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8 10:0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鸦片)战争结束后,当得知英军已经撤出长江,道光皇帝的第一个反映就是下令沿海各省撤军,清政府的军政大员弹冠相庆……历史的悲剧在第一次降临时,人们往往漠然盲目,只有在悲剧重演时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复兴之路 千年局变》
部编版八上第一单元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学习目标】:通过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以及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战火再临之痛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满以为可以迅速打开中国市场,获得巨额的利润,可是五口通商以来的10年间,英国很多商品在中国市场上滞销。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P32
材料二:英国对华贸易在1846年出现下降趋势,直到1856年前夕,一直未能恢复到1845年前的水平。
——郑师渠《中国近代史》P53
①英国商品遭到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抗。
②增长迅速的鸦片贸易对其他商品的排斥。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但面对这一情况,英国人却有着不同看法。。。
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更好地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1854年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英国人如何看待商品滞销的原因?他们想怎样解决?
(1)滞销原因:通商口岸开的不够多,市场不够大。
(2)解决办法:修约,扩大权益。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西方列强
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提出“修约”要求
清政府
担心危机统治利益
拒绝
矛盾
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导火线、借口)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
主凶:英国、法国
帮凶:美国、沙俄
第二次鸦片战争过程(第一阶段)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开始)
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清廷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的签订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天津条约》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使西方列强进一步操控清政府
使外国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扩大到沿海各省
使中国内河航运权遭到破坏。
后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从政治观点来看,这个条约(《天津条约》)不仅不能巩固和平,反而使战争必然重起。”
——马克思

文明毁灭之痛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开始)
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1860年8月,英、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控制北京城
第二次鸦片战争过程(第二阶段)
火烧圆明园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圆明园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园中收藏了不计其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
清代宫廷画师郎世宁的圆明园铜版画真实再现圆明园内景
火烧圆明园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圆明园里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不计其数,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然后纵火烧毁。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升腾的浓烟弥漫北京城上空,遮天蔽日,久久不散。
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做法国,另一个则叫做英国”
—[法]维克多·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火烧圆明园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结合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并扬言要直捣皇宫。奕 被迫与英、法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的签订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北京条约》
使西方列强更进一步获得侵略权益
使天津成为外国侵略势力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活动基地,威胁北京安全
使领土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
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
人民负担加重,激化阶级矛盾
《北京条约》的签订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通商口岸变化有什么特点,表明了什么问题?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广州
福州
厦门
宁波
上海
营口
天津
烟台
镇江
南京
汉口
九江
汕头
淡水
台湾
琼州
数量
范围
地域
更多
更深
更广
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
长江中下游地区
*相关史事——总理衙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适应形势的变化,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它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是清政府一个权力很大的中枢机构。
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时代(在位:1825-1855),向中国的东进侵略是其主要政策。鸦片战争后,他更认为有可乘之机,遂加紧对华的侵略行动。早在1850年已被革职却仍然心系天下安危的林则徐,通过抄寄的京报消息,便预见性地判断:“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趁火打劫的行为,证实了林则徐的远见。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P30-P31
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

国土沦丧之痛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约40万平方千米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的中国领土44万多平方千米
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以及
以后5个勘界议定书割占的中国领土7万多平方千米
共150 多万平方千米
俄国不要花费一个钱,不用出动一兵一卒,到头来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俄国的对华贸易》,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相关史事——英俄入侵西藏
1870年至1909年,沙俄先后派出13批“考察队”入藏刺探情报,与当地民众冲突不断。
英国于1888年和1903年先后两次发动侵略西藏的战争,获取了一些非法利益。
*知识拓展——葡萄牙逐步占据澳门
1844年,葡萄牙无视中国,设澳门为其“海外省”一部分
1845年,葡萄牙宣布澳门为自由港
1849年,葡萄牙关闭澳门的中国海关,停止向清廷纳税
1887年,中葡签订《中葡里斯本草约》
1887年底,中葡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使中国丧失对澳门的管理权)
分类比较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目的 战争性质 战争过程 侵略力量
侵略时间
侵略范围
战争危害和影响 开放口岸和割地
主权遭到破坏
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英国
主凶英法,帮凶美俄
1840—1842年
历时两年
1856—1860年
历时四年
主要在沿海地区
从沿海深入到内地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
主权进一步丧失,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开五口岸
割香港岛
增开十一口岸;英割九龙司一区,俄割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继 续
扩 大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思考:比较两次鸦片战争,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经历了英法联军之役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变。……这个名称本身就说明,中国社会中的人们已经体会到有一种不受欢迎,但又无法拒却的变化正在发生……但比起鸦片战争之后十几年中浑浑噩噩的天朝旧梦来,终究是另一番境界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P97
古老中国的末日正在迅速到来。国内战争已使帝国的南方与北方分立……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作垂死的挣扎,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恩格斯《波斯和中国》,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鸦片战争后十几年中还发生了什么
恩格斯所说的“国内战争”
“南方与北方分立”指的又是什么?
未完待续....
课堂小结
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火再临
文明毁灭
国土沦丧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天津条约》1858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北京条约》1860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瑷珲条约》1858
《北京条约》1860
《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
《改订条约》1881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1858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2022·河北唐山)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提出:“准英人随意往内地各处并海滨各城邑”,自由贸易,“往来无碍”;“俱不得在内地津关,重行征税”;“内地完全开放”等。这些要求旨在( )
A.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 B.占领中国更多地区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
2.(2023·山东临沂)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增开营口、烟台、镇江、南京、九江、汉口、淡水、台南、汕头、琼州十处通商口岸。藉此,外国侵略势力得以 ( )
A.波及东部沿海并深入内地 B.开始打开中国门户
C.渗透到南部沿海广大地区 D.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3.(2022·辽宁沈阳)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解读最准确的是 ( )
A.两场战争的导火线相同 B.两场战争的交战时长一样
C.两场战争的侵略国家一致 D.两场战争的根本原因相同
链接中考
C
A
D
感谢观看
请多多批评指正!
@冰墨幽蓝版权所有,创作不易,严禁上传他处获利,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