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
课题 3的倍数的特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5页及第3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3的倍数。2.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3的倍数。
教学难点 探索3的倍数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教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请同学说一下2,5的倍数的特征。学生1: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 0、2、4、6、8 。学生2: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 0 或者 5 。教师:按照这样的说法,是不是3的倍数的个位上是3,6,9?学生讨论。教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本节课的学习——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学习第1题。教师:有同学说3的倍数个位上是3,6,9的说法不一定准确,举手一个反例。学生:xx不是3的倍数。教师:列举几个3的倍数,看看3的倍数的个位上的数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没有共同特征。2.学习第2题。出示:请你在百数表中接着圈出3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1)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在百数表中圈一圈。学生圈完后,出示课件。(2)分析比较教师:每一斜线上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有规律吗?十位上的数有规律吗?学生:个位上的数依次加1,十位上的数依次减1。教师:那什么没有发生变化呢?教师:算一算,各数位上数字之和相加分别是什么。学生1:第1组数据,各个数字数位上之和是3。学生2:第2组数据,各个数字数位上之和是6。学生3:第3组数据,各个数字数位上之和是9。学生4:第4组数据,各个数字数位上之和是12。学生5:第5组数据,各个数字数位上之和是15。学生6:第6组数据,各个数字数位上之和是9和18。教师:这些数各数位上的和有什么规律?学生:都是3的倍数。(3)归纳总结教师:猜测一下,3的倍数与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的关系。学生: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相加是3的倍数。(4)验证。教师:我们的结论成立吗?请同学们找几个更大的数验证一下。学生相互交流验证结论是否正确。3.学习第3题。出示:根据上面的发现,在下面的数中圈出3的倍数,应与同伴交流。请一个小组同学轮流回答。学生1:53,5+3=8,不是3的倍数;学生2:87,8+7=15,是3的倍数;学生3:36,3+6=9,是3的倍数;学生4:65,6+5=11,不是3的倍数;学生5:60,6+0=6,是3的倍数;学生6:128,1+2+8=11,不是3的倍数;学生7:453,4+5+3=12,是3的倍数。课堂小结师:同学们,真棒!从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发现: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三、当堂训练教材P36“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独立圈一圈,与同伴交流是怎么判断的。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材P36“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填数,与同伴交流填数的方法。(不要求全部填出)教材P36“练一练”第3题。让学生准备几张卡片,实际组一组。边摆边想,再交流讨论思考过程。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究了3的倍数的特征,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教材第36页“练一练”第4题。 复习回顾,与本节课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多举几个反例。引导学生发现和的规律多举几个例子。重点关注128和453.
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相加是3的倍数。
教后反思 (1)学生经历了从百数表中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先猜想后验证,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2)由于学生2,5的倍数的特征的经验,3的倍数的特征一些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可以在之后的练习中加深学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