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升初综合自检卷(二)(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强调 勉强 B.省会 反省 C.兴奋 兴旺 D.剥削 剥皮
2.《新华字典》正文是按音序排列的,“柳暗花明”四个字在正文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柳 暗 花 明 B.暗 柳 明 花 C.暗 花 柳 明 D.暗 花 明 柳
3.下列词语中, 有错别字的的一组是( )
A.陡峭 勤勉 年过花甲 B.魁梧 搁板 滔滔不绝
C.朦胧 毅然 可见一般 D.荡漾 憎恶 不落窠臼
4.脸上永远红扑扑,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的一块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 B.表示递进 C.表示话题转换 D.表示声音延长
5.福州巫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
A.一味清凉上月时 B.二月明月万梅花
C.半入江风半入云 D.三月细雨春妩媚
6.下列词语与“坚持不懈”感彩不相同的是( )
A.负隅顽抗 B.奋勇拼搏 C.精益求精 D.专心致志
7.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②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③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④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A.拟人 比喻 夸张 设问 B.设问 拟人 比喻 夸张
C.拟人 比喻 设问 夸张 D.夸张 比喻 设问 拟人
8.下面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的作文水平进步了。
B.只要你为大家做好事,才会得到大家的信任。
C.我们认真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增加了友谊。
二、填空题
9.正确书写下列同音字。
xiāo 云( ) 夜( ) ( )烟 ( )失
chóu 浓( ) 忧( ) ( )怅 丝( )
yù 荣( ) ( )险 ( )防 防( )
10.回顾课文,填空。
(1)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 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 ,被 吹散了,如 ,被初阳 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2)《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 (国家)的 ,小学六年我们还学过他写的 。
(3)中国是诗的国度,诗中有爱国豪情:“王师北定中原日, 。”诗中有离愁别绪:“ ,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中有可爱的儿童:“ ,忙趁东风放纸鸢。”诗中还有浓浓的思乡之情:“独在异乡为异客, 。韩愈的“ ,草色遥看近却无”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静谧的春雨图。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 ”则描绘夏日荷花图。提到秋天,你自然会想到“月落乌啼霜满天, ”。置身于冰雪世界中,你会由衷地感叹:“ ,万径人踪灭。”
三、判断题
11.判断题。
(1)自由辩论时,要进一步强调我方观点,并针对对方观点进行有效的反驳。( )
(2)赵孟頫是元代著名书法家,《三门记》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
(3)郑燮是清朝著名的画家、诗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尤其擅画梅花、竹子。( )
(4)《腊八粥》一课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等粥部分是详写,喝粥部分是略写。( )
(5)“红旗”“金华”“黄宾虹”的拼音开头都要用大写字母。( )
四、现代文阅读
名著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A(填时间) 日,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搓揉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 跳出丹炉,噁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颠虎,疯狂的独角龙。B(填人物名) 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摔,摔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
12.本文段出自名著 (填书名),作者是
13.文段横线上依次填写的内容为:A B
14.大圣在此段情节中练就的本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再按要求答题
一棵 树
①我家房前有片菜地,自从用篱笆圈起来,边上就长了一棵树,由于不妨碍种菜,一直就没动它。后来菜地荒了,篱笆没了,门前就多出了一棵树。
②孩子四岁时,去了一次乡下,回来问我:“爸爸,爷爷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我们家的这一棵也是枣树吧?”
③大人不在意的事,经孩子一问,就显得非常复杂。听了儿子的话,我顿时忧郁起来,我还真不知道它是棵什么树,于是每有人来,我便多了一件事,那就是,问他们是否认识那棵树。
④一天,农校的一位朋友来,喝茶叙旧后,我把他引到院子里,“这棵树你该认识吧?”他审视了一会儿,说:“这是一棵李子树,一看叶子就知道。”
⑤当天晚上,我告诉儿子:“以后你有李子吃了,我们家的那棵树是李子树。”
寒来暑往,日复一日。李子树一天天长大,就在孩子从幼儿园升小学的那年,它开花了,此时,适逢爷爷从乡下来,他看着房前的李子树,说:“今年你们有樱桃吃了,你看你们门前的那棵樱桃树,花开得多茂盛。”
⑥“爷爷,那是一棵李子树。”儿子给爷爷纠正。
⑦“傻孩子,李子树什么样子,我能不知道吗?你家的这一棵是樱桃树。”爷爷给儿子纠正。
⑧被我们叫了三年的李子树,原来是一棵樱桃树,爷爷走后,花开始飘落,几粒青色的果实开始显露出来。
⑨就在儿子等着吃樱桃的时候,不知是因为当年的雨水太大,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树上看得见的几个果子开始脱落,直到一个不剩,那棵树从此再没有人关心。
⑩深秋的一天,房前有人丈量 ,听说开发公司要在这儿盖一栋大楼,一位划线员在那儿喊:“这是谁家的核桃树,要移赶紧移走,明天挖掘机就要来了。”
明明是我们家的樱桃树,怎么又成了核桃树?我从家里出来,说:“那是我们家的樱桃树。”
“樱桃树?我没见过樱桃树,还没吃过樱桃吗?你看看上面,明明挂着一颗核桃。”划线员边说,边顺手指向树梢,那儿确实挂着一枚小小的核桃。
我们家房前的那棵树,不是一棵樱桃树,它是一棵核桃树。
十年过去了,每次想起我们家的那棵树,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这棵树多次被我们张冠李戴,最后是它用一枚小小的果子,向我们证实了它的真实身份。
有时我想,这棵树是不是上帝派来向我作某种暗示的,它要我知道,作为一个人,你必须奉献出自己的果实,否则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真正认识你。
15.请把文章题目补充完整写在下面,再把理由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意思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
(2)形容弄错了对象。( )
17.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是怎样理解“作为一个人,你必须奉献出自己的果实,否则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真正认识你”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8.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伯牙善鼓琴 善: ②洋洋兮若江河 洋洋:
③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知音: ④乃破琴绝弦 乃:
19.用“/”标出下面句子中需要加标点的地方。(限划三处)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0.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22.要求:回顾六年的小学生活,总有让你感觉到暖的时刻,请围绕“暖”这一个中心,选择恰当的材料,把事情的经过,当时的心情,情感的变化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了字音的辨析。
A.强调:[ qiáng diào ] 特别着重或着重提出。勉强:[ miǎn qiǎng ] 能力不够,还尽力做。“强”的读音不同。
B.省会:[ shěng huì ] 省行政机关所在地。反省:[ fǎn xǐng ] 回头检查自己思想行动中的错误。“省”的读音不同。
C.兴奋:[ xīng fèn ] 因高兴或受某种刺激而精神激奋。兴旺:[ xīng wàng ] 兴盛;旺盛。“兴”的读音相同。
D.剥削:[ bō xuē ] 无偿地占有别人的劳动或产品。剥皮:[ bāo pí ] 剥去某物的外面的一层东西。“剥”的读音不同。
故选C。
2.C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音序的认识。
音序,就是字的音节开头第一个字母的大写。“柳”读liǔ,音序是L,“暗”读àn,音序是A,“花”读huā,音序是H,“明”读míng,音序是M。
音序字母表是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按照顺序,“柳暗花明”四个字先后排序是:暗、花、柳、明。
故选C。
3.C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C.有误,可见一般——可见一斑。
4.A
【详解】本题考查破折号的作用。
破折号的作用有:表示解释说明;表示意思的转折及话题转换;表示意思的递进;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破折号前是果,后是因;表声音的延长、中断或停顿;表示分项列举或列举后的省略;用于副标题前。
分析句意可知,破折号后面的“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是对前面的“颧骨与右耳之间的一块疤”的解释说明,解释这块疤的由来。
故选A。
5.C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讲求对仗工整,“一弹”对“半入”,“流水”对“江风”,月对云。
适合作为下联的是半入江风半入云,故选C。
6.A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词语感彩的辨析。
褒义词是词义带有赞赏、嘉许、褒扬、喜爱等感彩意义上的词;贬义词是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彩的词。
坚持不懈:坚持到底,丝毫不松懈。该词属于褒义词。
A.负隅顽抗:凭借险阻的地带,顽固抵抗。形容依仗某种条件拼命抗拒。含贬义。
B.奋勇拼搏:为自己认准的目标,以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到底。该词属于褒义词。
C.精益求精:形容追求好上加好,永无止境。该词属于褒义词。
D.专心致志:形容一心一意,精神高度集中地做事。该词属于褒义词。
故选A。
7.C
【详解】略
8.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改病句的掌握。
A句的病因是搭配不当,与“水平”搭配的是“提高”;
B句的病因是关联词使用不当,此处是关联词搭配不当,应该是“只有……才……”或“只要……就……”;
D句的病因是用词不当,应改为“增进友谊”。
9. 霄 宵 硝 消 稠 愁 惆 绸 誉 遇 预 御
【详解】本题考查同音字。
云霄:云块飘浮的高空。
夜宵:夜里吃的酒食、点心等。
硝烟:火药爆炸后所起的烟雾。
消失:(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踪迹。
浓稠:液体的密度大、浓度高,粘稠。
忧愁:因遇到困难或不顺心的事而苦恼。
惆怅:失意,伤感。
丝绸:用蚕丝或人造丝织成的纺织品的总称。
荣誉:光荣的名誉。
遇险:遇到危险。
预防:事先防范。
防御:防守抵御。
10. 徘徊 轻烟 微风 薄雾 蒸融 美国 马克·吐温 《威尼斯的小艇》 家祭无忘告乃翁 孤帆远影碧空尽 儿童散学归来早 每逢佳节倍思亲 天街小雨润如酥 映日荷花别样红 江枫渔火对愁眠 千山鸟飞绝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作的背默和作家作品。
(1)注意“徘”“薄”“蒸”字的正确书写。
(2)《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 吐温发表于1876年的一部历险小说。曾学过他的文章《威尼斯的小艇》,文章描绘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异国风情。
(3)注意“祭”“酥”“眠”字的正确书写。
11.(1)√
(2)×
(3)√
(4)√
(5)×
【详解】(1)本题考查辩论讨论。
自由辩论时,不仅要进一步强调我方观点,还要针对对方观点进行有效的反驳。
说法正确。
(2)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赵孟頫,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文学家,《三门记》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说法有误。
(3)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郑板桥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
说法正确。
(4)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腊八粥》这篇课文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粥”和“喝粥”两件事,等粥部分是详写,喝粥部分是略写,展示了一幅淳朴、和睦的图景,表现出了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家庭亲情的眷念。
说法正确。
(5)本题考查拼音拼写规则。
“红旗”是普通名词,开头字母不用大写;“金华”是地名,“黄宾虹”是人名,“金华”“黄宾虹”
说法有误
12. 《西游记》 吴承恩 13. 七七四十九 老君 14.火眼金睛
【解析】12.考查作家作品。
《西游记》为明代吴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明代传说、元杂剧。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意长篇神魔小说,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先写了孙悟空出世,然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受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
13.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名著内容“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侮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风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摔,摔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进行填空。
14.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本段主要介绍了“孙悟空大闹天宫”中“孙悟空大闹炼丹炉”的场景,在这个情节中孙悟空练就的本领是火眼金睛。
15.核桃
理由:因为最后一次时,它用它的果实向大家证实了自己的身份。 16. 妨碍 张冠李戴 17.在社会上,人必须先有付出,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给文章加标题的能力。
本文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写“我”家门前多了一棵树,这棵树几次被错认,最后得知是一棵核桃树。“我”从这件事获得人生启示:作为一个人,你必须奉献出自己的果实,否则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真正认识你。
阅读文章可知,文写“我”家门前多了一棵树,这棵树几次被错认,最后得知是一棵核桃树,因此本文题目可为“一棵核桃树”。理由是:因为最后一次,它用它的果实证实自己的身份。
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1)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使过程或进展变得缓慢或困难。
(2)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1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阅读句子第 段“作为一个人,你必须奉献出自己的果实,否则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真正认识你”可知,这句话是文章的主旨句,核桃树没结果之前,大家纷纷猜测它是李子树、樱桃树,但是结果后才知道这是一颗核桃树。因此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社会上,人必须出先付出,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
18. 擅长,善于 广大 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于是 19.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0. 太好了,高大巍峨,像泰山。 不管伯牙的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21.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
【解析】18.本题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
结合课内的学习及译文理解。
①伯牙善鼓琴:伯牙擅长弹琴。 善:擅长。
②洋洋兮若江河: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 洋洋:广大。
③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④乃破琴绝弦: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 乃:就。
19.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比如句子的“主-谓-宾”有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等,根据题干要求,此句限断三处,故解答本题可从句意的角度考虑。
本句就是句与句之间的断句,主要弄清楚句子的意思就可以了。可根据句意进行断句。这几句话的意思是: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因此断句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0.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中句子的理解。
结合课内学习及译文完成。
①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
21.本题考查了对文言文主题的理解。
通过阅读可知,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锺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锺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能理解他心意的人了。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本文赞扬了了俞伯牙和锺子期之间情谊深厚、重情重义,同时说明了知音难觅和知己难求。
【点睛】参考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琴声。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 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22.例文:
温暖
我最温暖的时刻,不是来自妈妈的呵护,也不是来自爸爸的关心,而是来自我的小学班主任对我的关爱。
他是一个语文老师。他很高,高得让我必须对他仰视着说话;他很瘦,瘦得像衣橱里的衣模儿。他很特别,高高的鼻梁上挂着一副金丝细框眼镜,黑色的短发带着几分凌乱,但在我儿时的眼里看起来却是那么精神,那么博学多才。可有时我又觉得他很讨厌,他每天总会找到很多理由来管我们,不准这,不准那的,那么罗嗦。
他经常穿着白色衬衫,黑色长裤,黑色皮鞋。使人看起来很严肃,很帅气。
在我的记忆中,他作风严谨,工作认真,但在生活中他是温柔的,体贴的。记得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正午,教室外电闪雷鸣,时不时发出几声撼天动地的巨响,每个同学的心里都充满了恐惧,老师迅速地联系了各位同学的家长来学校接孩子。我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因为父母在外地打工,我一个人不知道怎么回去?我望着伙伴们的背影一个接一个地离去,最后只剩下我了,我无计可施,很害怕。不料,老师向我走了过来,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是不是叫我独自离去,还是会把我送回去?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只听他轻轻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吧。”我心中顿时像拨开了乌云见到了太阳,甭说有多感动了。
他和我淋着雨,一起跑到了学校的大门口,叫我在那个地方等他,他去骑车。不一会,当我正准备离去时,猛然看到雨幕里一束灯光射过来,是赵老师。我有说不出的激动。我高兴得像小猴子似的跳上了他的车,钻进了它的雨衣里,但还是避免不了被雨点击打,我紧紧地抱着老师,依在他的背上,不禁热泪盈眶,只是没吱出声来,因为,这一刻我真正地感受到了温暖。
我不是雕刻家,雕刻不出他的言行举止;我不是绘画家,描绘不出他那张严肃而又善良的面容;我也不是音乐家,唱不出他那善解人意的热血柔情。我只能用平平凡凡的文字来书写那时那地那份爱,以及那一温暖的时刻。
【详解】本次习作为话题作文。
习作要求以“暖”为话题,写一篇习作。在生活中,很多人,很多事会让我们感到温暖:亲人的疼爱、老师的关爱,同学们的关心,甚至一句眼神,一个陌生人的问侯…….选择你印象深刻的让你感到温暖的人或事去写。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中间为重点,具体叙述让我感到温暖的时刻。注意详略要得当,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特点进行描写,注意写出内心的感受。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开头:开门见山,写出自己感受到的“暖”。
中间: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结尾:总结全文,抒发感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