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12-01 21:2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授课日期: 2014 年 11 月 30 日 课型: 新授课
课题:6.1 燃烧与灭火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1.通过对燃烧条件的学习,使学生能从化学反应的角度认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2.认识到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内容和学情分析:
燃烧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学生已经知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多燃烧现象与灭火的方法,只是不能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通过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逐步实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目标。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实例,小组讨论认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会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并能说出燃烧的条件。
3.知道火灾中的一些自救常识,增强防火意识。
知识点(含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方法;
难点:1.通过实验分析、规纳燃烧的条件;
2. 对着火点的理解。
实验准备:
多媒体;蒸发皿、燃烧匙、镊子、剪刀、酒精灯、烧杯、蜡烛、火柴、纸片、木条、煤块、酒精、水、铜丝圈。
板书设计: 6.1 燃烧与灭火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学习过程:
师生活动 活动意图
【情境引入】创设情境:视频播放,链接地址:http://v./v_show/id_XNjc0NTE3MDg=.html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并展示有关燃烧的利与弊的图片【过渡,引入课题】其实在生活中和在实验室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也见过很多燃烧的事例,这些现象在给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若使用不当也会带来灾难。假如你在事发现场,该如何灭火呢?燃烧又需要什么条件呢?【板书】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展示学习目标】实验探究一:灭火的原理生分组实验:请利用桌面上所提供的用品,以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能多的方法熄灭点燃的蜡烛。看谁想出来的方法最多。
仪器:蜡烛、烧杯、剪刀、湿布、镊子、水、铜丝圈。要求:设计多种方法,并分析哪种较方便.环保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灭火的原理或方法。生:总结汇报灭火的方法及原理。 (隔绝氧气:用烧杯罩住、用湿布盖灭…… 降低温度:吹灭、用水浇灭、用铜丝圈罩住火苗…… 移走可燃物:用剪刀剪掉烛芯…..)师:请同学们观察课本P119的三幅图,分析各自灭火的方法及原理。灭火方法灭火原理…隔绝氧气(外因)…降低温度(外因)隔离可燃物(内因) 联系生活,引发思考,自然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借助分组实验并结合生活经验获得灭火的方法比直接灌输印象更深刻,效果更好。
实验探究二:燃烧的条件【过渡】我们接触过许多的燃烧,请同学们说一说燃烧有什么样的特征?生:发光放热、比较剧烈、有氧气参加反应、应该是氧化反应……师:你能结合前面学过的一些燃烧现象给燃烧下个定义呢?【板书】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师:任何物质都能燃烧吗?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生:根据灭火的措施做出假设猜想一:燃烧需要可燃物猜想二: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猜想三: 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师:请同学们根据提供的器材完成实验探究。生:分组进行探究,教师巡回指导实验现象结论1、取两个蒸发皿,分别倒入1~2 mL酒精和水,用火柴分别点燃,观察谁能被点燃。实验结束后用湿抹布盖灭。2、分别点燃两支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大烧杯罩住,另一支蜡烛放在空气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结束将蜡烛吹灭。3、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木条和一小块煤,同时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实验现象。生:汇报实验现象并总结燃烧的条件【板书】二、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师:强调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一般不会改变,如白磷为 40℃、红磷为 240℃等。【探究升级】这三个条件是必须同时具备还是具备其中的一个就可以实现燃烧呢?师:演示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燃烧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设疑】灭火的原理与燃烧的条件有什么样的关系?生:小组探讨,归纳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调:燃烧与灭火是两个相反的过程。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而且只需破坏其中一个即可。【感悟生活】1、为何加油站、面粉厂、仓库要严禁烟火?上山游玩为什么要禁止携带火种?生:思考回答【学以致用】展示:常见的灭火器及使用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追踪再探] 小明同学在参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书中发现镁带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于是他在制得二氧化碳后,将燃烧的镁带伸入到盛有二氧化碳的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一种白色粉末和一种黑色粉末。这个实验引发了小明同学的反思,从而有新的发现,你认为小明同学新的发现是什么?【演示实验】镁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发反思(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有的时候,二氧化碳也可能会支持燃烧,有些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设疑】商场里发生了火灾,如果你正在这个商场中,面对大火,你该怎么做?生:讨论,结合逃生演练加强安全意识。【盘点收获】结合生活常识谈一谈对燃烧和灭火的认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 通过引导分析培养学生的知识总结能力。通过探究理解燃烧的条件,并培养实验能力及合作精神。培养归纳总结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分析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意识。从课堂回归到生活,体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的观点,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燃烧也是如此,二氧化碳也可能支持燃烧。
(2010 滨州)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下列实验中白磷能够燃烧的是(  ) A B C D2.(2011 南通)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B、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3、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 ( http: / / www.21cnjy.com )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4、(2011·哈尔滨中考)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火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为祸。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 ①熄灭液化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 ②木材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④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⑥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1) ,包括事例(2) (填序号)。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在250mL烧杯中,注入200mL热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烧杯口盖上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干水的白磷,另一端放一小堆红磷.(信息点:①白磷的者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00℃;②当吸入或接触五氧化二磷粉尘时,能与粘膜表层、眼、皮肤的水分反应变成磷酸,对局部有强烈的腐蚀性刺激作用,严重者可引起中毒性肺炎、肺水肿.)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现象为 ,化学方程式为 ,而铜片上的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都没有燃烧,其原因分别为 、 ,因此物质燃烧的条件是 ;(2)若在甲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中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红磷也燃烧起来了,可能的原因是 .
(3)你认为应选择 同学的实验方案最好;用大烧杯罩上的目的是 。答案:1.C;2.C;3.B;4.答案不唯一;5.略。
教学反思:
1、本节课在教学上感觉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比较顺利,教学流程明确具体,在注重学生对科学知识掌握和理解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2、在对燃烧的条件的学习上,让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识到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是教学的难点,感觉把握不是太好,处理这一点时感觉不够顺畅。
3、建议在教学时合理利用素材,切不可将素材堆积,简单的走马观花式展示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