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12-01 05:3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小麦最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范围是6.3到7.5,下列可用于测定土壤溶液pH且精确度最高的是
A.酸碱指示剂 B.pH计 C.精密pH试纸 D.广泛pH试纸
2.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C.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3.下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A
B
C
D
强电解质
AlCl3
HClO4
H3PO4
HClO
弱电解质
CH3COOH
HF
BaSO4
Ca(OH)2
非电解质
酒精溶液
NH3
H2O
SO2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用右图装置测定中和热
B.中和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C.研究H+浓度对该平衡:Cr2O72- + H2O2CrO42- +2H+的影响,往5mL 0.1mol/L K2CrO4溶液加入5mL 0.1mol/L的稀硫酸
D.测定溶液的pH值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增大压强是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来提高反应速率
C.氮的固定只有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D.水煤气是可再生能源
6.100 mL 6 mol·L-1 H2SO4与过量锌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
A.醋酸钠溶液 B.NaCl固体 C.硫酸铜溶液 D.硝酸钠溶液
温度/℃
1000
1150
1300
平衡常数
4.0
3.7
3.5
7.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反应:1/3Fe2O3(s)+CO(g)2/3Fe(s)+CO2(g),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0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C.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充入CO2气体,K值减小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以降低CO的平衡转化率
8.难挥发性二硫化钽(TaS2 )可采用如下装置提纯。将不纯的TaS2 粉末装入石英管一端,抽真空后加入适量碘并封管,置于加热炉中,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不同温度区域,TaI4 的量保持不变
B.在提纯过程中,I2 的量不断减少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TaI4 和S2 的浓度乘积成反比
D.在提纯过程中,I2 的作用是将TaS2 从高温区转移到低温区
9.关于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水稀释10倍后,pH=4
B.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H+)和c(OH-)均减少
C.加入醋酸钠晶体后,溶液的pH增大
D.加入等体积pH=11的NaOH溶液后,溶液呈中性
10.对于1L 0.1 mol·L-1 NH4Cl溶液,正确的是
A.溶液呈碱性
B.通入少量HCl,c(NH4+)和c(Cl-)均增大
C.溶液中含有NH4+数目为0.1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D.升高温度,溶液pH升高
11. 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示意图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12. 下面是一段关于酸碱中和实验操作的叙述:
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②在一锥形瓶中加入25 mL待测NaOH溶液。③加入几滴石蕊试剂做指示剂。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⑥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⑦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溶液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文中所述操作有错误的序号为?
A.④⑥⑦ B.①⑤⑥⑦? C.③⑤⑦ D.①③⑤⑦
13.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有NaHCO3的溶液中:K+、SO42-、Cl-、Al3+
B.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
C.c(H+) = 10-12 mol·L-1的溶液:K+、Ba2+、Cl-、Br-
D.水电离的c(H+) = 10-11 mol·L-1的溶液:NH4+、K+、ClO-、Cl-
14.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配制FeCl2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e和稀盐酸
抑制Fe2+水解和防止Fe2+被氧化
B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溶液变红褐色
制备Fe(OH)3胶体
C
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 溶液的pH,前者pH比后者的大
比较S、C的非金属性强弱
D
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5.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N2(g)+3H2(g) 2NH3(g) △H=-92.4 kJ/mol。
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N2
H2
NH3

1
3
0
放出热量a kJ

2
3
0
放出热量b kJ

2
6
0
放出热量c kJ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出热量关系:a < b < 92.4 B.三个容器内反应的平衡常数:③>①>②
C.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③ D.N2的转化率:②>①>③
二、双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2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未选均不得分,只选一个答案且正确的给2分。)
16.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CO3- +H2OH3O++CO32-
B.H2SO3的电离方程式H2SO32H++SO32-
C.CO32-的水解方程式:CO32- +2H2OH2CO3+2OH-
D.CuSO4的水解方程式: Cu2++2H2OCu(OH)2+2H+
17.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适量的醋酸钾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
B.使温度都升高20℃后,两溶液的pH均不变
C.加水稀释100倍后,盐酸的pH增大幅度大
D.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由右上图分析可知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焓变
B.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共价键
C-C
C=C
C-H
H-H
键能/ kJ·mol-1
348
610
413
436
C.已知:
则可以计算出反应的ΔH为-384 kJ·mol-1
D. 常温下在0.10 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NH3·H2O的电离程度和溶液的pH均减小
1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B.醋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显红色,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
C.N2(g)+3H2(g)2NH3(g) △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1.0×10-6.5mol/L,则该温度下pH=1的盐酸中水电离的c(H+)=1.0×10-12mol/L
20.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PCl5,反应PCl5(g) PCl3(g)+Cl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s
0
50
150
250
350
n(PCl3)/ mol
0
0.16
0.19
0.20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为v(PCl3)=0.0032 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 mol·L-1,则反应的△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0.20molPCl3和0.20molCl2,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PCl3、2.0mol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大于80%
三、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
物质
电离常数(25℃)
H2CO3
K1=4.4×10-7 K2=4.7×10-11
HCN
K=6.2×10-10
HF
K?=?6.8×10-4
21.(8分)
I. 已知在25℃时,HF、HCN和H2CO3的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1)写出碳酸的第一级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1= 。
(2)①往Na2CO3溶液中加入足量HF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往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II. 用电解法制取金属镁时,需要无水氯化镁。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MgCl2·6H2O时,能得到无水MgCl2,其原因是???????????????? 。
22.(10分)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已知:① 2CH3OH(l)+3O2(g)=2CO2(g)+4H2O(g) △H= -1275.6 kJ·mol—1
② H2O(l)= H2O(g) △H=+ 44.0 kJ·mol—1
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2)甲醇与水蒸气催化重整可获得清洁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反应为:
CH3OH (g)+ H2O (g) CO2(g) +3 H2 (g) △H=-72.0kJ/mol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n(CH3OH)/n(CO2)减小的是(双选)___________。
A.加入催化剂 B.恒容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g)从体系中分离 D.恒容再充入1molH2O(g)
(3)甲醇可以氧化成甲酸,在常温下用0.1000 mol/L NaOH溶液滴定20. 00 mL 0.1000 mol/L 甲酸溶液过程中,当混合液的pH=7时,所消耗的V(NaOH) _________ (填“<”或“>”或“=”) 20. 00 mL。
23.(16分)
(1)小明在做“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他往两支试管均加入4mL 0.01mol/L的KMnO4酸性溶液和2mL 0.1mol/L H2C2O4(乙二酸)溶液,振荡,A试管置于热水中, B试管置于冷水中,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①需要用 来酸化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tA tB(填“>”、“=”或“<”)。
②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实验室有瓶混有泥沙的乙二酸样品,小明利用这个反应的原理来测定其含量,具体操作为:
①配制250 mL溶液:准确称量5.000g乙二酸样品,配成250mL溶液。
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 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少量酸酸化,将0.1000 mol·L-1 KMnO4溶液装入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
在实验中发现,刚滴下少量KMnO4溶液时,溶液迅速变成紫红色。将锥形瓶摇动一段时间后,紫红色慢慢消失;再继续滴加时,紫红色就很快褪色了。请解释原因: ;
当 ,证明达到滴定终点。
③计算: 重复上述操作2次,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则消耗KMnO4溶液的平均体积为 mL,此样品的纯度为 。(已知H2C2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
④误差分析: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
A.未用标准浓度的酸性KMnO4溶液润洗滴定管
B.滴定前锥形瓶有少量水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不小心将少量酸性KMnO4溶液滴在锥形瓶外
E.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24.(16分)
I. 磷酸(H3PO4)在水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的变化曲线如下图:
①从图中推断NaH2PO4溶液呈 性(填“酸”、“碱”或“中”),这说明 。
②在Na3PO4溶液中,c(Na+)/c(PO43—) 3(填“>”“=”“<”);向该溶液中滴入几滴浓KOH溶液后,c(Na+)/c(PO43-)的值减小,原因是 。
③羟基磷灰石[Ca5(PO4)3OH]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无机材料,有关反应为:
5Ca(OH)2+3H3PO4=Ca5(PO4)3OH+9H2O。下图是生产羟基磷灰石时得到的实验曲线,请计算磷酸的初始浓度为0.70mmol/L,pH=10.0条件下,反应前10min内磷酸的沉淀速率 。
II. 在某温度下,把1.0mol NH3溶于水中配成1L溶液,测得溶液中OH-浓度和时间的图像如下:
①求该温度时,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在t1时刻时再加入H2O配成2L溶液,在t2时刻时重新达到平衡,请在坐标系中画出t1 ~t2时间内OH-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③将a mol/L的盐酸和b mol/L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混合后溶液中:c(NH3·H2O)= 。(用含有a、b的式子表示)
揭阳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94届)期中考化学科试题参考答案
三、非选择题(共50分)
21.(8分)I. (1) (2分)
(2)①2HF+CO32-=2F-+H2O+CO2↑ (2分)②CN-+H2O+CO2= HCN+HCO3- (2分)
II. 在干燥的HCl气流中,抑制了MgCl2的水解,且带走了MgCl2·6H2O受热产生的水蒸气。(2分)
22.(10分)
(1)CH3OH(l)+3/2 O2(g)=CO2(g)+2H2O(l) △H=-725.8kJ/mol(3分)
(2)① (2分) ②CD(3分) (3)< (2分)
24.(16分)
I. ①酸 (1分); H2PO4-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1分)
② > (1分), KOH抑制了PO43-的水解(1分)
③0.056mmol·L-1·min-1 (3分)
II. ① 解:由图可知OH-平衡浓度为0.02mol/L, NH3·H2O起始浓度为1.0mol/L
②如图(2分) ③ (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