些知识积累成册,经常复习,增加记忆的牢固性、准确性,这样考试时才能准确答题。
55.【答案】C
【解析】【分析】ABD说法正确。C.“绿色生活,美丽家因 ”是“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不能用书名号,可以改为引号,表述强调。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以及正确使用标点符合的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要想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熟练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答题时,要结合语句内容判断标点符合使用是否恰当。解答此题,学生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常用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语等,答题时要结合语言环境判断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否正确。
56.【答案】D
【解析】【分析】ABC正确。D.错在“序是古代一种介绍书的内容的文体”,《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是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文体常识,属于文学常识的一种。 古代的主要文体有以下几种:诗歌、散文、小说、戏剧、骈文、赋。诗歌文体下有以下几种亚文体:诗、词、曲;散文文体下有以下几种亚文体:古文、记、古议论文、奏章、序跋、赠序、史传等这些文体常识在平时学习是要进行积累,特别是要结合具体文章了解其特征。
57.【答案】D
【解析】【分析】ABC表述正确。D.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不是英国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58.【答案】D
【解析】【分析】ABC说法正确。D.《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 《小红帽》《白雪公主》都是格林童话 。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