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上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01 14:5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第 19 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温故知新 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 他们各自采用了何种方式实现了政体的过渡?英国、美国、法国 英国、法国、美国 俄国、日本 战争 资本主义 改革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1861年改革
思考并回答1、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如何?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国家。2、农奴制怎样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①农奴没有人身自由,使资本主义工业缺乏大量自由的劳动力。
他们 没有劳动积极性,生产效率极低。②农奴生活水平低,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政治上——(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沙皇统治面临危机 19世纪中叶,俄国还发生了一件重要事件,也迫使俄国统治者不得不实施改革。这就是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大败。这场战争不仅是俄国颜面尽失,还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俄国财政雪上加霜。这个时候的俄国认识到,必须大力发展工业才能提高国力。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1861年改革原因)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1)材料一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指的是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又指什么?(2)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什么?请回答:农民暴动;1861年农奴制改革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
巩固贵族地主统治材料二: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我们都一一
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在审查改革方案时说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根本原因内容(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 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资本主义发展的四个要素:雄厚的资本、
自由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原料。自由的劳动力 广阔的市场雄厚的资本1861年改革的历史意义进步性 局限性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这场改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限性呢? ①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②改革是由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实施的。③改革的前提是维护地主利益。如何评价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本118页“动脑筋”:你认为应当怎样认识俄国农奴在改革后的得与失? 老人:“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小孩:“那些获得‘自由’的农奴,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对他们而言,这次改革没有多少好处。” (老人说的话,反映了俄国1861年改革的积极作用。) (小孩说的话,反映了这场改革的消极作用。) 综合:他们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是站在不同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观察的结果,因此也都不够全面。不过,评价历史事件,首先要看它对历史产生的客观影响,这是问题的主要方面。相比之下,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A、资金不足 B、企业设备陈旧
C、缺乏技术人才 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1.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障碍是:2.面对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为缓解统治危机,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采取的措施是 A “废藩置县” B 废除农奴制
C 请求英法援助D 颁布《土地法令》3.某男子生于1821年,40岁时,他的农奴身份被国家统一取消,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并出钱购买了一块“份地”。使他身份发生改变的事件是: A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B 俄国1861年改革
C 日本明治维新
D 美国南北战争5.19世纪60年代,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比较这两次改革,其共同点 A、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 B、都是为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都是为了解放农奴 D、都是该国历史上重大转折6.下列四国中,哪一个国家与其他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俄国7.下列国家中,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与俄国相似的是
A 日本 B 英国 C 美国 D 法国二、日本明治维新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
幕府时期,全国居民
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
统治阶级由天皇、将军、大名、武士组成。天皇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里。一、背景 1、幕府统治的危机①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里,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②西方列强入侵,激化国内矛盾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2、幕府统治被推翻(1868年)倒幕运动时间:1868年
主力:中下级武士
方式:武力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改革力量背景内忧:幕府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
展,阶级矛盾尖锐。外患:西方列强的侵略,是日本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社会危机空前加剧。根本原因:幕府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加
剧,国内矛盾激化。明治维新
时间:1868年

方式:自上而下

性质:资产阶级的改革
措施
最能体现改革的性质性质: 作用:局限:1.使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2、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是天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1.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2.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评价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日本明治维新内容:农奴成为“自由人”;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课堂小结性质、意义: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领导者:明治天皇 内容:“废藩置县”,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发展教育。性质、意义: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找找看: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有哪些相同点? 性质:
方式:
作用:
局限性: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自上而下
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对俄国、日本改革的认识?
日本明治维新给我们的启示?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8.近代首先敲开日本大门的西方列强是A 法国 B 英国 C 美国 D 德国9.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A 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危机 B 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C 加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D 学习了他国的先进经验10.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A 发展近代工业
B 努力发展教育
C 文明开化
D 废藩置县11.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物崇尚的行头,这里所反映的情景最符合下列哪一句口号A 废藩置县 B 文明开化
C 求知识于世界 D 置产兴业12.19世纪中期俄国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A 两国的改革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
B 两国的改革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
C 改革使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 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13.下列关于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共同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B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C 都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重要措施
D 都以失败而告终知识梳理农奴制的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幕府的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亚历山大二世,
资产阶级性质明治天皇,
资产阶级性质(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要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大力发展教育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留下大量封建残余。是俄国历史上重大转折点。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