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第十六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1、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教 学 目 标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作用
教学难点:对三民主义的评价;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及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提出了许多救国主张。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但他们都不主张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封建统治,而封建统治的腐朽是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源。因此,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社会实践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的发展证明,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创立革命的理论,并在它的指导下用暴力推翻封建统治。这一历史任务的承担者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新课导入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
? 2、内容
? 3、评价材料一:1895年~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平均每年设厂十五家以上。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什么状况?材料二: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奕昕康有为1、背景政治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各派救国方案相继失败
思考:从《时局图》、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的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材料三:思考: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思考,鸦片战争以后,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哪些?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林、魏:“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中体西用”; 康、梁:维新变法。
思想上:西学东渐,人们思想上得到启蒙材料四:左图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政治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各派救国方案相继失败思想上:西学东渐,人们思想上得到启蒙个人努力: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客观因素主观因素1、背景
时间、地点:主要领导人:政治纲领在《中国同盟会总章》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机关刊物:2、三民主义的提出性质:中国同盟会的建立意义:1905年 东京孙中山、黄兴
《民报》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把同盟会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提出(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前提创立民国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平均地权
≠平分土地核定地价,涨价归国家所有,国民共享补充
发展材料一: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 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 ——《孙中山选集》内容: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3、对三民主义的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归纳其内容,分析有何局限性:内容: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局限性:便利地主阶级投机革命材料二:凡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选集》内容:“平均地权”“核定地价” “国民
共享”等是资产阶级土地纲领
局限性:不彻底,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使资产阶级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材料三: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选集》进步性评价:①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②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③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④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在推翻清王朝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原因:这是由资产阶级的革命性、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的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局限性思考:为什么三民主义具有这些进步性和局限性呢?这是由什么所决定的?二、三民主义的实践1、发动辛亥革命,成立中华民国:1911年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溥仪退位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1912年、 孙中山
(2)、内容: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3)、意义: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4)、实质: 用法律形式否定封建君主专制3、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二 次 革 命护 国 运 动护法运动(1917、1921)思维拓展思考: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先后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背景(1)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
(2)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3)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4)孙中山爱国精神,“适乎世界潮流,合乎人群需要”,与时俱进。2、标志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标志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3、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平均地权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平均地权,节制
资本,耕者有其田反帝普遍平等民权扶助农工三 大 政 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新”的所在(质的飞跃):明确反帝;强调普遍平等的民权,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更关注农工请思考:新旧三民主义有何异同?相同点:①都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②都把民族民权民生紧密结合;
③都以民权为核心;
④都以挽救民主危亡为目标;
⑤都成功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内容不同:(1)民族主义—旧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
(2)民权主义—旧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为目标;新主张民权为一般的平民所共有,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目标发展为建立反封建的各革命阶级联合政府。
(3)民生主义—旧只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新三民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内容,把民生主义和扶助农工相结合,反封建革命性增强。 不同点: 影响不同:旧三民主义是指导辛亥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重大推动作用;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指导国民大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有力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毛泽东★ 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是什么关系?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此目标的方法和手段。4、新三民主义的评价进步意义: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3)国民党一大后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大革命高潮迅速到来。(2) 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这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对当时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1、新三民主义与中共二大制定的
民主革命纲领有何异同?相同: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反帝反封建)一致 (国共合作政治基础) 不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八小时工作制、
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革命纲领 合作探究原因: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在反帝反封建等方面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因此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2、新三民主义为什么能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本课小结:三民主义及其发展1905年 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民报·发刊词》三民主义国民党一大 “ 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本课知识提纲三民主义的提出背景内容评价民族主义(前提)民权主义(核心)民生主义(补充和发展)三民主义的实践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背景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标志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比较新三民主义的评价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后讨论孙中山先生一生有两次重要的转变。一次是放弃改良而走向革命道路;他的第二次转变是指什么?孙中山先生的两次转变说明了什么?提示?(1)、第二次是指他领导的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失败后,接受苏俄和中共的帮助,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折。
(2)、可从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和品质等方面展开讨论。练一练 1、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 )
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
D、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
2、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
A、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AB3、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
A、民生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族主义 D、三民主义
4、三民主义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B、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C、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
D、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
5、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结成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知难行易”学说
BCB 6、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三民主义集中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
B、它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C、它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D、在它的指导下,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7、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 )
A、反对帝国主义 B、反对民族压迫
C、主张民族平等 D、反对满洲民族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