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古代日本社会的发展历程
1—2世纪
有100多个小国
5世纪
大和政权基本实现统一
646年
大化改新
开始
12世纪晚期
源赖朝设
幕府于镰仓
1868年
德川幕府亡
奴隶制时期
封建制时期
中央集权制
幕府统治
明治维新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倭王印
事件:2020年7月23日,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日本第126位天皇德仁天皇宣布,第三十二届奥运会正式开幕!
(历2680年,持续126代)
各抒己见: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印象中的日本?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
课标要求: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以及武士集团形成;知道日本大化改新;理解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1、一位罪不该死的天皇
2、一批远渡重洋的学生
3、一位飞扬跋扈的将军
目标1:了解六世纪前日本的社会状况。(教学重点)
目标2: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时间、内容及影响。(教学重点、难点)
目标3:掌握幕府统治形成的背景及发展历程。(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地理环境特点:
岛国,岛屿众多
山地众多,平原少
多火山地震,资源匮乏
地理环境影响:
便于发展渔业,
航海业
便于畜牧业发展
灾害频繁,
忧患意识较强
一、6世纪前的日本---一位罪不该死的天皇---危机
这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汉书·地理志》
乐浪海(日本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后汉书 东夷列传》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三国志·魏书·
乌丸鲜卑东夷传》
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古代日本】
约公元1世纪,日本一些小国与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到了公元3世纪,这些小国逐渐统一……
依据材料分析6世纪以前的日本:
(1)小国林立。
(2)部分国家与中国有“通使”关系。
(3)部分国家是中国的藩属国。
大和政权最高统治者称
贵族
王室
部民制
私有领地
私有领地
组织形式—部
部民地位近似奴隶
土地私有制
“大王”
实质: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大和政权的部民制促进了日本早期的经济发展,这一制度存在怎样的问题?
由于土地和财富不断集中,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奴隶、部民和平民纷纷造反逃亡。社会陷入混乱。统治阶级不得不考虑寻找新的出路。
崇峻天皇
五年冬十月癸酉朔丙子,有献山猪。天皇指猪诏曰:“何时如断此猪之颈,断朕所嫌之人!”……苏我马子宿祢闻天皇所诏,恐嫌于己,招聚党者,谋弑天皇。……乃使东汉直驹,杀于天皇。
-----《日本书纪·卷二一》
假如你是大和政权“大王”的智囊团成员,你会献出怎样的计谋?
向谁学习?学习什么?怎么改变?
材料一: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材料二:贞观四年(630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缺粮,民物蕃息,四夷将附者百二十万人。是岁,天下断狱,死罪者二十九人,号称太平。——《新唐书 食货志》。
①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政局混乱
②“贞观之治”
材料三:“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
③遣唐使
(根本因素)
二、大化改新----一批远渡重洋的学生---转机
1、背景:
①日本政局动荡,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
②吸收中国隋唐文化——中国文化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2、时间、人物:
646年6月
孝德天皇
颁布“改新”诏书,仿照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③大批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到了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圣德太子的改革推开了历史的一扇窗!
内容 大化改新
政治 中央
地方
经济
中国隋唐
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
郡县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
均田制
租庸调制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设二官八省
设立国、郡、里
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公地、公民)
班田收授法(六年一授)(不能终生使用、不能买卖)
统一赋税
是以模仿古代中国唐朝典章制度,进行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打击奴隶主贵族,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抑制土地兼并剥削
提高人民生产积极性
充实国库,提升政府综合实力
3、内容:
问题:大化改新给日本带来巨大的变化,请总结哪些发生了改变,又有什么没有变。
饰
唐长安城平面图
日本平城京平面图
西市
东市
朱雀大街
朱雀大街
西市
东市
茶 道
文 字
服 饰
钱 币
体
验
活
动
:
猜
一
猜
它
们
的
归
属。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公元 646年
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意义(成效):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标志着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观点一:日本移植大唐汉文化。
观点二:日本善于学习有创新。
“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在《中日交通史》
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唐风时代
和风时代
模仿·学习
传承·创新
问题探究:你同意哪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凡新掘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终身占有。 ——《三世一身法》
问题: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日本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呈现出什么问题?
三、幕府统治一名飞扬跋扈的将军---危机
政府为增加耕地,鼓励开垦私田,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垦荒、购买、兼并土地
建立庄园
地方失去控制,社会局势动荡
不输不入
为保护庄园,出现武士和武士集团
1、武士集团的形成
庄园
武士
保 护
特点:武士集团是一种血缘关系
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
对抗地方政府
响应朝廷征战
家族和仆人
青壮年
2、幕府统治
日本封建统治阶级
(傀 儡)
任 命
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①时 间:12世纪晚期
②人 物:源赖朝
③称号:征夷大将军
④幕府地点:镰仓
⑤影响: 镰仓幕府建立,标志着日本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源赖朝
(1147—1199)
镰仓时代
室町时代
江户时代(德川幕府)
(1336年—1573年)
(1603年—1867年)
(1185年—1333年)
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在以下作业任选其一完成。
实践性作业1:查阅日本相关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日本,并介绍给同学。
实践性作业2:开展一次社会调查,问问身边的人,他们对于日本有着怎样的印象,和他们聊聊你的看法。
板书设计
日本印象
大和的统一
大和的统治
学生
天皇
大化改新
幕府统治
将军
武
士道精神
THE SPIRIT OF BUSHIDO
【积极影响】
为理想而不屈的精神,是武士道精神的扩展。
【消极影响】
经历了一次畸变,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成为日本右翼的文化土壤。
武士道精神 の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