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命题与证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角形的外角的概念;
2、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能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难点: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论证过程及运用于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在研究三角形性质时,通过什么方法得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
疑问:
(1)剪拼时,发现三个内角难以拼成一个平角,只是接近180°的某个值;
(2)度量时,发现三个内角相加,有的接近179°,有的接近181°,不是很准确地都得180°.
在学习几何时,需要观察和实验,同时也需要学会推理.
二、探究新知
分析:以前我们通过剪拼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了一个平角,这不是证明,但它却给我们以启发.现在我们通过作图来实现这种转化,给出证明.
证明:如图,作BC的延长线CD,过点C作CE∥AB.
∠1= ∠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 ∠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1+∠2+∠ACB=180°(平角的定义),
∴ ∠A+∠B+∠ACB=180°(等量代换).
辅助线:为了计算和证明的需要,在原来图形上添加(画)线,叫做辅助线,辅助线常常画成虚线.
三、合作探究
命题的定义与结构
一、命题的概念
像这样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作命题(proposition).
注意:
1.只要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不管正确与否,都是命题.
2.如果一个句子没有对某一件事情作出任何判断,那么它就不是命题.
二、命题的结构
观察下列命题,你能发现这些命题有什么共同的结构特
征?与同伴交流.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2)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也相等;
(3)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那么这个数是3.
都是“如果……那么……”的形式
命题一般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
2.“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
如命题:熊猫没有翅膀.改写为:
如果这个动物是熊猫,那么它就没有翅膀.
注意:添加“如果”“那么”后,命题的意义不能改变,改写的句子要完整,语句要通顺,使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更明朗,易于分辨,改写过程中,要适当增加词语,切不可生搬硬套.
真命题与假命题
观察下列命题,你能发现这些命题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吗?
命题1:“如果一个数能被4整除,那么它也能被2整除”
命题2:“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它们是邻补角”
命题1是一个正确的命题;命题2是一个错误的命题.
特别规定:
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假命题
讨论:我们如何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
要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需要推理论证;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反例:符合命题条件,但不符合命题结论的例子.
例如: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四、典例精析
例1 如图,在△ABC中,∠ACB=90°,∠ACD=∠B,判断△ADC的形状.
例2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若ac2>bc2,则a>b;
(2)若ab=0,则a=0.
巩固练习
同学们做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