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喀什地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5 17:54:44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新疆喀什地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2023·喀什)看拼音,写词语。
(1)当然,sī kōng jiàn guàn    、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2)到年底,蒜泡得色如fěi cuì    ,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多吃几个饺子。
(3)总的来说,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kuān wèi    的东西。
(4)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nuó yí    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5)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yáng guāng míng mèi    。
【答案】(1)司空见惯
(2)翡翠
(3)宽慰
(4)挪移
(5)阳光明媚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1)“司空见惯”的“惯”不要写成同音字“贯”。
(2)“翡翠”的“翠”不要写成同音字“粹”
(3)“宽慰”的“慰”不要写成同音字“蔚”
(4)“挪移”的“挪移”不要写成形近字“哪”。
(5)“阳光明媚”的“媚”不要写成形近字“睸”。
故答案为:(1)司空见惯;(2)翡翠;(3)宽慰;(4)挪移;(5)阳光明媚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2023·喀什)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听到事情已经被解决了,他顿时喜出望外。
B.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C.他立志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D.这个十恶不赦的罪犯终于被执行了死刑,总算是死得其所。
【答案】D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C、D正确。
B.不当,“死得其所"意思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结合语境可知运用不当。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理解与运用,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及所给词语的意思进行判断选择。
3.(2023·喀什)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下列与人体有关的字是(  )
A.垓 B.赅 C.陵 D.胺
【答案】D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垓:部首是“土”,一般与“泥土”有关。
B.赅:部首是“贝”,一般与“钱财”有关。
C.陵:部首是予”,一般与“高坡深谷的山地”有关。
D.胺:部首是“月”,一般与“身体部位"有关。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偏旁部首及偏旁部首所表示的意思的掌握情况,根据课内所学完成。
4.(2023·喀什)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
B.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
C.我们即使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D.鲁滨逊想要在荒岛上生活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答案】C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关联词不当,“就"改为"也”。
故答案为: C
【点评】考查了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首先注意语句的通顺连贯,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语言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5.(2023·喀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淮南子》,它的下一句是“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骑鹅旅行记》中的尼尔斯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本想阻止一只大雄鹅飞走而爬上了鹅的背,开启了一场“骑鹅旅行记”。
C.《汤姆 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贝琪在洞里忍受了三天三夜的劳累和饥饿。
D.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嫦娥奔月等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传说。
【答案】A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A.有误,有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劝学》。
B、C、D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言警句及神话传说。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6.(2019六下·景县期末)下列对联张贴不合适的是(  )
A.妙手回春治百病 悬壶济世医万家(医院)
B.虽是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饭店)
C.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书店)
D.今天祖国花朵 明日国家栋梁(学校)
【答案】B
【知识点】对联
【解析】【分析】考查对对联的理解,答题时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判断。
B:虽是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饭店 改为 理发店 )A、C、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对对联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7.(2023·喀什)日积月累来填空。
(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常常被古人写入诗中并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你能想到的诗句有    ,   。
(2)春天是美好的,但古人面对美好,却是喜忧参半。有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的惊喜:   ,当春乃发生;有宋代诗人王观送友人时的不舍:才始送春归,   ;有远在他乡的王安石浓浓思乡情:春风又绿江南岸,   ;还有韩愈对初春的偏爱:最是一年春好处,   。
(3)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早在2000多年前,《淮南子》中就提出    ,   ;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4)表扬是一种鼓励,而批评的话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很多益处。正所谓    ,忠言逆耳利于行。
(5)在《寒食》这首诗中,与“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答案】(1)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隆
(2)好雨知时节;又送君归去;明月何时照我还;绝胜烟柳满皇都
(3)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4)良药苦口利于病
(5)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1)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结合题干中的“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可知填写的诗句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隆”。
(2)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结合题干中的“当春乃发生”,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好雨知时节”。
宋代王观的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结合题干中的“才始送春归”,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又送君归去”。
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结合题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可知填写的诗句是“ 明月何时照我还 ”。
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结合题干中的“最是一年春好处”,可知填写的诗句是“绝胜烟柳满皇都”。
(3)出自《淮南子》结合题干中的“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可知填写的诗句是“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意思是: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l旧有的规矩。
(4)结合题干中的“表扬是一种鼓励,而批评的话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很多益处。”,可知填写的诗句是“良药苦口利于病”。“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意思是: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5)“《寒食》”“与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可知填写的诗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故答案为:(1)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隆;(2)好雨知时节;又送君归去;明月何时照我还;绝胜烟柳满皇都;(3)苟利于民;不必法古;(4)良药苦口利于病;(5)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和名言警句,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8.(2023·喀什)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你若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3)当心境不同时,我们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选择一个情境
A走在小巷里
B奔跑在田野上
C坐在教室里
【答案】(1)你若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让人怀念的事迹,就不得不有毅力。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难道他的死不比泰山更重要吗?
(3)坐在教室里,看着自己满分的试卷,微风是那么和煦。
【知识点】句式转换;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把“那就非得......不可”改为“就不得不”。
(2)把“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难道......不比泰山还要重吗”,结尾用问号。
(3)选择一个情景,写出自己的感受即可。
故答案为:(1)你若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让人怀念的事迹,就不得不有毅力。(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难道他的死不比泰山更重要吗 (3)坐在教室里,看着自己满分的试卷,我感觉今天的阳光是那么灿烂,微风是那么和煦。
【点评】(1)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找到双重否定词,然后改成带肯定的词语。①“不得不”带有“无奈、勉强、不情愿”等语义,改写成肯定句时,通常加上“只能”或“只好”、“只得”等词。②“不能不”“不要不”“ 非……不可”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加上“必须”“肯定”或“当然”“一定”等词。
(2)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3)本题考查了情景写话,完成时要注意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合理的想象,注意结合题目所给的提示进行合理的想象后写话。
(2023·喀什)综合性学习。
实验小学六一班在毕业前夕准备以“永远的六一班”为主题开一次班会,请你担任此次班会的策划和主持。
9.请你设计一下班会的程序,写出其中的一个环节。
追忆往昔——   ——展望未来
10.在班会中间,准备安排一个“小合唱”节目,同学们对下面两首的曲目各持意见,请你根据部分歌词内容,做出选择,并说说你的理由。
第一首: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毕业歌》
第二首: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送别》
我选择    ,因为    
11.临别之际,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位老师或同学写一条饱含真情的赠言。
【答案】9.立足当下
10.第一首;第一首在内容上更为积极乐观,能够振奋人心,给人力量,且该曲目语调旋律更加高昂激越,能够调动班级气氛。
11.我们一起走过六个春夏秋冬,结下深厚的友谊。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知识点】畅谈想法;祝贺感谢
【解析】【点评】考查了实践作业,实践作业是把语文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通过实践作业可以使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综合实践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材料、动手、动脑、语言表达等能力。
9.考查实践作业。结合给出的第一和第三环节,第二环节应与现在有关,“追忆往昔""展望未来”都是四字词语,第二环节设计为“立足当下"。
故答案为:立足当下
10.考查看法建议。根据部分歌词内容,做出选择,说出自己的理由即可。
故答案为:第一首;第一首在内容上更为积极乐观,能够振奋人心,给人力量,且该曲目语调旋律更加高昂激越,能够调动班级气氛。
11.考查赠言祝福。注意赠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并饱含真情。
故答案为:我们一起走过六个春夏秋冬,结下深厚的友谊。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阅读(19分)
(2023·喀什)阅读《学弈》,回答后面的问题。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2.“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的“善”与下面哪一个词语中的“善”的意思一样?(  )
A.乐善好施 B.心慈面善 C.多愁善感 D.能言善辩
1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思援弓缴而射之。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   
③非然也    
14.下面对学弈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弈》和《两小儿辩日》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阐明事理,引人深思。
B.跟弈秋学下棋的两个人,因为智商的不同,最后学习效果不同。
C.《学弈》这篇课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分别写了两个学棋人的表现和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做事要专心致志。
【答案】12.D
13.拉;难道;这样
14.B
【知识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1)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选项判断。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薄于下围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 说:不是这样的。
12.考查了对重点字的理解。“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善"是善于,擅长的意思。A.“乐善好施"的“善"是好事的意思。B.“心慈面善""的“善"是善良的意思。C.“多愁善感"的“善"是容易的意思。D."能言善辩”的“善”是擅长的意思。故选D。
故答案为:D
13.考查了对文言文字义的理解。可结合对文言句意的理解分析词义。①句意为: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援:拉。②句意为: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为:难道。③句意为:不是这样的。然:这样。
故答案为:①拉;②难道;③这样
14.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A、C正确。B.有误,从“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可知,不是因为智商不同。故选B。
故答案为:B
(2023·喀什)课外阅读。
①一天,我和儿子面对面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然站起身,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的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了推。
②我问:“想比赛?”
③“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这不公平。我的盆里已有不少了,可你只有几粒。”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到他碗里。
④“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才能试出我的速度。”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我欣赏儿子这种自信和大气。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都敛声息语。
⑤“让儿子赢吧,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
⑥“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又快了起来。儿子手不停歇,目光却时不时地落在两个容器里。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剥豆的动作不觉又缓了下来。
⑦“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想到这些,我的节奏又紧了许多。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完了。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但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输定了。我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拿来一个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起来了,像一个隆起的土丘。
⑧“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然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着。“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⑨“我少,是我输了。”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
15.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
敛声息语:   
16.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7.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分别说说母亲剥豆“慢”与“快”的原因。
①“慢”的原因是:   
②“快”的原因是:   
18.读一读下列句子,根据括号中的问题品析句子。
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这是对儿子的什么描写?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案】15.形容静悄悄不发出声音,连呼吸声也变小了。文中指母子比赛剥豆时默不作声的情形
16.短文主要写作者与儿子比赛剥豆的事儿
17.让儿子赢,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和心疼儿子;想到“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和“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就又快了起来
18.是对儿子的神态描写。从中体会到了母亲想让儿子体会到失败与成功,在以后漫长的人生路上,少跌跤,即使跌,也要从容面对。这句话已经体现了儿子有从容面对失败的心态。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1)理解词语的意思时,我们要先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这个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综和即可。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15.考查对词语的理解。敛声息语:形容静悄悄不发出声音,连呼吸声也变小了。结合文中语句“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都敛声息语。 ”可知,文中指母子比赛剥豆时默不作声的情形。
故答案为: 形容静悄悄不发出声音,连呼吸声也变小了。文中指母子比赛剥豆时默不作声的情形 。
16.考查概括短文主要内容。通读短文可知,短文主要写作者与儿子比赛剥豆的事儿。
故答案为: 短文主要写作者与儿子比赛剥豆的事儿 。
17.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并填空回答问题。通读短文可知,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母亲剥豆“慢”的原因是:“让儿子赢吧”,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和心疼儿子。②母亲“快”的原因是:想到“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 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和“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就又快了起来。
故答案为:让儿子赢,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和心疼儿子;想到“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和“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就又快了起来
18.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与赏析。文中的“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这句话是对儿子神态的描写,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母亲想让儿子体会到失败与成功,在以后漫长的人生路上,少跌跤,即使跌,也要从容面对。这句话已经体现了儿子有从容面对失败的心态。
故答案为:是对儿子的神态描写。从中体会到了母亲想让儿子体会到失败与成功,在以后漫长的人生路上,少跌跤,即使跌,也要从容面对。这句话已经体现了儿子有从容面对失败的心态。
三、写作题(31分)
19.(2023·喀什) 沈从文笔下的腊八粥真是让垂涎欲滴。请你仔细回忆自己最难忘的家乡美食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简要说说它的制作过程,要结合具体的事例来写,写出你最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温馨提示:①题目自拟。②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体现家乡美食的色、香、味,把品尝食物的真实体验自然地表达出来。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校名、班名和姓名
【答案】 家乡的美食
我的家乡的特色美食是麻婆豆腐,这是我家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麻婆豆腐不但吃起来麻辣鲜香,而且看起来色泽鲜艳。麻婆豆腐的做法其实非常简单:把豆腐切成小块,让它们一个个“跳”入热气腾腾的水中热热“身”,再把它们捞出。接着,把肉切成肉丁,用植物油把肉丁炒熟。然后,向锅里倒入适当的油,向油中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干辣椒、花椒和姜片,等油温在八十度左右时放入豆腐,再翻炒几下,最后用小火慢慢烧两分钟,这道色、香、味俱全的麻婆豆腐就大功告成了。不消说吃,只闻到它的香味,就让人食欲大开。怎么样?你一定垂涎欲滴了吧,欢迎你来品尝哟!
【知识点】状物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介绍一种自己知道的美食。家乡美食众多,写之前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最有特色的来写。写的时候,可以从美食的材料准备、制作过程、色、香、味等方面来展开具体地写,注意抓住其中一两个重点,写出美食的特点,材料安排要做到详略得当,如果你对美食有什么感想和看法,也可以写出来。
【点评】本文记叙了麻婆豆腐的制作过程,记叙过程清晰,有条理,让人一目了然。同时语句通顺,结构合理,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新疆喀什地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2023·喀什)看拼音,写词语。
(1)当然,sī kōng jiàn guàn    、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2)到年底,蒜泡得色如fěi cuì    ,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多吃几个饺子。
(3)总的来说,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kuān wèi    的东西。
(4)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nuó yí    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5)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yáng guāng míng mèi    。
2.(2023·喀什)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听到事情已经被解决了,他顿时喜出望外。
B.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C.他立志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D.这个十恶不赦的罪犯终于被执行了死刑,总算是死得其所。
3.(2023·喀什)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下列与人体有关的字是(  )
A.垓 B.赅 C.陵 D.胺
4.(2023·喀什)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
B.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
C.我们即使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D.鲁滨逊想要在荒岛上生活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5.(2023·喀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淮南子》,它的下一句是“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骑鹅旅行记》中的尼尔斯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本想阻止一只大雄鹅飞走而爬上了鹅的背,开启了一场“骑鹅旅行记”。
C.《汤姆 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贝琪在洞里忍受了三天三夜的劳累和饥饿。
D.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嫦娥奔月等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传说。
6.(2019六下·景县期末)下列对联张贴不合适的是(  )
A.妙手回春治百病 悬壶济世医万家(医院)
B.虽是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饭店)
C.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书店)
D.今天祖国花朵 明日国家栋梁(学校)
7.(2023·喀什)日积月累来填空。
(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常常被古人写入诗中并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你能想到的诗句有    ,   。
(2)春天是美好的,但古人面对美好,却是喜忧参半。有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的惊喜:   ,当春乃发生;有宋代诗人王观送友人时的不舍:才始送春归,   ;有远在他乡的王安石浓浓思乡情:春风又绿江南岸,   ;还有韩愈对初春的偏爱:最是一年春好处,   。
(3)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早在2000多年前,《淮南子》中就提出    ,   ;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4)表扬是一种鼓励,而批评的话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很多益处。正所谓    ,忠言逆耳利于行。
(5)在《寒食》这首诗中,与“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8.(2023·喀什)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你若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3)当心境不同时,我们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选择一个情境
A走在小巷里
B奔跑在田野上
C坐在教室里
(2023·喀什)综合性学习。
实验小学六一班在毕业前夕准备以“永远的六一班”为主题开一次班会,请你担任此次班会的策划和主持。
9.请你设计一下班会的程序,写出其中的一个环节。
追忆往昔——   ——展望未来
10.在班会中间,准备安排一个“小合唱”节目,同学们对下面两首的曲目各持意见,请你根据部分歌词内容,做出选择,并说说你的理由。
第一首: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毕业歌》
第二首: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送别》
我选择    ,因为    
11.临别之际,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位老师或同学写一条饱含真情的赠言。
二、阅读(19分)
(2023·喀什)阅读《学弈》,回答后面的问题。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2.“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的“善”与下面哪一个词语中的“善”的意思一样?(  )
A.乐善好施 B.心慈面善 C.多愁善感 D.能言善辩
1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思援弓缴而射之。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   
③非然也    
14.下面对学弈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弈》和《两小儿辩日》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阐明事理,引人深思。
B.跟弈秋学下棋的两个人,因为智商的不同,最后学习效果不同。
C.《学弈》这篇课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分别写了两个学棋人的表现和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做事要专心致志。
(2023·喀什)课外阅读。
①一天,我和儿子面对面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然站起身,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的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了推。
②我问:“想比赛?”
③“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这不公平。我的盆里已有不少了,可你只有几粒。”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到他碗里。
④“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才能试出我的速度。”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我欣赏儿子这种自信和大气。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都敛声息语。
⑤“让儿子赢吧,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
⑥“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又快了起来。儿子手不停歇,目光却时不时地落在两个容器里。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剥豆的动作不觉又缓了下来。
⑦“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想到这些,我的节奏又紧了许多。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完了。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但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输定了。我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拿来一个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起来了,像一个隆起的土丘。
⑧“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然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着。“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⑨“我少,是我输了。”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
15.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
敛声息语:   
16.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7.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分别说说母亲剥豆“慢”与“快”的原因。
①“慢”的原因是:   
②“快”的原因是:   
18.读一读下列句子,根据括号中的问题品析句子。
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这是对儿子的什么描写?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写作题(31分)
19.(2023·喀什) 沈从文笔下的腊八粥真是让垂涎欲滴。请你仔细回忆自己最难忘的家乡美食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简要说说它的制作过程,要结合具体的事例来写,写出你最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温馨提示:①题目自拟。②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体现家乡美食的色、香、味,把品尝食物的真实体验自然地表达出来。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校名、班名和姓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司空见惯
(2)翡翠
(3)宽慰
(4)挪移
(5)阳光明媚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1)“司空见惯”的“惯”不要写成同音字“贯”。
(2)“翡翠”的“翠”不要写成同音字“粹”
(3)“宽慰”的“慰”不要写成同音字“蔚”
(4)“挪移”的“挪移”不要写成形近字“哪”。
(5)“阳光明媚”的“媚”不要写成形近字“睸”。
故答案为:(1)司空见惯;(2)翡翠;(3)宽慰;(4)挪移;(5)阳光明媚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答案】D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C、D正确。
B.不当,“死得其所"意思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结合语境可知运用不当。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理解与运用,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及所给词语的意思进行判断选择。
3.【答案】D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垓:部首是“土”,一般与“泥土”有关。
B.赅:部首是“贝”,一般与“钱财”有关。
C.陵:部首是予”,一般与“高坡深谷的山地”有关。
D.胺:部首是“月”,一般与“身体部位"有关。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偏旁部首及偏旁部首所表示的意思的掌握情况,根据课内所学完成。
4.【答案】C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关联词不当,“就"改为"也”。
故答案为: C
【点评】考查了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首先注意语句的通顺连贯,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语言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5.【答案】A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A.有误,有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劝学》。
B、C、D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言警句及神话传说。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6.【答案】B
【知识点】对联
【解析】【分析】考查对对联的理解,答题时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判断。
B:虽是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饭店 改为 理发店 )A、C、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对对联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7.【答案】(1)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隆
(2)好雨知时节;又送君归去;明月何时照我还;绝胜烟柳满皇都
(3)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4)良药苦口利于病
(5)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1)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结合题干中的“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可知填写的诗句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隆”。
(2)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结合题干中的“当春乃发生”,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好雨知时节”。
宋代王观的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结合题干中的“才始送春归”,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又送君归去”。
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结合题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可知填写的诗句是“ 明月何时照我还 ”。
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结合题干中的“最是一年春好处”,可知填写的诗句是“绝胜烟柳满皇都”。
(3)出自《淮南子》结合题干中的“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可知填写的诗句是“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意思是: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l旧有的规矩。
(4)结合题干中的“表扬是一种鼓励,而批评的话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很多益处。”,可知填写的诗句是“良药苦口利于病”。“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意思是: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5)“《寒食》”“与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可知填写的诗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故答案为:(1)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隆;(2)好雨知时节;又送君归去;明月何时照我还;绝胜烟柳满皇都;(3)苟利于民;不必法古;(4)良药苦口利于病;(5)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和名言警句,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8.【答案】(1)你若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让人怀念的事迹,就不得不有毅力。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难道他的死不比泰山更重要吗?
(3)坐在教室里,看着自己满分的试卷,微风是那么和煦。
【知识点】句式转换;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把“那就非得......不可”改为“就不得不”。
(2)把“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难道......不比泰山还要重吗”,结尾用问号。
(3)选择一个情景,写出自己的感受即可。
故答案为:(1)你若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让人怀念的事迹,就不得不有毅力。(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难道他的死不比泰山更重要吗 (3)坐在教室里,看着自己满分的试卷,我感觉今天的阳光是那么灿烂,微风是那么和煦。
【点评】(1)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找到双重否定词,然后改成带肯定的词语。①“不得不”带有“无奈、勉强、不情愿”等语义,改写成肯定句时,通常加上“只能”或“只好”、“只得”等词。②“不能不”“不要不”“ 非……不可”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加上“必须”“肯定”或“当然”“一定”等词。
(2)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3)本题考查了情景写话,完成时要注意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合理的想象,注意结合题目所给的提示进行合理的想象后写话。
【答案】9.立足当下
10.第一首;第一首在内容上更为积极乐观,能够振奋人心,给人力量,且该曲目语调旋律更加高昂激越,能够调动班级气氛。
11.我们一起走过六个春夏秋冬,结下深厚的友谊。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知识点】畅谈想法;祝贺感谢
【解析】【点评】考查了实践作业,实践作业是把语文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通过实践作业可以使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综合实践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材料、动手、动脑、语言表达等能力。
9.考查实践作业。结合给出的第一和第三环节,第二环节应与现在有关,“追忆往昔""展望未来”都是四字词语,第二环节设计为“立足当下"。
故答案为:立足当下
10.考查看法建议。根据部分歌词内容,做出选择,说出自己的理由即可。
故答案为:第一首;第一首在内容上更为积极乐观,能够振奋人心,给人力量,且该曲目语调旋律更加高昂激越,能够调动班级气氛。
11.考查赠言祝福。注意赠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并饱含真情。
故答案为:我们一起走过六个春夏秋冬,结下深厚的友谊。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12.D
13.拉;难道;这样
14.B
【知识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1)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选项判断。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薄于下围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 说:不是这样的。
12.考查了对重点字的理解。“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善"是善于,擅长的意思。A.“乐善好施"的“善"是好事的意思。B.“心慈面善""的“善"是善良的意思。C.“多愁善感"的“善"是容易的意思。D."能言善辩”的“善”是擅长的意思。故选D。
故答案为:D
13.考查了对文言文字义的理解。可结合对文言句意的理解分析词义。①句意为: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援:拉。②句意为: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为:难道。③句意为:不是这样的。然:这样。
故答案为:①拉;②难道;③这样
14.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A、C正确。B.有误,从“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可知,不是因为智商不同。故选B。
故答案为:B
【答案】15.形容静悄悄不发出声音,连呼吸声也变小了。文中指母子比赛剥豆时默不作声的情形
16.短文主要写作者与儿子比赛剥豆的事儿
17.让儿子赢,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和心疼儿子;想到“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和“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就又快了起来
18.是对儿子的神态描写。从中体会到了母亲想让儿子体会到失败与成功,在以后漫长的人生路上,少跌跤,即使跌,也要从容面对。这句话已经体现了儿子有从容面对失败的心态。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1)理解词语的意思时,我们要先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这个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综和即可。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15.考查对词语的理解。敛声息语:形容静悄悄不发出声音,连呼吸声也变小了。结合文中语句“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都敛声息语。 ”可知,文中指母子比赛剥豆时默不作声的情形。
故答案为: 形容静悄悄不发出声音,连呼吸声也变小了。文中指母子比赛剥豆时默不作声的情形 。
16.考查概括短文主要内容。通读短文可知,短文主要写作者与儿子比赛剥豆的事儿。
故答案为: 短文主要写作者与儿子比赛剥豆的事儿 。
17.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并填空回答问题。通读短文可知,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母亲剥豆“慢”的原因是:“让儿子赢吧”,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和心疼儿子。②母亲“快”的原因是:想到“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 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和“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就又快了起来。
故答案为:让儿子赢,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和心疼儿子;想到“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和“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就又快了起来
18.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与赏析。文中的“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这句话是对儿子神态的描写,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母亲想让儿子体会到失败与成功,在以后漫长的人生路上,少跌跤,即使跌,也要从容面对。这句话已经体现了儿子有从容面对失败的心态。
故答案为:是对儿子的神态描写。从中体会到了母亲想让儿子体会到失败与成功,在以后漫长的人生路上,少跌跤,即使跌,也要从容面对。这句话已经体现了儿子有从容面对失败的心态。
19.【答案】 家乡的美食
我的家乡的特色美食是麻婆豆腐,这是我家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麻婆豆腐不但吃起来麻辣鲜香,而且看起来色泽鲜艳。麻婆豆腐的做法其实非常简单:把豆腐切成小块,让它们一个个“跳”入热气腾腾的水中热热“身”,再把它们捞出。接着,把肉切成肉丁,用植物油把肉丁炒熟。然后,向锅里倒入适当的油,向油中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干辣椒、花椒和姜片,等油温在八十度左右时放入豆腐,再翻炒几下,最后用小火慢慢烧两分钟,这道色、香、味俱全的麻婆豆腐就大功告成了。不消说吃,只闻到它的香味,就让人食欲大开。怎么样?你一定垂涎欲滴了吧,欢迎你来品尝哟!
【知识点】状物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介绍一种自己知道的美食。家乡美食众多,写之前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最有特色的来写。写的时候,可以从美食的材料准备、制作过程、色、香、味等方面来展开具体地写,注意抓住其中一两个重点,写出美食的特点,材料安排要做到详略得当,如果你对美食有什么感想和看法,也可以写出来。
【点评】本文记叙了麻婆豆腐的制作过程,记叙过程清晰,有条理,让人一目了然。同时语句通顺,结构合理,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