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汇报人: 老师
汇报时间:2023年08月
目
录
summer
0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0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03、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课程导入
水变成冰
铁生锈
煤燃烧
灯泡发光
随处可见的物质变化,这些变化有何本质区别?
Summer a lot of things began to trivial for example, I hide in behind the morning in a hurry to eat text, breathed life back to the story, then through these years of ladder to update a day in and day out of
PART 0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知识精讲
1.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1)化学反应观察顺序
LOREM IPSUM
LOREM
IPSUM
LOREM
IPSUM
反应前:
①观察有几种物质参加反应;②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固、液)、气味等。
反应时:
①观察反应条件(加热、点燃等);②观察现象(发光、发热、生成沉淀或气体、颜色变化等)。
反应后:
①观察有几种物质生成;②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知识精讲
1.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2)探究物质变化的实验
水的沸腾
实验1-1-(1)
①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②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
③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或盛有冷水的小烧杯)移近试管口。
④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液态水沸腾,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遇冷的玻璃片又凝结成液态的水
知识精讲
1.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2)探究物质变化的实验
胆矾的研碎
实验1-1-(2)
取少量硫酸铜晶体(又叫蓝矾或胆矾)放在研钵内,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观察并记录胆矾发生的变化。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蓝色块状固体被研碎为蓝色粉末
知识精讲
1.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2)探究物质变化的实验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1-1-(3)
①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研碎前、后的胆矾,并加入少量水,振荡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
②再向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实验步骤
生成蓝色沉淀,溶液颜色变浅,最后变为无色
实验现象
知识精讲
1.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2)探究物质变化的实验
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
实验1-1-(4)
①在盛有少量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试管里加入适量稀盐酸。
②用配有玻璃弯管的橡胶塞塞住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
③注意观察并记录试管和烧杯中发生的变化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颗粒状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知识精讲
1.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3)实验前后变化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物质生成
(1) 液态的水 有水蒸气放出,遇冷变成液体
(2) 蓝色块状的胆矾 由块状变粉末
(3) 蓝色的胆矾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4) 颗粒状石灰石 (或大理石) 有气泡放出,石灰石变浑浊
液态的水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二氧化碳气体等
无
有
无
有
知识精讲
1.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实验1、2与实验3、4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实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实验3和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
思考1
水和胆矾发生了形态的变化,但并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
思考2
思考3
胆矶和石灰石(或大理石) 在变化中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知识精讲
1.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4)结论(物理变化)
高压锅爆炸
干冰升华
灯泡照明
泥沙沉淀
伴随现象:①形状、大小的改变;②状态的改变 (固、液、气);
③某些能量形式的变化(如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④位置的改变(如从甲地移到乙地)
基本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三态间(气体、液体、固体)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知识精讲
1.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4)结论(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
生成沉淀
土豆发芽
爆炸
伴随现象:①常伴随颜色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并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如吸热、放热、发光等)。
基本特征:有其他物质生成。
知识精讲
1.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5)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区别与联系
类型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概念 其他物质的变化 其他物质的变化
判断依据 1 伴随现象 常伴随发光、放热、 、 等现象 物质 发生变化,
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
实例
联系 ①在物理变化中, 化学变化;②在化学变化中, 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过程中石蜡熔化是物理变化,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 泼水成冰、水果榨汁、汽油挥发、蜡烛受热熔化、碘升华及溶液的结晶等
爆炸、铁生锈、木炭燃烧、食物腐烂等
生成
没有生成
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状态、形状、大小
变色
生成气体、产生沉淀
一定不发生
同时发生
典例引领
例1:下列过程或实验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1)玻璃破碎 (2)粮食酿酒 (3)滴水成冰
(4)利用干冰人工降雨 (5)沙里淘金
(6)风力发电 (7)钻木取火 (8)植物光合作用
(9)酒精的挥发 (10)食物的腐败 (11)石蜡融化
(12)蜡烛燃烧 (13)水的蒸发 (14)鞭炮燃放
(15)湿衣服晾干 (16)干冰升华 (17)铁器生锈 (18)海水晒盐 (19)海水制碱
(20)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典例引领
例1:下列过程或实验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21)百炼成钢 (22)死灰复燃 (23)灯泡发光 (24)蜡炬成灰 (25)烧制瓷器 (26)釜底抽薪
(27)花香四溢 (28)蔗糖溶解 (29)动物呼吸
(30)活性炭吸附 (31)电解水 (32)杀菌消毒
(33)过滤粗盐水 (34)湿法炼铜 (35)气球爆炸
(36)菜刀生锈 (3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3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Summer a lot of things began to trivial for example, I hide in behind the morning in a hurry to eat text, breathed life back to the story, then through these years of ladder to update a day in and day out of
PART 02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知识精讲
1.2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变化
颜色、状态、气味(或味道)、硬度、密度、溶解度、熔点和沸点、导热性和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吸附性和吸水性等
颜色:气态无色,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
气味:气体;
熔点:-218.8℃;
沸点:-183.1℃;
相对密度:1.14(-183℃,水=1);
溶解性:不易溶于水。
O2
知识精讲
1.2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变化
可燃性、助燃性、活动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毒性、腐蚀性等
例: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发热等;
表现的化学性质:碳的可燃性、氧气的助燃性。
例: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表现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的碱性;
知识精讲
1.2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别
类型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 直接感知或 测知 通过 才能表现出来
性质内容
本质区别 是否需要通过 才能表现出来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感觉器官
仪器
颜色、状态、气味(或味道)、硬度、密度、溶解度、熔点和沸点、导热性和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吸附性和吸水性等
可燃性、助燃性、活动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毒性、腐蚀性等
化学变化
知识精讲
1.2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注意: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着变化。因此,描述物质性质时要注明条件。
物质的性质
是固定不变的吗?
(4)影响物质性质的因素
例:水的沸点随大气压强减小而降低,高原气压小,水的沸点低。由于大气压强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把 101 kPa规定为标准大气压强。
知识精讲
1.2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5)一些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标准大气压)
物质 颜色和状态 熔点/℃ 沸点/℃
水 无色液体 0 100
铁 银白色固体 1535 2750
铝 银白色固体 660.37 2467
氧气 无色气体 -218.4 -182.9
拓展
金属的颜色:多为银白色金属,铁粉为黑色,金为黄色,铜为紫红色
气体的颜色:常温下,初中阶段接触到的气体多为无色,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氯气为绿色
金属的状态:常温下多为固态,金属汞为液态
知识精讲
1.2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6)氧气与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实验1-2 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
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分别慢慢地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
闻气味: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气体名称 氧气 二氧化碳
物 理 性 质 颜色 无色 无色
物态 气态 气态
气味 无味 无味
知识精讲
1.2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氧气
二氧化碳
物质 实验现象 化学性质
氧气
二氧化碳
支持燃烧/助燃性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木条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
木条在二氧化碳中熄灭
典例引领
例2.水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B.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C.常压下水的沸点为100℃D.4℃时水的密度为1g/cm3
B
典例引领
例3.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态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
B.工业制纯碱、尿素C.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上的云雾
D.用作农作物的气体肥料
A
Summer a lot of things began to trivial for example, I hide in behind the morning in a hurry to eat text, breathed life back to the story, then through these years of ladder to update a day in and day out of
PART 03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知识精讲
1.3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性质
用途
决定
体现
(1)性质决定用途
水灭火
性质
用途
挥发吸热
二氧化碳灭火
不支持燃烧
且密度比空气大
酒精作燃料
可燃性
石墨制铅笔芯
质地柔软
知识精讲
1.3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2)性质和变化的区分
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而变化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
叙述物质的性质往往用“能”、“难”、“易”、“会”、“就”、“可”、“有”等表示能力或属性的用语。
叙述物质的变化往往用“已经”、“了”、等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等表示时态的用语。
变化
性质
体现
决定
木炭能燃烧
木炭在燃烧
典例引领
例4.下列物质的用途各利用了它们的什么性质?①酒精做酒精灯的燃料: ;②铜丝做导线: ;③钨制灯泡中的灯丝: ;④金刚石安在玻璃刀上: 。
例5.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稀有气体制所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氢气球飞上天空C.液氮作制冷剂 D.氮气作保护气
硬度大
可燃性
导电性
导电性、熔点高
D
知识导图
随堂测试训练
1.生活中的变化无处不在,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纸张燃烧 C.粮食酿酒 D.金属腐蚀
【变式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词语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有着丰富的内涵。下列词语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 )A.云雾缭绕 B.粟红贯朽 C.蜡矩成灰 D.烟花绽放
【变式一】下列民间传统手工艺制品原材料以化学变化为主的是( )A.烙铁木版画 B.朝鲜族刺绣 C.松花砚雕刻 D.满族剪纸
A
A
A
随堂测试训练
2.“扫扬尘”“穿新衣”“放烟花”“贴春联”是中国年的传统“味道”,以上“年味”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扫扬尘 B.穿新衣 C.放烟花 D.贴春联
【变式二】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不含化学变化的是( )A.煤炭燃烧发电 B.植物光合作用 C.食物腐烂发热 D.双手摩擦生热
【变式一】中国古诗词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古诗词句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刘禹锡的《浪淘沙》: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B.刘安的《淮南万毕术》:曾青(CuSO4)得铁则化为铜C.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凡石灰(CaCO3),经火焚炼为用D.葛洪的《抱朴子》: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C
A
D
随堂测试训练
3.拓展碳纤维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碳纤维的高科技企业。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强度大、抗疲劳、耐高温、耐腐蚀性和膨胀系数小等特点,成为了航天航空领域的最佳选项。下列属于碳纤维的化学性质的是( )A.碳纤维具有导电性 B.碳纤维抗拉强度大 C.碳纤维耐腐蚀性强 D.碳纤维耐高温
【变式一】中国古籍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可燃性 B.常温下呈固态 C.难溶于水 D.熔点高
【变式二】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态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 B.工业制纯碱、尿素
C.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上的云雾 D.用作农作物的气体肥料
C
A
A
随堂测试训练
【变式二】云南锡制工艺品晶莹典雅、造型优美,下列描述属于锡的化学性质是( )A.熔点低 B.易被酸腐蚀 C.质地软 D.银白色金属光泽
4.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信工具,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 )A.透光性好 B.导电性强 C.易溶于水 D.见光易分解
【变式一】只用肉眼观察,无法将下列哪组物质鉴别出来( )A.铜和银 B.陈醋和白醋C.白糖和红糖 D.蒸馏水和矿泉水
A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