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8 20:1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看着如今的巴黎和巴黎大学,你能想象在中世纪它们的样子吗?
新课导入
城市的复兴
时间:10世纪开始。
特征: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
代表城市: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
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
背景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的农业、工商业衰落,罗马时代的很多城市变成了废墟。
课文讲解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意大利——威尼斯
英格兰——牛津、曼彻斯特
法兰西——琅城
①当时的城市规模不大,一般围有城墙和供守望用的城堡;
②城市内房屋低矮,街道狭窄、拥挤、纵横交错;
③沿街商店、住房和作坊鳞次栉比;
④有些手工业者兼营农牧,街上牛、羊、猪等随处可见。
早期城市特点
中世纪城市
背景
城市坐落于封建主领地上,受领主控制。
方式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形式
从国王或领主手中取得“特许状”。
时间
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
自由城市 自治城市
权力 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
局限 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居民组成: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居民来源:手工工匠和商人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
农奴进城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的身份。
发展:城市拥有更多的自由,居民成了自由人,城市工商业为他们
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多的人和逃离庄园的农奴进入城
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生产活动: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 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
也是商铺;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比手工业者富裕。
居民分化: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
其中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成为早
期的资产阶级。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有什么意义?
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
政治方面:那些拥有自由和自治权利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贵族。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思考
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三、大学的兴起
11世纪
经济的发展
希腊罗马古典著作在西欧传播
阿拉伯文化传入西欧
12世纪
大学兴起
欧洲中世纪教育
“最美好的花朵”
过程
12世纪:教会学校+私人学校
12世纪:教师组成教师行会
13世纪:教师行会得到教皇和国王的
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大学的自治地位
免赋税权
司法权
教育自主权
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在不违反正统教义的情况下,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大学师生名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判断,须按教会法规定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
大学的课程设置
基础性的课程:文法、修辞、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等。
专业课程:法学、医学、神学等。
课程设置的意义:一方面仍受基督教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他们谁说得更有道理?
我国宋代的城市比西欧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市民阶层也庞大得多,所以更为先进。
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西欧市民阶级力量强大得多,而且从中产生了后来的资产阶级,孕育了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和资产阶级文化。
动脑筋
女生的说法更有道理。虽然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也有市民阶层。但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1.12世纪时,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兴起。这时的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等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得到了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
B.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在西欧的传播
C.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D.阿拉伯文化在西欧的不断传播
C
课堂练习
2.中世纪城市的基本居民是(  )
A.农奴和领主 B.手工工匠和商人
C.乞丐和商人 D.手工业者和农奴
B
3.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是(  )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的加强
B.促使封建主日益贪婪,加紧对市民的剥削
C.形成了市民阶层,他们成为早期资产阶级
D.提高了西欧国际社会的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