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单元综合复习与检测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一句解说词;“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材料中“这把钥匙”指( )
A.蒸汽机车 B.珍妮机 C.飞梭 D.改良蒸汽机
2. 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耗资八万英镑修建了钢铁一玻璃结构的巨大展览厅“水晶宫”,向全世界炫耀其取得的财富和工业技术成果,该博览会举办的背景,是英国( )
A.通过《权利法案》 B.开始工业革命
C.完成工业革命 D.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3.某位同学按类别梳理中外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其中①处可填( )
第一类:张骞 郑和 麦哲伦 第二类:商鞅 华盛顿 克伦威尔 第三类:祖冲之 ① 史蒂芬森
A.司马迁 B.王羲之 C.屋大维 D.瓦特
4.18世纪,英国鼓励国内市场的发展,赚取了更多利润;还抢夺海外领地,获得了潜在市场和资源。以上内容可用于说明(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B.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的原因
C.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国家 D.技术进步是工业革命的条件
5.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全面的是( )
A.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 B.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
C.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D.当时英国经济非常落后
6.观察如图,分析1750—1865年英国资本总额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君主立宪制确立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马克思主义推动 D.三角贸易的繁荣
7.阅读素养是重要的史学素养之一,下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B.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C.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D.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8.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中描述:“伦敦特别是伦敦工人区的坏空气,最能助长肺结核的发展。”在伦敦工会1883年的报告中,有1/3的工人都是死于肺结核。此时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医疗技术水平停滞不前 B.农业歉收导致食物短缺
C.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恶化 D.人口膨胀致使工人贫困
9.18世纪中后期,一场重大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下列对其本质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垄断经营取代常规生产 D.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10.如图所示资料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
11.“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一个魔鬼学说。”这段话是《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对1848 年发表的某一文献的评价 ,该文献是( )
A.《共产党宣言》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权利法案》
12.1871年当巴黎公社战士还在浴血奋战时,马克思就指出,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如何,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新起点”的依据是巴黎公社( )
A.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功实践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成功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战斗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国家
13.社会主义发展史,从1516年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乌托邦》起,至今有500多年。据此判断,下面时空坐标中的①对应的是( )
A.马克思主义诞生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中国共产党成立
1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15.下列文献对19世纪中期“工人阶级的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的是( )
工人阶级的问题 回答
社会不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生产资料私有制
如何改变不公平的现状 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
A.《独立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联合国家宣言》 D.《北大西洋公约》
16.下面是哪一人物的生平年表( )
1818年——出生于特里尔
1842年——担任《莱茵报》主编
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
1864年——建立第一国际
1883年——逝世
A.俾斯麦 B.马克思 C.圣西门 D.列宁
17.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指出,巴黎公社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方面“过于老实”,当凡尔赛大肆屠杀革命人士的时候,公社由于迂腐的仁慈而未对市内的反革命分子采取坚决措施,说明当时巴黎公社( )
A.未与广大人民群众结盟 B.未具备革命成功的条件
C.通过暴力革命方式建立 D.受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
18.《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阶级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
A.法国大革命 B.巴黎公社
C.工业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19.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他还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 B.资本原始积累具有残酷性
C.资本主义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D.工业革命创造巨大生产力
20.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公社委员欧仁·鲍狄埃写了著名的战斗诗篇《国际》。后来,作曲家为其谱曲,定名为《国际歌》。以下是《国际歌》中的一段歌词: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其中“我们自己”是指( )
A.无产阶级 B.资产阶级 C.地主阶级 D.农民阶级
二、问答题(共30分)
21.历史总是在艰难曲折的斗争和反抗中不断前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奴隶反抗奴隶主〗
请写出一例发生在古代罗马,能说明奴隶反抗奴隶主的历史事件。(3分)
(2)〖资产阶级反抗封建势力〗
写出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3分)
(3)〖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者〗
18世纪北美人民通过哪次战争实现了国家独立?当时美国受哪国的殖民统治?(4分)
(4)〖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
1871年,法国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名称是什么?是在哪一科学理论指导下建立的?(4分)
(5)通过以上四组斗争的探究,你感受到了哪些精神鼓舞?(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在一个国家的内地交通方面,人们从未见过任何革命能够比得上英国在几年时间内所实现的那种革命。谷物、煤炭、各种货物的运输,几乎只需要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材料三:英国艺术家约瑟夫·特纳画出了汽车的速度,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了音乐……当那个时代最有发明才能的机械师布鲁内尔出现在他设计的英国桥梁的开幕式时,乐队演奏:“好啊!英雄来了!。”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四:1931年,爱迪生逝世,全美各地同时熄灯1分钟以示哀悼;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20世纪的最后一期《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两个不同时期的煤炭、石油产量呈现怎样相同的变化?分别简析带来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列举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具体影响。(4分)
(3)材料三、四表达了人们对科学和科学家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三、材料分析题(共30分)
23.创新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杠杆,创新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灵魂。资产阶级思想的出现是思想创新,社会体制变革是政治创新,生产关系变革是经济创新,发明创造涌现是科技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创新]
材料一:14- 16 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政治创新]
材料二: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 世纪和18世纪关于大西洋两岸这三个伟大的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科技创新]
材料三: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1)材料一中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美法两国“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文件宣扬的共同思想是什么?这“三个伟大的历史事件”的爆发表明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3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崭新的生产方式”是什么?“工业革命”的最主要的发明是什么?
(3分)
(4)图1的改良者是谁?图1与图2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3分)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创新的认识。
(3分)
24.近代英国的崛起,见证了欧洲大国崛起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到16世纪,是西欧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出现,文艺复兴全面推进,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被发现,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教会被改革……种种迹象表明,西欧已经走到了资本主义时代的门槛。
材料二:法案明确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招募军队;保证议会定期召开;法官的任免权属于议会而不是国王;直接依附于国王的人不得担任议员”。
材料三:17世纪,英国加入到殖民扩张的行列中来。它先后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十三个殖民地,在亚洲,把印度逐渐变成它的完全殖民地。英国从殖民地夺取了大量财富,仅1757 年从孟加拉国库就夺取了3700万英镑的财富。
材料四:进入18世纪60年以后,英国经济出现了井喷似的增长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煤炭产量从1700年的260万吨增加到1836年的3000万吨。1840年左右,英国基本完成本国铁路干线的建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举出英国在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一位巨人,并至少写出他的一部作品。新航路的开辟对英国有何意义。
(3分)
(2)材料二的法案是在什么历史事件后制定的?从材料看,该法案颁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该法案颁布以后,英国开始确立起怎样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对英国的崛起有何意义。(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掠夺殖民地对英国的崛起有何意义?(3分)
(4)根据材料四,18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经济为什么呈现“井喷”似的增长英国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则是得益于谁的发明成果。
(3分)
(5)综合上述材料,英国崛起为近代工业化强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据题干“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这把钥匙”指改良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完成了对蒸汽机的改进,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蒸汽时代。D项正确;
斯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排除A项;
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排除B项;
凯伊发明了飞梭,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工业革命的内容与影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瓦特的相关贡献。
2.【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851年英国能首先举办世博会的政治原因是英国最早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最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经济原因是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
3.【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祖冲之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擅长机械制造,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史蒂芬森发明了蒸
汽机车,可以得出,祖冲之和史蒂芬森都是发明家,所以①处应该填一位发明家,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是发明家,D符合题意;
司马迁写了《史记》,是一名史学家,排除A;
王羲之是书法家,排除B;
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缔造者,是一名政治家, 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瓦特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鼓励国内市场与发展海外市场,是英国能够出现工业革命的原因之一,B正确;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1640年,结束于1688年,与题干中的“18世纪”时间不符,A错误;
英国的确曾是自诩“日不落帝国”的世界最大的殖民国家,但材料内容不仅包含抢夺海外领地,还有鼓励国内市场,C错误;
材料未提及技术进步,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难度适中,在学习中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的原因,结合材料作答即可。
5.【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向题的确非常严重”可知,材料中学者既评价了工业革命的进步性,又认识到工业革命给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这说明学者认为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C项正确;
A.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并未单纯强调导致环境污染、排除A项;
B.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并未单纯强调传染病流行,排除B项;
D.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英国经济发展,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的头号强国,排除D项。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
6.【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1750—1865年英国资本总额变化”,可知资本总额迅速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开始用作纺织的动力机,使机器获得了持续而稳定的动力,也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其他工业部门随后也广泛使用蒸汽动力,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机器制造、冶金、采矿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基本上被大机器生产所取代,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因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开展,B项正确;
1689年,“光荣革命”之后,英国议会以《权利法案》为基础,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
三角贸易与早期的殖民掠夺相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7.【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造成了社会贫富分化,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引起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题干材料“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增加到4.59亿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年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836年增至3000万吨”的这些信息反映了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C符合题意;
材料体现的是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体现不出生产组织形式,排除A;
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工人生活质量,排除B;
题干材料体现不出社会结构的变化,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天考查欧化工业革命。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解答本题关键。工业革命是重要考点,需要熟练掌握工业革命的时间、发明及影响等基本知识。
8.【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由“1883年”可知,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大量使用,造成了水、空气等的污染,导致肺结核大量发生,C符合题意;其它三项与材料无关,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一般,让学生正确认识第一次工业革命,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9.【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 18世纪中后期,一场重大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一场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革命,提高了生产效率,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D符合题意;
其它三项都不能反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本质,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第一次工业革命,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10.【答案】D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A.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不符合题意;
B.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不符合题意;
C.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国家进入近代,出现了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这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由于大机器的使用,现代工厂制度确立起来,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进一步加强,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回答。
11.【答案】A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 根据“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一个魔鬼学说。”可知,该文献是《共产党宣言》。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A符合题意;
《人权宣言》(即《人权和公民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颁布)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B不符合题意;
《独立宣言》是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并宣明此举正当性之文告。1776年7月4日,本宣言由第二届大陆会议于费城批准,这一天后成为美国独立纪念日,C不符合题意;
《权利法案》全称《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性文件,但并非是宪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以《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对1848年发表的某一文献的评价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史实。
12.【答案】B
【知识点】第一国际
【解析】【分析】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
巴黎公社最终失败了,排除A项;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B项正确;
这次运动并未动员农民,排除C项;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在英国建立,排除D项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公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巴黎公社的相关史实.
13.【答案】A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正式诞生。1867年,马克思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系统地阐释了剩余价值说;1880年,恩格斯发表了《社会
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A符合题意;
巴黎公社时间是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不符合题意;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在20世纪初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不符合题意;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14.【答案】D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项符合题意。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逐渐形成,A项不符合题意。
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诞生,B项不符合题意。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事件的识记。难度较低,须学生准确记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即可作答。与此同时,对选项中法律文献颁布的历史意义也应准确识记。
15.【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19世纪中期,对工人阶级的问题做出以下回答”和所学知识,1848年或1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宣言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A项《独立宣言》发表于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1776年,属于18世纪后期,标志美国的诞生,是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文献,不符合题意;
B项《共产党宣言》对19世纪中期“工人阶级的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符合题意;
C项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正式成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此时是20世纪中期,不符合题意;
D项1949年,美国联合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建立北约组织,这是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此时是20世纪中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共产党宣言》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史实。
16.【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担任《莱茵报》主编......发表《共产党宣言》......建立第一国际......出版《资本论》第一卷”的信息是马克思的的主要活动,B项正确;
俾斯麦的主要活动是1871年完成德意志的统一,排除A项;
圣西门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排除C项;
列宁的主要活动是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的推行,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对世界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的相关史实。
17.【答案】B
【知识点】第一国际
【解析】【分析】 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据题干可知,这说明当时巴黎公社未具备革命成功的条件,B项正确;
未与广大人民群众结盟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
通过暴力革命方式建立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
受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的相关史实。
18.【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但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符合题意;
法国大革命又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指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爆发的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及其统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A不符合题意;
工业革命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C不符合题意;
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不符合“第一次伟大尝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共产党宣言》,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19.【答案】A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信息“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可知,资产阶级推动历史发展进程;由材料“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可知,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体现资本主义的局限性,最终要被工人阶级推翻,A项正确;
BC都是对资本主义的片面理解,排除BC项;
材料没涉及工业革命的作用,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20.【答案】A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公社委员欧仁 鲍狄埃写了著名的战斗诗篇《国际》。后来,作曲家为其谱曲,定名为《国际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的伟大尝试,因此,《国际歌》反映的是无产阶级的诉求,A项正确;
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与题干无关,排除B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国际歌》的相关知识。
21.【答案】(1)斯巴达克起义
(2)攻占巴士底狱。
(3)美国独立战争;英国。
(4)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理论。
(5)革命精神、敢于斗争、敢于反抗的精神等。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第一国际
【解析】【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73-公元前71年,在斯巴达克领导下,罗马共和国爆发了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斯巴达克起义是古罗马最大的一次起义,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爆发了美国独立战争。通过这场战争,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外部障碍。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法国于1871年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巴黎公社。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不畏强权敢与反抗、敢于创新等 。
故答案为:
(1) 斯巴达克起义
(2) 攻占巴士底狱。
(3) 美国独立战争;英国。
(4) 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理论。
(5) 革命精神、敢于斗争、敢于反抗的精神等。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2.【答案】(1)上升幅度大 煤炭用量的上升了,主要是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石油产量的上升,主要是因为内燃机的发明和大量使用
(2)生产力大大提高;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农业、商业出现繁荣景象。
(3)热爱、崇敬等。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分析材料,两幅图表可以看出,英国的煤炭产量和世界石油产量都呈现出上升趋势;根据时间提示,第一幅图表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因为蒸汽机的改良使得各个行业广泛使用蒸汽机,其能源为煤炭,使得煤炭用量上升;第二幅图表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此时内燃机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石油。
(2)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要根据问题的提示,从材料中收集有效的信息。材料中可以看出,工业革命中许多生产领域和行业都用机器代替了手工,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交通运输业中马匹逐渐被蒸汽动力机所取代,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农业、商业出现了繁荣景象。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各行业的人都对科学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当科学为社会、为生活做出贡献时,科学家也被人们称之为“英雄”;爱迪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众多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所以人们对爱迪生、爱因斯坦这样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表现出了极大的崇敬之情。
【点评】步入近代 “蒸汽时代”的到来
23.【答案】(1)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2)共同思想:自由、平等、民主。发展趋势: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3)“崭新的生产方式”是:机器生产。最 主要的发明:蒸汽机。
(4)改良者:瓦特。关系:瓦特蒸汽机为火车机车(或蒸汽机车)提供动力。
(5)①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我们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根据“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可知这场运动重视人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2)根据材料“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 世纪和18世纪关于大西洋两岸这三个伟大的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同思想:自由、平等、民主。发展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3)根据“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第一次工业革命“崭新的生产方式”是:机器生产。最主要的发明:蒸汽机。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1是蒸汽机。它的改进者是瓦特。图2是火车机车。瓦特蒸汽机为火车机车提供动力。
(5)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故答案为:
(1)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2)共同思想:自由、平等、民主。发展趋势: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3)“崭新的生产方式”是:机器生产。最 主要的发明:蒸汽机。
(4)改良者:瓦特。关系:瓦特蒸汽机为火车机车(或蒸汽机车)提供动力。
(5)①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我们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难度一般。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24.【答案】(1)巨人:莎士比亚;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或《哈姆雷特》等;意义:使英国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或: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后制定的;主要目的是:限制王权;体制:君主立宪制;意义:该体制使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道路;促进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任答1点)
(3)掠夺殖民地给英国带来的巨额财富,使其拥有充足的资本;殖民地给英国带来广阔的市场。
(4)增长原因:进行了工业革命;斯蒂芬森
(5)主要因素:殖民掠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完成(任答2点)
【知识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新航路的开辟;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知识。根据材料一“文艺复兴全面推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这些国家和地区涌现出很多著名的文学书架,英国的莎士比亚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或《哈姆雷特》等。根据材料一“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被发现,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教会被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使英国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
(2)本题考查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根据材料二“法案明确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招募军队;保证议会定期召开;法官的任免权属于议会而不是国王;直接依附于国王的人不得担任议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话出自《权利法案》,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后制定的;主要目的是限制王权,最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该体制使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道路,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也为英国开展I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3)本题考查殖民扩展的知识。根据材料三“英国加入到殖民扩张的行列中来。它先后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十三个殖民地,在亚洲,把印度逐渐变成它的完全殖民地。英国从殖民地夺取了大量财富,仅1757年从孟加拉国库就夺取了3700万英镑的财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殖民掠夺给英国带来的巨额财富,使其拥有充足的资本,殖民地也给英国带来广阔的市场。
(4)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知识。根据材料四“进入18世纪60年以后,英国经济出现了井喷似的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呈现“井喷"似的增长,是因为英国爆发工业革命,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了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因此英国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则是得益于斯蒂芬森的发明成果。
(5)本题考查英国崛起的因素。根据上述材料英国发展历史可知,英国崛起成为近代工业化强国的因素有殖民掠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完成。
故答案为:(1)巨人:莎士比亚;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或《哈姆雷特》等;意义:使英国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或: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后制定的;主要目的是:限制王权;体制:君主立宪制;意义:该体制使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道路;促进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任答1点)
(3)掠夺殖民地给英国带来的巨额财富,使其拥有充足的资本;殖民地给英国带来广阔的市场。
(4)增长原因:进行了工业革命;斯蒂芬森。
(5)主要因素:殖民掠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完成(任答2点)
【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英国崛起的因素等知识点。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抓住关键词,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