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统编版二年级上第二单元第六课时树之歌大单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统编版二年级上第二单元第六课时树之歌大单元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9 15:4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
课题:树之歌(第二课时)
内容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 11 种树木,从树木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树木的习性和两 种被誉为“活化石”的树以及香溢满园的桂花树进行叙述。本课识记的生字大部 分是木字旁的字,可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的特点进行归类识字, 同时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要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重点指 导书写木字旁的字。课后三道练习题,第一题要求朗读、背诵课文,可引导在正 确朗读的基础上,借助填空、图片等方法进行记忆、背诵。第二题是对本课生字 的巩固复现,第一行词语是树木名称,第二行词语是与树有关的花叶果实,可结 合识字及课文理解展开。第三题是关于树木的谚语,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理解大意,并积累下来。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语言运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感知树木的特点。 思维能力:通过学习,感悟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从而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审美创造: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保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难点: 背诵课文。
活动流程: 情境导入: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环节一:学习儿歌后两句,随文识字 环节二:指导书写“棉、衫、化、桂” 环节三: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请学生读一读。 杨 壮 桐 枫 松 柏 杨树 壮大 梧桐 手掌 松柏 枫叶 披绿装 让学生尝试根据提示的词语背诵课文前半部分,回顾上节课讲到的知识点。 1.学生自由读词语。
活动意图:复习词语,加深对课文词语的理解。
环节二:学习儿歌后两句,随文识字
1.出示儿歌第三句以及木棉和桦树的图片,学生看图读第三句,领会南北方的不同。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1)提问:南方和北疆气候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同学们说的真棒!木棉喜暖,桦树耐寒,它们一个在南方一个在北方,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南方气候温暖,北方气候寒冷。 (2)指导认读“耐”。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字形:而+寸=耐。 ②理解字义,拓展运用:“耐”就是忍得住,受得住。“耐寒”就是忍受得住寒冷。“耐”还能组什么词?(耐劳、耐用、耐心、耐力……) (3)指导认读“守”。 分析“守”的字形,理解字义:宝字盖的字一般和家有关,“寸”可组词“寸步不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像看家一样寸步不离地守卫着就是“守”的意思。 (4)指导认读“疆”。 字理识字认识“疆”:指事字,从土,从弓,从畺。“疆”字的左半部分是一个“弓”字和一个“土”字,表示以弓来丈量土地。“畺”三横两田表示田之间的疆域界限。“疆”的本义为田界。 2.出示儿歌第四句以及银杏、水杉和金桂的图片,学生看图读句子。 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1)指名读:这句话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预设:“活化石、金桂”。 (2)引导理解“活化石”。 ①出示图片理解“化石”,教师点拨: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就是“化石”。化石历史久远,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提问:想一想“化”还可以组哪些词?(文化、变化、绿化、美化) ②教师出示银杏和水杉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理解“活化石”:猜一猜,银杏和水杉为什么叫“活化石”? 预设:它们生长历史久远。 点拨补充:银杏最早出现于3亿多年前的石炭纪,水杉最早出现于2亿年前的白垩纪。就是说恐龙出现的时候已经有银杏和水杉了,难怪它们被称为“活化石”。 (3)组织讨论:小组研究一下“金桂”是指什么?(桂花开花呈金黄色,因此叫金桂。) 3.背诵指导。 (1)出示儿歌后两句: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①记忆树木: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②记忆特点:喜暖、耐寒、活化石、满院香。 ③尝试背诵。 出示整首儿歌,学生填写空格处。 ( )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 )。( )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 )。 ( )喜暖在南方,( )耐寒守北疆。银杏水杉( ),( )开花满院香。 学生读第三句。 学生认读生字。 学生读第四句儿歌。 理解活化石。 5.背诵儿歌。
活动意图:通过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会背诵最后两句。同时学会认读这两句生字。
环节三: 指导书写“棉、衫、化、桂”
1.指导书写“棉”字。 教师范写,提示要点:“棉”字左窄右宽,顶部左右齐平,“帛”上小下大,“巾”首笔竖落在竖中线上。 学生练写,展评。 2.指导书写“杉”字。 教师范写,提示要点:“杉”字左右宽窄相当,顶部“木”高,底部“彡”低,三撇等距,起笔撇上下对齐,第三横最长,撇尖过竖中线,穿插到“木”下。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杉”的形近字有哪些?(形、彩) 3.指导书写“化”字。 教师范写,提示要点:左窄右宽,左右等高,竖弯钩起笔于竖中线,与撇相交于田字格中心。 学生描红一个,师生改评,再练写两个。 4.指导书写“桂”字。 教师范写,提示要点:左窄右宽,顶部左右齐平,右半部分的“圭”由两个“土”组成,分写横中线上下,第二横落在横中线上。 学生练写,展评。 提问:“桂”的形近字有哪些?(蛙、娃) 观察生字,学正确书写生字。
活动意图:学会书写生字。
环节四: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1.课文小结。 本文是一首儿歌,我们通过学习儿歌,认识词语,并了解了11种树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之情。 2.拓展延伸,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词语和谚语。 (1)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词语。 教师出示与树木有关的两组词语,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①泡桐 白桦 云杉 翠柏 ②桂花 枫叶 松子 白果 教师点拨:第①组是树木的名称,第②组是与树有关的花叶、果实。 (2)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教师出示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学生读一读,想想下面几句话的意思。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相机解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的时间可以培育一棵树木,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培育一个人才。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指树虽然高达千丈,但落叶还是要回到根里。比喻离开故乡多时,最后还是要返回故里。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树没有根就不能生长,人没有志向就不会成功。 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词语,记一记
设计意图:小结升华。
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
教学简评:《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教学本课,制定了以下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熟读儿歌后,圈出儿歌中的树木名称,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语引出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将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识字。同时在了解了生字的基础上,再结合树木图片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树木的特点。 课堂上,重视对学生背诵的指导,先讲解一些背诵技巧,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背诵,再通过其他各种形式的背诵加强学生的记忆,大部分学生能当堂把这首儿歌背诵出来。当然课堂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对生字书写的指导还不太够,少数学生把“桂”和“挂”两个字混淆了,部分学生在写“松”字时不够规范,右边的“公”撇和捺的位置关系不对,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要加强生字书写方面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