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4 找因数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4 找因数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18 10:5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时 找因数
课题 找因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7页及第3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重点 会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找因数的过程中,能够归纳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了8块糖果,如果想平均分给同学们,可以分给多少个人,每人能得到多少块?说说有哪些分法。学生1:可以只给一个人,这个人得到8块。学生2:可以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4块。学生3:可以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得到2块。学生4:可以平均分给8个人,每人得到1块。教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平均分糖果就是在找8的因数,怎么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呢?我们学习今天的新课——找因数。(板书)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学习第1题教材37页情境图。教师:刚才我们把8块糖果平均分,那么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有哪些拼法呢?学生1:我拼成一个长是6个小正方形,宽是2个小正方形的长方形。学生2:我拼成一个长是4个小正方形,宽是3个小正方形的长方形。学生3:我拼成一个长是12个小正方形,宽是1个小正方形的长方形。教师:怎么用乘法算式表示长方形的面积呢?学生:6×2=12,4×3=12,12×1=12.教师:我们可以发现拼长方形的过程就是找12的因数的过程。2.学习第2题。教师:找12的因数,也就是看哪两个乘数相乘的积是12。你能找到12的全部因数吗?学生:12=1×12,12=2×6, 12=3×4,所以12的因数有1,12,2,6,3,4。教师:同学们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我用除法去找,12÷1=12,12÷2=6,12÷3=4,所以12的因数有1,12,2,6,3,4。教师:这位同学利用了除法算式找因数,固定被除数12,改变除数,除得的商是整数,余数为0,则除数和商都是被除数的因数。用乘法和除法找12的因数结果是一样的。我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下来,12的因数有1,2,3,4,6,12。3.学习第3题。教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找出12的因数,我们再来试试找出18的因数。哪位同学起来说一说。学生1:找18的因数,也就是看哪两个乘数相乘的积是18。从1开始按照顺序来写,18=1×18,18=2×9,18=3×6,所以18的因数有:1,2,3,6,9,18。学生2:用除法算式找,18÷1=18,18÷2=9,18÷3=6,18÷6=3,重复了,所以18的因数有:1,2,3,6,9,18。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现在一起来思考下怎样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呢?学生1:列乘法算式,从1开始,一对一对地找。学生2:列除法算式,固定被除数,改变除数,除得的商是整数,余数为0,则除数和商都是被除数的因数。教师:根据找出的8,12,18的因数,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呢?学生: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三、当堂训练教材P38“练一练”第1题。借助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再次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教材P38“练一练”第2题。侧重直接找出因数,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教材P38“练一练”第4题。引导学生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问题,为后面学习质数和合数做铺垫。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找一个数的因数,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教材第38页“练一练”第3,5题。 创设情境,体会有序思考。关注“有序思考”多让学生说一说,教师补充
板书设计 找因数12 的因数有 1,2,3,4,6,12。18 的因数有 1,2,3,6,9,18。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 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教后反思 (1)本节课通过拼长方形的活动,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方法。让学生动手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有助于学生体会有序性,帮助学生找到找因数的方法。(2)受前面找倍数的方法的影响,学生容易将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混淆,此时应引导学生回顾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将因数与倍数对比再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