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俄国十月革命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 (4)国际条件: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战争,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1、客观条件:(1)经济条件: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实行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2)政治条件: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3)社会条件: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为革命创造了
有利时机。毛泽东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
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俄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而是国内国际形势的历史必然。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用皮条编成的两米长的皮鞭,只需一鞭即可使人皮开肉绽,于是成了沙皇统治威严的象征。……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1861年获得解放以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营业税,尤其是对酒类的税收简直成了令人窒息的重负,因为农民们就是靠饮酒才使自己得到点安慰的。
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德意志帝国战败,割地赔款;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英
法虽取得了胜利,但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受到削弱;美国在
战争中牟取暴利,一跃成为经济强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各国的革命运动。在俄国十
月革命的影响下,德意志帝国和匈牙利等国,也先后爆发
了革命,包括中国在内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
动蓬勃兴起。 二、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1、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2、俄国的社会矛盾比其他资本主要国家尖锐。3、沙皇的专制统治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不满。4、“一战”加剧了俄国的矛盾,导致了俄国危机的总爆发。二月革命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2、时间:1917年3月(俄历2月)4 、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5、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6、影响: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工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目的: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二月革命后的形势:俄国政治形象的基本特点是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其中临时政府是主要政权。 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没有满足群众的要求,拒绝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俄国社会发展,继续进行战争。俄国再一次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实行的政策对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对内: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说明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政权。 列宁从青年时代起
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决心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改
造俄国.1903年,在刚成
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代表大会上,选举党的领
导机关时,拥护列宁的人
占多数.在俄文中,布尔什
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从
此,以列宁为首的无产阶
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诞生.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土地、面包、和平七月流血事件——导火线原因: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人民强烈不满。7月俄军在前线惨败。影响:临时政府开始大肆搜捕和杀害布尔什维克党人;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三、十月革命的爆发 1917年二月革命以后,在彼得格勒的几十万群众示威游行,遭到临时政府的镇压。七月流血事件俄军在前线的惨败,使国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工人、士兵向冬宫进攻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午夜,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冬宫,俄国沙皇的宫殿,在圣彼得堡,始建于18世纪中叶。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设于此。斯莫尔尼宫冬宫阿芙乐尔号 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向冬宫发出最后攻击的炮声,它象征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胜利的标志)。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917年11月6日夜至7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揭开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
苏维埃政权在各地纷纷建立起来。11月7日,冬宫被攻占,标志着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为什么能取得胜利?俄国社会矛盾激化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有哪些区别?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
苏维埃政权结束了封建王朝专制
统治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四、十月革命的成果1、建立政权: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政府——
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2、措施:①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权;
②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③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④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
⑤1918年3月,迁都莫斯科。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作用⑴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⑵工业:中小企业国有化
⑶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内容为反击国内外敌人的进攻,保卫苏维埃国家背景1918~1920年时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四、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1、性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2、历史意义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五、俄国革命的特点1.20世纪初,俄国己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物质条件,这种“客观物质条件”主要是指:
A.社会矛盾的激化 B.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人民革命运动的不断发展
2.十月革命没有首先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发生在经济落后的俄国,从主观上讲,最主要的原因是: A.沙皇专制腐朽落后 B.经不起世界大战打击
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D.有1905年革命的“总演习”
3.俄国十月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
A.开创了历史新时期 B.推翻了旧的阶级统治
C.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D.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学习检测4.俄国十月革命就其斗争形式而言,其基本特征
A.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 B.暴力夺权
C.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 D.和平夺权5、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内涵是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B.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 推动了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6、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急剧激化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革命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7、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列宁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
B、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C、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8、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具体表现在
A.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权力
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无产阶级掌握政府权力
D.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10、 十月革命前,俄国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具有优越的革命条件,主要是指
A.无产阶级与农民阶级形成联盟
B.沙皇统治激化了国内矛盾
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D.俄国成为众多矛盾的交汇点10、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根本不同是
A、领导者不同 B、主力军不同
C、客观条件不同 D、性质不同
1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的是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
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C.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
中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强大
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
有制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