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第三单元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下第三单元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共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01 14:4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二、君主集权的强化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女真人草原猎狼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思考:努尔哈赤的功绩是什么?
1、统一女真族各部
2、1616年,后金3、反明,夺取辽东70多城4、都城:赫图阿拉—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
清朝满八旗盔甲复员图 努尔哈赤和宋元时期几位少数民族首领有何共同之处?1、统一本民族各部。2、建立政权,推动本民族的发展。3、都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阿保机、阿骨打、元昊、成吉思汗努尔哈赤即位沈阳故宫大政殿2、清朝的建立 1644 年:清朝统治全国开始的时间改族名为满洲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注意选拔人才并联合蒙古各部。改国号为清加强对明朝的攻势皇太极的主要贡献 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明崇祯帝清顺治帝清太宗皇太极像 努尔哈赤御册 努尔哈赤统一
了女真各部,
并建立后金,
夺取明朝辽东
七十余城;皇太极重视
发展生产、
改革内政,
注意选拔
人才并联合
蒙古各部。内因:满洲首领弩尔哈赤和皇太极的苦心经营。满洲的兴起:闯王进京图山海关外因:明朝后期统治的腐朽----明末农民起义
推翻明朝----吴三桂降清并引清军入关议一议  清朝入关后,统治的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大国,统治者本身又是一个少数民族。怎样才能有效地实行统治,并维护满洲贵族的特权地位呢?   让我们来议一议……回顾历代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上的措施(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秦朝: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焚书坑儒”。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隋唐: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北宋:杯酒释兵权。
元朝:行省制度。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八股取士。二、君主集权的强化1、军机处的设立A、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B、雍正帝时设立
乾隆帝时,彻底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C、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D 职能:跪着听旨,承旨传达
军机处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又都不全面。
第一种说法,强调了军机处起到君主集中大权、可以快速下达命令、避免大臣办事扯皮、拖拉的作风。
第二种说法,强调了军机大臣什么都得听皇帝的,自己没有任何权力,从而便丧失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如果将两种看法结合起来,就更全面、客观了。
以上情况说明军机处的设置是清朝加强君主集权政治上的关键措施。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在皇帝一人,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皇帝已经完全抛开政府,霸占了整个国家,专制主义发展到了顶峰。我继续…  统治者不仅通过中央政权机构的改革来强化君主专制,还加强了思想领域里的控制,一再兴起荒唐而又严酷的文字狱。   什么是文字狱?能举例说明吗?  让我来......文字狱: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大批冤狱。 捕风捉影—文字狱2、大兴文字狱:1)、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残酷2)、文字狱的严重后果:(1)、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2)、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大兴文字狱:1、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残酷。
史料搜集:文字狱
任务:搜集中国历代因言论而获罪 的案件清朝文字狱事例:
“一把心肠论浊清”——胡中藻狱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明 史 案》
浙江富户庄廷龙修订前人遗著,取名《明史》。书中叙述清朝入关前的史实,使用明朝年号,并且保留了一些明朝将领抗击后金的事迹,触怒了康熙帝。参加编写、刻印和销售这部书的70多人全部处死。此前,庄廷龙已死。清政府下令挖开他的坟墓,劈棺戮尸。李令晰为《明史》作过序,被处死。明史案受株连的江南名士达200 多人。维 止一维止 查嗣庭案
查嗣庭是雍正时的礼部侍郎,他在江南主持科举考试时,出了一道考题“维民所止”。这本是《大学》中的一句话,却被清政府说是“维”“止”去了字头,是要砍雍正的头。查嗣庭飞来横祸,被押入狱,死在狱中。雍正命人把他戮尸示众,其家属也被流放边远地区。
动脑筋: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上面的两句诗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他被斩首。你认为诗里有什么问题吗?动脑筋:
学生讨论、发言,抓住“明月”“清风”,这两句诗是写景的,本身没有任何问题。清朝统治者疑神疑鬼,捕风捉影,硬是认为“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暗喻明朝重视人才,清朝不重视人才,是怀念明朝,不满清朝,便把他处死了。活动与探究 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在后来的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积极方面:有利于多民族国家巩固,社会安定。
消极方面:不利于观念创新、思想解放、社会进步,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特别说明为何说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所谓物极必反,空前的强化只是封建制度的回光返照,无法挽回封建制度和封建社会的瓦解。)君主集权的强化课堂小结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君主集权的强化 努尔哈赤 1616年 建立后金 皇太极 1636年 改国号为清, 1644年 清朝开始统治全国 设立军机处
君主集权强化的标志 大兴文字狱
思想领域严密控制事件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朝代明朝、清朝为加强皇权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1、废除宰相制度
2、设立厂卫制度
3、设立军机处明朝清朝1、军机处创设于( )
A 顺治时期 B 康熙时期
C 雍正时期 D 乾隆时期 2、清朝统治者实行文字狱的目的 是为了( )
A 笼络人才 B 选拔官吏
C 稳定社会秩序 D 加强君主集权 练习巩固CD
1、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1)上文是什么意思?军机大臣有实权吗?
(2)军机处是谁设立的?有什么意义?雍正时。 军机处的设立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史料阅读 清朝初年,是如何加强君主集权统治的?1、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2、从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 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对巩固国家统一,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镇压,扼杀思想的进步,阻碍科学文化的发展,这些表明封建制度已日益腐朽和渐趋衰落,中国也恰恰是从明清时期开始落后于西方。走上辩论台二、君主集权的强化设置军机处(雍正)皇 帝军机处君主集权强化的标志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设置军机处(雍正) 大兴文字狱君主集权强化的标志思想领域严密控制军机处的设立1.设置时间3.特点:简、速、密 跪着听旨,承旨传达人员构成简单办事效率高地处内廷2.职能雍正时期清朝文字狱事例军机处乾清宫雍正始设军机处,
臣跪地做记录.
思想文化搞禁锢,
康雍乾时最残酷.
文字狱案搞恐怖,
阻碍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