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综述:
屈辱史: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抗争史:邓世昌血战黄海、左宗棠收复新疆……
探索史: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程标准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以及《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新课导入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贩毒、吸毒诱发的盗窃、抢劫、诈骗和各种恶性暴力犯罪严重危害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治安秩序。面对这一严峻形势,1987年6月,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同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你知道6月26日有什么特殊含义吗?右图中的美丽植物的名称是什么?
第1课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本课标题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前世界格局的变化,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由来及意义;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一、鸦片走私
1.背景:
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顺差)地位,英国处于入超(逆差)地位。
材料: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向中国运来呢绒、布匹,但遭到中国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的排斥,严重滞销。而中国向英国输出的茶叶、生丝等,销路旺盛。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根据材料,归纳概括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背景是什么?
一、鸦片走私
2.英国走私鸦片的目的:
为扭转贸易逆差
一、鸦片走私
3.鸦片走私的危害:
兵弱银荒,威胁清朝统治
白银大量外流
威胁清朝统治
严重摧残身心,军队战斗力削弱。
一、鸦片走私
1838 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二、林则徐虎门销烟
1.禁烟的根本目的:
维护清朝统治
2.时间、地点:
1839年6月,广东虎门
虎门广场
二、林则徐虎门销烟
1839 年 6 月 3 日至 25 日,收缴的110 多万千克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相关史事:“在海滩高处挖两个15丈见方的池子,灌上水,然后将鸦片投入池中。浸泡半日后,将生石灰抛入,顷刻池水便沸腾起来。工作人员用铁锄、木耙来回翻搅,直到把烟土化尽。退潮时开启涵洞,销毁的鸦片随海浪被送进大海。”
二、林则徐虎门销烟
3.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抗争史)
林则徐:民族英雄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世界禁毒日:6月26日
“林则徐的可贵之外正在于他最先拿起西方这把尺量出了中国的短处……一部分中国人透过弥漫的硝烟终于发觉自己面临的对手是完全陌生的……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的头脑里开始动摇了。”
二、林则徐虎门销烟
材料一:《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中写到:这个事件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轻易放过的。
材料一中的“这个事件”指的是什么事件?如何理解这句话?
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战争。
如果没有林则徐虎门销烟,战争是否会发生?
二、林则徐虎门销烟
材料二: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
材料三: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质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
由材料二、三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打开中国的大门,向中国倾销商品。
三、鸦片战争
1.爆发原因:
①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②直接原因/导火线:虎门销烟
2.战争经过:1940-1942年
3.中国的抗争:广州三元里抗英;将领关天培、陈化成等战死
4.结果:中国战败
三、鸦片战争
5.战败原因:
①具体原因:
②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
中 国 英国
政治 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外交 闭关锁国 对外侵略扩张
军事 船坚炮利 装备陈旧,国防废弛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四、《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
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绘画)
2.内容及危害:
①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
(东南沿海,自南向北)
危害:便于列强倾销商品
四、《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
最北:
最南:
东 南 沿 海
2.内容及危害:
①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东南沿海,自南向北)
危害:便于列强倾销商品
②割地:割香港岛 危害:破坏领土主权
③赔款:赔2100万银元 危害:加重人民负担
④关税协议:协商进出口关税 危害:破坏关税主权
四、《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
四、《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
3.补充条约:
①中英《虎门条约》:
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危害:破坏了司法主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②中美《望厦条约》
③中法《黄埔条约》
(2023·甘肃定西)战前,中国市场上主要以土布为主,洋货是少数人问津的“奢侈品”,战后,洋布等日用品日益增多,逐渐占据进口商品的主导。这说明该战争( )
A.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了破坏
B.使列强攫取了在华设厂的特权
C.使西方的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
D.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A
思考:鸦片战争的影响?
(2023·辽宁营口)有人评价“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香港岛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久。”“此战”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 )
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B.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C.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和领士主权
D.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思考:鸦片战争的影响?
材料: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一部分官员和有识之士深受刺激。他们开始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寻求御敌之道。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和进行抗英斗争时,曾“探访夷情”,主持翻译了许多西方书刊。魏源根据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等资料,编成了《海国图志》一书。该书介绍了西方的历史地理和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思考:鸦片战争的影响?
1.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2.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思考:鸦片战争的影响?
本课小结
鸦片战争
鸦片走私:背景、目的、危害
林则徐虎门销烟:根本目的、时间、地点、意义
《南京条约》的签订:性质、内容、危害
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经过、抗争、失败原因、影响
(2023·湖南常德)2023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的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我国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课堂小练
A
(2023·山东临沂)条约规定:“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这也就是说,英国可以享有今后清政府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一切权利。根据这项规定,英国获得了 ( )
A.协议关税权
B.领事裁判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租地建房的权利
课堂小练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